更新於 2024/11/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IBM SkillsBuild課後心得:有效合作(上)

IBM網站上寫的課程標題是「有效協作」,不過筆者認為「合作」較符合平常的使用習慣。

課程主要分兩大部分──團體合作的要點和遠端會議工具之操作。因為這兩個屬於差異較大的範疇,內容和心得都各自有很大的延展空間,筆者決定將這堂課分成上、下兩篇文章來做重點整理,以及分享個人看法。上半篇會著重在「團體合作的要點」來撰寫。


•••••••••••••••••••

團體合作的要點分成以下幾個部分(以下定義擷取或改寫自IBM SkillsBuild官網):

  • 零、暖身:自我評估自身的合作力。
  • 一、協作基本知識:認知到團結力量大、1+1>2的道理,現今的職場很可能遇上跨國合作、為客戶解決龐雜的問題及以社會企業的思維來解決問題等狀況,更加凸顯出團隊合作之重要性。
  • 二、提升協作的行為:分別提出有利和破壞合作關係的行為,提升合作的要件為真心實意、公平付出和接納、相互著想、贏得信任、保持熱忱和有效溝通。破壞合作的行為有控制欲、拒絕承擔責任、缺乏準備、只接受而不付出、懈怠、了無回音和不尊重等。促進合作的行為也必須拿捏有度,否則容易走入極端,反過來變成團隊的阻礙。
  • 三、團隊合作:一般的團隊會經歷形成、激盪、規範、及表現四個階段。四個階段各代表的意義如下(定義擷取自IBM SkillsBuild官網):
  1. 形成:在形成的階段,群體已經聚在一起。但還沒有開始發揮團隊的作用。這個階段彼此都有很多焦慮和不確定性。
  2. 激盪:在激盪的階段,團隊成員努力並彼此競爭,想讓自已的構想被團隊採納。激盪階段的特色就是彼此衝突和相互競爭。
  3. 規範:在規範階段期間,團隊達成統一的目標和共同的計畫。群體漸漸形成一個具凝聚力的單位,也就是團隊。
  4. 表現:在表現階段中,團隊可以清送並有效的達成其目標。這是團隊最有生產力的階段。

以上為此課程中團體合作的要點,以條列式排版來整理重點。


•••••••••••••••••••

課後心得:

這個社會中有能力超群和平庸的人,而後者佔絕大多數。我們需要能力超群的人作為團體的標竿,不過若要發揮巨大的效果,一群平庸的人的力量必定勝過獨自一人的人才。

本人的性格較內向獨立,以往執行作業時多屬於獨立作業(甚至時常有一人扛下事情的行為),遇上團隊合作時(無論在家庭、學校還是職場上)便時常碰到障礙。因此這堂課的文字淺顯易懂,並且有其道理所在,然本人讀完以後浮現許多的感觸。

反思下來以後,發現自己在團體合作中的幾個狀況如下:

  1. 凡是習慣獨自扛:演變成連向他人求救都有阻礙,這源自於對他人的不信任感。
  2. 不善溝通:造成的狀況變成團隊中流通的訊息不一致,甚至給人先斬後奏之感。

自己反思後的改善作法:

  1. 在遇到窒礙難行或需要支援的情況時,嘗試向他人尋求協助,並且試著不讓內心為此內耗。
  2. 從人數較少的團體合作下手,練習跟其他成員進行資訊交流;如果有幸被分配到獨立作業的職位,作業的同時也必須向其他成員回報自己的進度。

內省一番後,發現這堂課很適合給性格較獨立的人做參考。筆者認為較獨立的人不用把自己脫胎換骨變成外放的人,即使曾經遭他人指責過於內向或獨立,那也是他人以自身性格、團體作風和台灣社會的價值觀來評斷內向者,並非代表這類人的獨立是一種錯誤。個人覺得內向者若有盡力將自己的本分達成,提升回報重要資訊的溝通能力,社交的部分則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其實也可以活得自在,同時為團體出力。

不過筆者身為內向者,依然認同團結力量勝於獨自一人,畢竟不同的人有不同思路,便會想出不同的解決方法,因此如何兼顧團體利益和個人空間,對內向者而言屬於必修的功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