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過失」性騷擾!?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各位對「性騷擾」三個字應該不陌生,但各位知道什麼是性騷擾嗎?

臺灣有三部法律規範如何處理發生在不同場所的性騷擾,發生在校園的性騷擾,有《性別平等工作法》;發生在工作場所的性騷擾,有《性別平等工作法》;發生在校園及工作場所之外的性騷擾,則有《性騷擾防治法》。

三部法律都有規範的、典型的性騷擾有兩種型態(以《性別平等工作法》的規定為例):

一、敵意環境性騷擾: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如果各位有看過《北國性騷擾》,應該可以理解敵意環境性騷擾是什麼意思。

二、交換型性騷擾: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報酬、考績、陞遷、降調、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反之,在《性騷擾防治法》中,對應的規定如下:

本法所稱性騷擾,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二、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習、工作、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各位可以發現,很奇妙的是,比起《性別平等工作法》中對於敵意環境性騷擾嚴謹的定義,《性騷擾防治法》規定得相對概括,造成在工作場所內沒問題的行為,在工作場所外反而可能成立性騷擾。雪上加霜的是,比起《性別平等工作法》中明顯是故意的行為,《性騷擾防治法》因為規定的太概括,所以實務認為出於過失的行為也會成立敵意環境性騷擾。


上面的聯結,檢察官引用的案例係〈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1年度簡字第69號行政訴訟判決〉。以下為這則判決認定原告(即碰撞到女子胸口的男子)有過失性騷擾行為的段落:

查原告本應注意不得對他人為性騷擾,而依前揭監視器錄影勘驗結果所示,該女子沿著行人穿越道之邊緣前行,且自08:34:06起臉朝右側,於08:34:09,臉朝前方,於08:34:10起,稍往行人穿越道中間方向行走,且身體及臉朝右前方,於08:34:11起,原告右手提一袋子,頭朝正前方而向該女子走來(此時原告右側〈即該女子左側〉並無其他行人,行人穿道上之行人亦非擁擠),是於此一情況,原告尚非無餘裕而不能注意採取適當之措施(例如往右側身或閃避),以避免肢體碰觸A女,是其縱非出於故意且無性騷擾之意圖,然其疏未注意,致其左手部位與A女之胸部發生碰撞,仍屬出於過失而具備責任條件,揆諸前開規定及判決意旨,仍屬對A女為性騷擾無訛(縱使A女就此碰撞之發生亦有過失,仍不影響原告因本件行為而應受之罰責)。

這則判決的論證不能說服我的地方是,我認為上述的段落混淆了法律義務跟注意義務。有注意能力跟注意義務但未注意者,有過失。「不得對他人為性騷擾」就好像「不得至他人於死傷」,都是法律義務。違反法律義務當然不好,但不會因此就當然有過失責任。就好像發生交通事故,可能至他人於死傷,但還是要看後續初判表或交通鑑定的結果,行為人有沒有違反交通法規,才能確定行為人有沒有過失責任。這則判決提到原告有法律義務(「應注意不得對他人為性騷擾」),也提到原告有注意能力(「尚非無餘裕而不能注意採取適當之措施」),但沒有提到原告有什麼注意義務。沒有注意義務,怎麼會有注意義務的違反呢?還是說,法院認為縱使有人往你撞來,只要對方是異性,通通有自己主動躲開的注意義務呢?

這起案件的後續發展是,原告上訴後,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以111年度簡上字第191號判決駁回原告上訴。不知道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是不是也發現上述的問題,表示原判決沒有問題外,又補充了一個原告的性騷擾行為:

本院經核原判決駁回上訴人於原審之訴,並無違誤,茲就上訴理由再予補充論述如下:......
可見上訴人與A女發生碰撞後,上訴人並未停下腳步,亦未有何向A女致意道歉之舉動,衡情一般人若遭異性不慎碰撞敏感、私密部位時,對方不僅未表示歉意,且執意不道歉,甚至惡言相向,通常即會認為對方之行為係帶有性方面的敵意,而感受到冒犯,故原判決綜合前開事證,並審酌事件發生之地點、上訴人之動作及A女之反應等具體事實,始認定A女於前揭時地行走之際,遭上訴人手部碰撞及其胸部一事,當確有其事,且A女所指遭上訴人性騷擾,尚符合「合理被害人」之的標準,上訴人之行為乃係對A女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造成使其感受冒犯之情境,即構成性騷擾防治法第20條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等情。

沒有道歉也是一個性騷擾行為,這種見解我個人很難接受,不知各位怎麼認為呢?

