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當回學生:聊聊去聽研討會時想到的事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過去的文章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偶爾當回學生:聊聊去聽研討會時想到的事〉2024-11-24

 

  這兩天是台灣哲學年會,在朋友的提議下,我們一起報名了今天的場次,一方面是打算重溫一下以前上課、參加研討會的感覺,另一方面,也想趁這個機會,和好久不見得老師打個招呼、更新一下近況。

 

 

  雖然說好幾週之前就答應要去(也填了報名表),但其實一直到昨天晚上,都還有些擔心會不會自己脫離學生時期之後沒辦法再聽那麼長的學術報告,是不是在家補眠比較好(尤其,最近很多事情在忙,這幾個禮拜有些睡眠不足)。

 

  實際進入教室,開始聽報告之後,雖然確實比學生時期感覺更累一點,但那種我以為已經丟失的學習狀態很快地回來。聽得懂台上的人在說什麼,也自動會想做一些筆記,記下論文的重點或延伸的發想。

 

  在這個參與的過程裡,重新被提醒了「自己還是喜歡這些學術討論」這件事。但另一方面也還是知道,學習、參與討論是一回事,自己要去寫論文和上台報告又是另外一回事。

 

 

  其中幾場報告裡面,評論人提到說因為收到論文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來不及製作比較完整的PPT,台下多數人都笑了。因為無論是碩士生、博士生甚至教授,大家都知道交報告的壓力,也都理解別人的遲交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事。

 

  每個人都心照不宣,學術工作包含了沒有捷徑的艱辛研讀,也包含了某種需要靈感的創造。偷懶的話絕對會趕不上,但就算很認真,該卡關的部分還是得卡關。學生時期會遭遇到的困難,完成學業之後也不會自動變得容易。

 

 

  不變的事情不只這個。每個人的穿著、儀態、舉止也都和幾年前存在著明顯的延續性。雖然好久不見一下子可能會沒有話題,但一旦談話被順利開啟之後,又好像和每週上課都會見到面時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實際上許多東西是真的改變了。不同屆的學生都畢業了、各奔東西、去往不同的領域,老師雖然還是很有活力和對學問的熱情,但白髮比幾年前有所增加。年輕老師變成了中生代,而另一些過去熟悉的老師,則已經在這幾年陸續退休。

 

  除此之外,對於我們這些並不真的待在學術圈的人來說,無論是參與這樣的會議,或者和這些老師們見面、聊天、討論哲學,也都早已不再是生活的通常狀態。

 

