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了大學朋友的婚禮,因為不是同年級的,所以雖然「大學同學」有很多人,但超過一半都是見過幾次面但沒怎麼說過話的。裡面最熟識的幾個朋友,多半是程度不一的「工作人員」--譬如伴郎、表演者以及新郎本人,所以雖然氣氛不錯,但有些時候還是會有種「我好像不太屬於這裡」的感覺。
其實會是這樣的狀況,我事前也不是不知道,畢竟不同年級這件事情並不是他要結婚時才發生。而且從常規意義上來說,我本來也就不太喜歡典禮或各式各樣人多、過程冗長的活動,所以會時而感到抽離,是完全可以預料的事情。
可是一但想到是「好朋友的婚禮」,卻還是讓人想要幾個月前就排開行程,並在當天(或前一天)搭好幾個小時的車前去。
或許是因為第一次去參加朋友婚禮的感覺很好。那一次不是在什麼婚宴會館,而是在清幽的山裡面。新人的家族帶著大家一起歌唱、一起吃好吃的食物,婚禮的雙方都是我的朋友,從頭到尾都感動,看到他們的互動就跟著覺得幸福。而且那陣子不快樂的情緒比快樂的多,這種美好的回憶顯得更加亮晶晶。
所以之後有其他人邀請參加婚禮時,心裡都會有比較正面的預期。雖然實際的體驗給我的感覺比不上最初的那一次--相對制式的行程、講話油條的婚禮主持人,都讓人很想逃離那個場合。但總體來說,看看老朋友、參與對方人生大事,不管怎麼說還是不錯的。
這樣一想,似乎不知不覺已經到了身邊的人會開始陸陸續續結婚的年紀了。四年裡面去了三場婚禮(而且很巧的都是十一月份),還有一些人疫情期間結婚所以沒有辦(或趁著疫情所以不辦)、或者沒有熟識到會去參加的程度,許多人都朝向另一個社會生活的階段去了。
本來以為我們處於一個不再那麼「傳統」的世代,但真實的人生選擇放在自己面前時,那些與社會期待相契合的選項還是會更容易被提醒。就像「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樣,每當有人結婚,我們腦中浮現的是種種好的意象與祝福。
我們終究還是願意去相信婚姻是一件好事。即便我們已經知道它並不適合所有人,但還是希望,它至少要剛好適合我們眼前的這對新人。
在婚禮上,其中一首歌是張震嶽的《小宇》。朋友有些訝異地說這好像是一首不太開心的歌吧?但歌詞裡的「我不管未來會怎麼樣/至少我們現在很開心」或許能至少一部份地說明,在明白了婚姻不是唯一的可能性之後,還是打算這麼做的新人們這一刻的心情吧。
延伸閱讀:
〈政府、家庭、長不大的男孩與個人珍視的東西:
關於教育部「0-6歲國家一起養」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