avatar-img
3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克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分析憲法法庭113年度憲判字第3號判決,探討其對於公然侮辱罪影響。該判決認為,公然侮辱罪只保護社會名譽和名譽人格,排除名譽感情的保護,這意味著未來公然侮辱罪成罪的可能性降低。文章最後透過比喻解釋三種名譽的概念,並強調實務見解的變化尚待觀察。
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構成妨害名譽嗎? 本文自數則法院判決分析,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有可能構成誹謗罪。除檢舉達人、檢舉魔人外,另外使用上侮辱性字眼,則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
本文討論最高法院104台上1455。 這個案件值得討論之處在於,這是一件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案件。通常在請求離婚案件或侵害配偶權案件才會出現涉及當事人隱密行為,而有不法取證的可能性。即便如此,本件的第二審判決依然以侵害隱私為由排除使用錄音錄影證物,但第二審法院的判斷未為最高法院及更審法院所接受。
本篇文章深入分析最高法院109年度臺上字第2607號判決,包括離婚案件的事實背景、法院對證據使用的見解以及隱私權與訴訟權的權衡。文章探討了朱女提出的證據如何影響判決,特別是在不正當交往的指控上,以及法院對於證據能力的審查標準。此判決也為未來類似案件提供了指導,尤其是涉及私人取證的情況。
這個題目要來介紹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607號判決,也就是上一篇文章引用為民事訴訟上禁止使用私人不法取得證據的依據,第一篇先來介紹一些背景知識。    
本篇文章討論的配偶權相關案件,涉及「民事訴訟中私人違法取得證物有無證據能力」的問題。
本文分析憲法法庭113年度憲判字第3號判決,探討其對於公然侮辱罪影響。該判決認為,公然侮辱罪只保護社會名譽和名譽人格,排除名譽感情的保護,這意味著未來公然侮辱罪成罪的可能性降低。文章最後透過比喻解釋三種名譽的概念,並強調實務見解的變化尚待觀察。
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構成妨害名譽嗎? 本文自數則法院判決分析,稱別人為檢舉達人或檢舉魔人,有可能構成誹謗罪。除檢舉達人、檢舉魔人外,另外使用上侮辱性字眼,則有可能構成公然侮辱罪。
本文討論最高法院104台上1455。 這個案件值得討論之處在於,這是一件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案件。通常在請求離婚案件或侵害配偶權案件才會出現涉及當事人隱密行為,而有不法取證的可能性。即便如此,本件的第二審判決依然以侵害隱私為由排除使用錄音錄影證物,但第二審法院的判斷未為最高法院及更審法院所接受。
本篇文章深入分析最高法院109年度臺上字第2607號判決,包括離婚案件的事實背景、法院對證據使用的見解以及隱私權與訴訟權的權衡。文章探討了朱女提出的證據如何影響判決,特別是在不正當交往的指控上,以及法院對於證據能力的審查標準。此判決也為未來類似案件提供了指導,尤其是涉及私人取證的情況。
這個題目要來介紹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607號判決,也就是上一篇文章引用為民事訴訟上禁止使用私人不法取得證據的依據,第一篇先來介紹一些背景知識。    
本篇文章討論的配偶權相關案件,涉及「民事訴訟中私人違法取得證物有無證據能力」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只有女生才會被性侵害?性侵害只發生在異性間,同性之間不會發生性侵害?沒有抵抗不算性侵害?
Thumbnail
這是在閱讀完《失控的懲罰》,於108年間寫出的簡短又未能全面討論及詳述司法保護制度的研究小短文。 但我想時至現今113年,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也可以比照對應現行刑事司法保護的制度是否卓有改善,抑或是傾向重刑重典之刑事司法政策。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我國近日在施政面上,與我國
Thumbnail
怎麼樣才是合法的性行為?根據最高法院的最新判決案例,我們台灣法律的「性自主權」是以16歲為界,看到這裡不要以為你滿16歲就會完全沒事,也不要認為小於16歲就一定有事⋯⋯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對公然侮辱罪有什麼新闡釋?一起來瞭解。
Thumbnail
過去針對公然侮辱罪是否有違反人民憲法上的言論自由權實務以及學說上有不同的討論意見,而在今年4月26日,憲法法庭作出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認定了公然侮辱罪合憲,但限縮適用範圍,詳細解析了罪名的定義和適用的條件。瞭解何謂公然侮辱以及憲法法庭的判決理由,教大家在生活中如何避免觸法。
Thumbnail
基於通姦除罪化尚未完成的台灣社會情境,筆者試圖透過情婦的自述探究情婦、婚家、婚外情三者之間的關係。筆者針對PTT第三者板的情婦文章進行論述分析,並且整理出情婦的八種論述方式。
Thumbnail
刑法包括《刑法》第309條的「公然侮辱罪」和第310條的「誹謗罪」。本篇文章聚焦於這兩條規定,並探討相關法條的現狀、爭議點和法律效力。文章還就相關案例進行了分析,顯示了刑法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網路時代侮辱和誹謗言論的影響力更為強大。
Thumbnail
只有女生才會被性侵害?性侵害只發生在異性間,同性之間不會發生性侵害?沒有抵抗不算性侵害?
Thumbnail
這是在閱讀完《失控的懲罰》,於108年間寫出的簡短又未能全面討論及詳述司法保護制度的研究小短文。 但我想時至現今113年,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也可以比照對應現行刑事司法保護的制度是否卓有改善,抑或是傾向重刑重典之刑事司法政策。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我國近日在施政面上,與我國
Thumbnail
怎麼樣才是合法的性行為?根據最高法院的最新判決案例,我們台灣法律的「性自主權」是以16歲為界,看到這裡不要以為你滿16歲就會完全沒事,也不要認為小於16歲就一定有事⋯⋯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對公然侮辱罪有什麼新闡釋?一起來瞭解。
Thumbnail
過去針對公然侮辱罪是否有違反人民憲法上的言論自由權實務以及學說上有不同的討論意見,而在今年4月26日,憲法法庭作出113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認定了公然侮辱罪合憲,但限縮適用範圍,詳細解析了罪名的定義和適用的條件。瞭解何謂公然侮辱以及憲法法庭的判決理由,教大家在生活中如何避免觸法。
Thumbnail
基於通姦除罪化尚未完成的台灣社會情境,筆者試圖透過情婦的自述探究情婦、婚家、婚外情三者之間的關係。筆者針對PTT第三者板的情婦文章進行論述分析,並且整理出情婦的八種論述方式。
Thumbnail
刑法包括《刑法》第309條的「公然侮辱罪」和第310條的「誹謗罪」。本篇文章聚焦於這兩條規定,並探討相關法條的現狀、爭議點和法律效力。文章還就相關案例進行了分析,顯示了刑法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網路時代侮辱和誹謗言論的影響力更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