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詩與人類的詩:不只關於科技,還關於鑑賞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I的詩與人類的詩:不只關於科技,還關於鑑賞〉2024-11-25

 

  「『機器正在寫詩』是我今年讀到最有詩意的句子之一。」英國詩人泰勒(Joelle Taylor)這樣回答《衛報》。

 

 

  近期之所以有「機器正在寫詩」的討論。最主要的支點是一份來自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的教授Brian Porter 和 Edouard Machery主持的一項研究,最近公開了他們的成果。

 

  簡短來說,學者們分階段找來了數百到一千多名非專業的讀者,讓他們閱讀著名的英文詩人的作品與透過ChatGPT生成的詩作。第一個階段的讀者要從這些混在一起的詩作中分辨出哪些作品是人寫的、哪些是AI寫的;第二個階段的讀者則要從節奏、美感、啟發性等項目中為作品打分數。

 

 

  他們的實驗結果裡,有三個要點我認為值得說一說:一、這些讀者分辨詩人作品與AI作品的準確度低於隨機猜測;二、這些讀者為AI詩作打出的分數,普遍比人類詩歌高分;三、當部分讀者被事前告知作品是AI寫的,他們對這些作品的評價普遍會更低。

 

  如果我們將這三個結果放在一起看,我們會發現後兩者很可能是這些讀者分辨上出現問題的原因。因為他們帶有偏見地首先認為人類的詩應該要比較好,但就他們自己的鑑賞能力而言,他們又更欣賞AI的詩,才導出了「錯把AI的詩當成人類的詩」的結果。

 

 

  從這個邏輯來說,去講「AI的詩更像人類的詩」或「AI已經超越了那些著名詩人」是完全說不通的。因為這個結論其實是建立在那些「非專業讀者」的錯誤理解。實際上的結論其實應該要更接近「對普遍沒有接受過文學訓練的人來說,AI生成的詩歌更合他們的胃口」。

 

  這個結論並不怎麼讓人意外。因為這其實代表了,AI對於語言的理解與表達是比較接近常民的,而一個人要能成為詩人,對於語言恰恰需要有一種與常人不同深邃理解。

 

  而這個不同,使得他們的文字對於沒有接受過文學(或更一般性的藝術鑑賞)訓練的人而言,產生了某種違和感。在研究中,研究者注意到,那些讀者在解釋他們對詩歌的評價時,更常用「這說不通」(doesn't make sense)來描述人類詩人的詩句,在解讀AI的詩句時,這樣的描述少上許多。

 

  對於這些平常不讀詩的讀者而言,那些與日常用語不同的詩句,就像AI繪圖中一度鬧笑話的「用手拿整坨麵來吃」,因為「一般人肯定不會這麼做」,所以那不會是人類的作品。但之所以那些詩就有其特殊的價值,有些時候就是因為詩人找到並呈現了一種超越於日常語言邏輯,但卻表達了某種特殊情感的文句。而這樣的作品是挑讀者的,不是像ChatGPT那樣從一開始就打算面向大眾。

 

 

  我們或許能說之所以出現這個結果不是因為「AI太厲害」或「AI通過了另類的圖靈測試」,其實是代表整體文學教育不足,人們缺乏讀懂好作品的鑑賞力。但如果從一種日常美學或「審美的民主化」角度出發,這裡的確存在有一種警訊。

 

  因為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所謂的「從文學角度看來的好作品」與普羅大眾之間存在有一種隔閡,那些作品的「好」,並不是大眾普遍都能理解的。反而由AI生成的詩句,既能傳達出某種廣義的(也許對真正的文學欣賞者而言粗糙的)「詩意」,又能讓沒有接受足夠文學訓練的讀者感覺自己能夠讀懂。

 

  從我的角度看來,這個實驗結果離「AI寫詩的時代」或「AI可以取代人類詩人」還非常的遙遠。因為事實上,真正在生活中需求著詩的,不是這些平時不讀詩的受試者,而那些渴求著詩的文學讀者,科學家目前還沒有能力用AI唬住他們。

 

  但另一方面,雖然不需要擔心AI,我認為文學創作者還是值得在這個時間點上重新思考:如果要讓藝術重新與生活接壤、讓更多「一般人」也能被作品觸動,生為創作者,還可以多做些什麼?





延伸閱讀:

〈《東京都同情塔》:一部AI「參演了」的小說〉

〈太空歌劇院:AI繪圖與下一個時代的藝術〉

〈賽博龐克桃太郎:「AI繪圖」作為一種截然不同的畫筆〉

〈Reise Nach Jerusalem〉

〈描繪真實:繪畫的探索與觀點表達〉

〈「去人類化」工具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談姜峯楠〈為什麼人工智慧不會創造藝術〉〉