  這一刻會覺得,如果明年也來參加年會、或校內的研討會,似乎是件不錯的事,但誰也不知道屆時會不會有其他更重要或更想去做的事。即使沒有,在抵達會場前,或許又會再次懷疑自己聽不聽得下這些較專業的學術演講。希望未來如果真的又再參加這類的研討會,還是會覺得「最後還是來了真是個好決定」,並且再次帶走一些真實的收穫和不錯的回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0會員
98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3/17 下課之後,聽老師的話,整理完自己的腦袋,接著好好休息了✨🌞 現在心情真是煥然一新🍡🍡 每次跟老師上課都還是有一點點緊張,雖然我看起來一直很不知所措,但其實我心裡是覺得很好玩的!
Thumbnail
3/17 下課之後,聽老師的話,整理完自己的腦袋,接著好好休息了✨🌞 現在心情真是煥然一新🍡🍡 每次跟老師上課都還是有一點點緊張,雖然我看起來一直很不知所措,但其實我心裡是覺得很好玩的!
Thumbnail
  實際進入教室,開始聽報告之後,雖然確實比學生時期感覺更累一點,但那種我以為已經丟失的學習狀態很快地回來。在這個參與的過程裡,重新被提醒了「自己還是喜歡這些學術討論」這件事。但另一方面也還是知道,學習、參與討論是一回事,自己要去寫論文和上台報告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實際進入教室,開始聽報告之後,雖然確實比學生時期感覺更累一點,但那種我以為已經丟失的學習狀態很快地回來。在這個參與的過程裡,重新被提醒了「自己還是喜歡這些學術討論」這件事。但另一方面也還是知道,學習、參與討論是一回事,自己要去寫論文和上台報告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關於最近教學上面的一點想法感觸,想試著用文字記錄下來,也幫自己做好整重現整理。 這週每天趕場,一天都是跑好幾個地方,回家都是整個放空,開始回想發生的種種,自己有沒有沒有處理好的部分。這週在每個課程活動中,都有許多不同的狀況,有時候會忍不住跟他們說一些,可能已經跟木雕課程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
Thumbnail
關於最近教學上面的一點想法感觸,想試著用文字記錄下來,也幫自己做好整重現整理。 這週每天趕場,一天都是跑好幾個地方,回家都是整個放空,開始回想發生的種種,自己有沒有沒有處理好的部分。這週在每個課程活動中,都有許多不同的狀況,有時候會忍不住跟他們說一些,可能已經跟木雕課程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
Thumbnail
想要分享一個算是最近的體會吧 大學高年級後,在休閒時的自我批判和無盡壓力不斷出現,因為這時候會感覺學習好像已經不是眼前的分數結果,而是有關於未來職涯,會讓人陷入一種沒有止盡的焦慮 以前在高中時,基本上就是集中於課業,其他方面頂多學一些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識,然後休閒時候要做什麼其
Thumbnail
想要分享一個算是最近的體會吧 大學高年級後,在休閒時的自我批判和無盡壓力不斷出現,因為這時候會感覺學習好像已經不是眼前的分數結果,而是有關於未來職涯,會讓人陷入一種沒有止盡的焦慮 以前在高中時,基本上就是集中於課業,其他方面頂多學一些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識,然後休閒時候要做什麼其
Thumbnail
......不過雖然才剛上兩週,我卻感覺自己變得比過去兩個學期還沉著一些,可能是已經熟悉這種強度的課業,不需再花太多時間重新習慣。而在閱讀作品時,我也感覺自己變得比以前更喜歡看書了(我向朋友說出了這句話,她表達了詫異,原本就已經很愛看書的人,是要怎麼變得更喜歡?)
Thumbnail
......不過雖然才剛上兩週,我卻感覺自己變得比過去兩個學期還沉著一些,可能是已經熟悉這種強度的課業,不需再花太多時間重新習慣。而在閱讀作品時,我也感覺自己變得比以前更喜歡看書了(我向朋友說出了這句話,她表達了詫異,原本就已經很愛看書的人,是要怎麼變得更喜歡?)
Thumbnail
在開學的第四週中,分享了從職場回到學校的感受。以友善的學風和同學的互動為背景,反思學習的目的與自身的成長。探討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判斷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與年輕同學之間的文化差異,尤其是對音樂偶像的認知差異。這篇文章也提到規定的彈性與友善措施,讓人感受到學校對於學生的支持。
Thumbnail
在開學的第四週中,分享了從職場回到學校的感受。以友善的學風和同學的互動為背景,反思學習的目的與自身的成長。探討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判斷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與年輕同學之間的文化差異,尤其是對音樂偶像的認知差異。這篇文章也提到規定的彈性與友善措施,讓人感受到學校對於學生的支持。
Thumbnail
從過去坐在教室中聽講座分享的大一學生,到最近被邀請而成為兩次活動的講者,角色上的轉換,讓我看到自己在大學中的蛻變。 全英文分享實習經歷 當初被認識的英文老師邀請去和商管科系的大學生分享實習經驗(搭配課程進度談到實習)時,我是很期待的。不過得知要全英文分享時,同時也多了一些負擔,不過我想挑戰自
Thumbnail
從過去坐在教室中聽講座分享的大一學生,到最近被邀請而成為兩次活動的講者,角色上的轉換,讓我看到自己在大學中的蛻變。 全英文分享實習經歷 當初被認識的英文老師邀請去和商管科系的大學生分享實習經驗(搭配課程進度談到實習)時,我是很期待的。不過得知要全英文分享時,同時也多了一些負擔,不過我想挑戰自
Thumbnail
很慶幸 這次有參加到商業思維學院Gipi老師的課 兩次的實體課 台北會場 台南搭3:15的車北上 再搭19:00的車回來 但是精神狀態確一直很好 會場佈置明亮外 課程中也都持續感受到正能量 老師講課的幽默詼諧 助教的精闢回饋 同學間的無私分享 都是非常吸引人想繼續的動力
Thumbnail
很慶幸 這次有參加到商業思維學院Gipi老師的課 兩次的實體課 台北會場 台南搭3:15的車北上 再搭19:00的車回來 但是精神狀態確一直很好 會場佈置明亮外 課程中也都持續感受到正能量 老師講課的幽默詼諧 助教的精闢回饋 同學間的無私分享 都是非常吸引人想繼續的動力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Thumbnail
我自己喜歡學習,我的學校與許多參加的團體都有許多課程提供我學習,所以我學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沒時間或沒機會用就都忘了。我覺得學習後要盡量用在工作或生活上,有產出才有效果,至少要寫心得。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學習後要運用出來才能產生效用,我會給例子讓學生模仿而做一個生活情況中類似的運用所教創新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