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職場霸凌

raw-image

這幾天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職場霸凌事件鬧得沸非湯湯,尤其除了事件本身的單位,許多其他單位的員工也紛紛跳出來控訴自己所遭受到的不良對待,儼然已經演變成了一個職場的 MeToo事件

雖然本人專長並非企業或職場管理,主要療癒事件的範圍也並非職場,但偶爾還是會遇到這樣的學員來求助,而且,老實說,個人有段時間也曾深受其害,所以今天決定藉此機會,針對這個現象發表一下小小的淺見

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場所中,個人或群體長期、系統性地對另一個人進行貶低、壓迫或羞辱的行為,目的可能是為了控制、排擠或增加對方的心理壓力,這些行為通常包括語言攻擊、威脅、過度監控、排斥或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可能導致受害者身心疲憊、自尊心受損,甚至影響其職業發展與生活品質,職場霸凌是一種隱形卻破壞力強的現象,不僅侵害個人權益,也會損害整體工作環境的和諧與效率

我們可以來針對這個霸凌事件的形式、管理問題以及所造成的後果與社會反應加以探討:

霸凌的形式:

1. 過度控制:長期以不合理的方式掌控員工工作節奏,包括要求24小時待命、傳送即時回應訊息…等

2. 心理壓迫:大聲咆哮、人身攻擊、嘲諷與濫用權力,營造高壓環境

3. 工時過長:要求員工長時間加班,即便是在假日,工時高達16小時

4. 濫用職權與資源:如公費宴請及設備的安裝,這些行為無形中增加員工不滿與工作壓力

管理問題:

1. 向上邀功,忽視基層需求:以表現博取上級認可,導致基層員工成為犧牲品

2. 缺乏透明申訴機制:員工投訴後被威脅或無法獲得實質回應

後果與社會反應:

1. 極端結果:員工在長期壓力下選擇自盡,顯示心理支持系統的缺失

2. 公眾批評:管理者被免職,但對整體職場文化的質疑仍在擴大

這一案件不僅揭示了職場霸凌的嚴重後果,也反映出職場文化與管理制度中的深層問題,在面對這樣的挑戰時,我們需要從制度設計、組織文化與個人行動三個層面入手,提出更具前瞻性與可行性的應對策略,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職場環境,保障員工身心健康

制度層面:

1. 建立完善的申訴管道:設立匿名通報系統,並由獨立第三方審查,確保員工不會因申訴而受報復

2. 明確界定工作與休息時間:推動法律與公司政策,限制下班時間工作聯繫行為,保護員工休息權

組織文化:

1. 培訓管理層倫理與領導技巧:讓領導者理解合理授權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2. 鼓勵心理健康支持:設立心理諮商資源,幫助員工處理壓力,並減少因工作壓力導致的極端行為

法律或監管:

1. 強化勞動檢查:針對高壓環境進行不定期抽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2. 提升違法成本:針對霸凌行為施以更嚴格的法律制裁,對管理者不當行為進行追責

個人層面:

1. 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員工應學會識別職場霸凌並尋求適當的支持與資源

2. 建立支持網絡:透過同事間的互助與外部的專業協助來應對壓力

從這起職場霸凌事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除了制度與文化的改善,個人在面對職場挑戰時,也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更好地保護自己和調適壓力,在不合理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可以試著採取以下溫和但有效的策略:

1. 勇敢尋求支持:當感覺受到壓迫或不公平對待時,可以嘗試與信任的朋友或同事傾訴,讓自己不必獨自承受壓力,同時,考慮尋求專業的法律或心理支持,以便在安全的環境下解決問題

2. 培養內在力量:壓力可能是職場的一部分,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小習慣來呵護自己的身心,例如規律運動或休閒活動,幫助自己在面對困難時更加穩定和平靜

3. 尋找平衡與方向:如果感覺當下的工作環境不利於長期的身心健康,可以試著從生活的其他方面獲得支持,或規劃未來的職涯發展方向,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和彈性

4. 設立柔性界線:在面對過多的工作要求時,溝通是很重要的,嘗試用溫和而清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尋求雙方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有助於維護健康的工作界線

職場中的壓力不應該成為一種常態,更不應以個人健康甚至生命為代價,我們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支持性的工作環境,雖然職場挑戰難以完全避免,但我們可以用有利而堅定的方式,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在此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職場中找到尊重與安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大家好,我是情緒導護師/療癒師Julie,我傾聽、陪伴、幫助體貼有責任感、內心柔軟的人,排除各種負面情緒、無法擺脫的傷痛和原生家庭的創傷,使他們學會心疼自己、有能力愛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走向光明人生~在專題內所寫的文章都僅是個人淺見,針對所聽、所聞和大家聊聊!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