avatar-img
58會員
66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實際進入教室,開始聽報告之後,雖然確實比學生時期感覺更累一點,但那種我以為已經丟失的學習狀態很快地回來。在這個參與的過程裡,重新被提醒了「自己還是喜歡這些學術討論」這件事。但另一方面也還是知道,學習、參與討論是一回事,自己要去寫論文和上台報告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副牌組令人有成就感的地方有幾點:一是在椰蛋樹的一能輸出、綠毛蟲的抽濾和莉佳的補血下,可以穩定打出主要戰術;二是要駕馭好這套牌,要求大量的前後牌調度,尤其在做出巴大蝶後,如果你有辦法讓兩到三隻寶可夢輪流扛傷害,就能讓巴大蝶的特性發揮更大效益;此外在些微落後的情況下,甚至有機會靠硬幣結果逆轉戰局。
  在那些日子裡,我需要努力的便不是持續去寫,而是勇敢與果決地不去寫。我相信那會和開始並延續一個習慣一樣困難,因為那同樣意味著一種--對更新或更深自我的認識和打造。就像孩子不再需要奶嘴、游泳者不再需要游泳圈,如果能不必倚賴每天書寫就能達成某些透過每天書寫所能完成的事情,咀嚼與游泳都將變得更加有趣。
  在2020年的《經濟學人》特刊中沒有新冠疫情、2022年的特刊中也沒有烏俄戰爭。這顯然不是《經濟學人》的問題,因為《經濟學人》的編輯者們不可能在特刊籌備的期間就提前知道未來將會發生的重大災難與事件。但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那些真正對經濟造成決定性影響的,恰恰是這些無法被預知的突發大事件。
  在這個意義上,GTO甚至是更全面地剝削其他玩家的基礎。面對那些偏移得太誇張或者完全按照表格打牌的人,我們的確可以不透過GTO就攻擊到他們的弱點。但如果面對的是偏移沒那麼明顯的人,我們就需要透過GTO來掌握他的弱點。而我們對GTO理論越熟,對於偏移的掌握就會越好,也就越能「精準打擊」。
  除了中心室,監獄的上方設有「空中巡邏道」,讓監獄人員可以從上往下巡視,囚犯在獄中的動態基本上完全無所遁形。在這間監獄裡,每個囚犯被囚禁在單獨的囚室,房間裡除了一座馬桶與洗手台之外什麼也沒有。囚犯不被認為有擁有東西的資格,不僅沒有桌椅、床鋪,也沒有隱私和尊嚴。
  實際進入教室,開始聽報告之後,雖然確實比學生時期感覺更累一點,但那種我以為已經丟失的學習狀態很快地回來。在這個參與的過程裡,重新被提醒了「自己還是喜歡這些學術討論」這件事。但另一方面也還是知道,學習、參與討論是一回事,自己要去寫論文和上台報告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副牌組令人有成就感的地方有幾點:一是在椰蛋樹的一能輸出、綠毛蟲的抽濾和莉佳的補血下,可以穩定打出主要戰術;二是要駕馭好這套牌,要求大量的前後牌調度,尤其在做出巴大蝶後,如果你有辦法讓兩到三隻寶可夢輪流扛傷害,就能讓巴大蝶的特性發揮更大效益;此外在些微落後的情況下,甚至有機會靠硬幣結果逆轉戰局。
  在那些日子裡,我需要努力的便不是持續去寫,而是勇敢與果決地不去寫。我相信那會和開始並延續一個習慣一樣困難,因為那同樣意味著一種--對更新或更深自我的認識和打造。就像孩子不再需要奶嘴、游泳者不再需要游泳圈,如果能不必倚賴每天書寫就能達成某些透過每天書寫所能完成的事情,咀嚼與游泳都將變得更加有趣。
  在2020年的《經濟學人》特刊中沒有新冠疫情、2022年的特刊中也沒有烏俄戰爭。這顯然不是《經濟學人》的問題,因為《經濟學人》的編輯者們不可能在特刊籌備的期間就提前知道未來將會發生的重大災難與事件。但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那些真正對經濟造成決定性影響的,恰恰是這些無法被預知的突發大事件。
  在這個意義上,GTO甚至是更全面地剝削其他玩家的基礎。面對那些偏移得太誇張或者完全按照表格打牌的人,我們的確可以不透過GTO就攻擊到他們的弱點。但如果面對的是偏移沒那麼明顯的人,我們就需要透過GTO來掌握他的弱點。而我們對GTO理論越熟,對於偏移的掌握就會越好,也就越能「精準打擊」。
  除了中心室,監獄的上方設有「空中巡邏道」,讓監獄人員可以從上往下巡視,囚犯在獄中的動態基本上完全無所遁形。在這間監獄裡,每個囚犯被囚禁在單獨的囚室,房間裡除了一座馬桶與洗手台之外什麼也沒有。囚犯不被認為有擁有東西的資格,不僅沒有桌椅、床鋪,也沒有隱私和尊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科幻愛情短篇小說,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
近來AI繪圖以及如Chatgpt等可進行對話的AI進入到大眾視野,讓AI成為了熱門話題,網路媒體和論壇冒出許多相關的文章,足見AI之勢著實非同小可。
Thumbnail
“當疫情大流行來襲,能借重的也只有高科技的AI技術,該如何正面運用,也在考驗著人性~”
Thumbnail
原文英文版於去年04.03.2023 發布於Substack上,本篇使用ChatGPT英翻中後再做了一些潤飾。 最近在AI開發界的一則大新聞是一封由1,000多名專家、研究人員和AI支持者聯署,呼籲暫停大型人工智慧研究的公開信。簽署者中也包括不少知名科技巨頭,如Tesla的CEO伊隆馬斯克。 這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科幻愛情短篇小說,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
近來AI繪圖以及如Chatgpt等可進行對話的AI進入到大眾視野,讓AI成為了熱門話題,網路媒體和論壇冒出許多相關的文章,足見AI之勢著實非同小可。
Thumbnail
“當疫情大流行來襲,能借重的也只有高科技的AI技術,該如何正面運用,也在考驗著人性~”
Thumbnail
原文英文版於去年04.03.2023 發布於Substack上,本篇使用ChatGPT英翻中後再做了一些潤飾。 最近在AI開發界的一則大新聞是一封由1,000多名專家、研究人員和AI支持者聯署,呼籲暫停大型人工智慧研究的公開信。簽署者中也包括不少知名科技巨頭,如Tesla的CEO伊隆馬斯克。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