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胃口像黑洞,卻永遠填不滿?

吃不飽的中醫心思:胃口像黑洞,卻永遠填不滿?


吃不飽可不是光嘴饞,有可能是身體內部出了點狀況。以下用中醫的角度,幫你找出原因!


1️⃣ 脾胃虛弱:怎麼吃都不飽,飯後還容易肚子脹?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消化吸收的重心!如果脾胃虛弱,再多的美食進肚,吸收也有限。

伴隨症狀:

飯後腹脹、肚子咕嚕叫、面色發黃、精神疲憊、四肢無力。

生活建議:

飲食調理:吃點山藥、薏仁、紅棗、蓮子,幫助脾胃「充電」。

按摩穴位:按揉足三里(膝蓋下方)和脾俞穴(背部,脊椎旁),助力脾胃功能!

其他建議:吃飯細嚼慢嚥,避免過冷或過熱的食物,讓胃腸有時間「好好工作」。

中藥方向:調理脾胃的經典方如四君子湯,可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2️⃣ 胃火旺盛:總覺得餓,但吃多就容易口苦口乾?


胃火太旺,會讓胃的消化速度快到刹不住車,導致「假餓」的感覺。

伴隨症狀:

胃口大開、口乾舌燥、口苦、喉嚨灼熱感、大便乾結。

生活建議:

飲食調理:多喝綠豆湯、菊花茶,少吃辛辣刺激的東西,別給胃火添柴!

按摩穴位:按揉內庭穴(腳掌第二、第三趾間)和合谷穴(手背),降胃火、緩解假餓。

其他建議:飯量控制適中,避免「狼吞虎嚥」,戒煙酒也是重點!

中藥方向:清胃散等方劑可清胃火,但需經中醫診斷後使用。


3️⃣ 陰虛火旺:總餓得心慌,晚上還睡不好?

陰液不足、火氣上擾會讓你胃口特別活躍,但卻總是伴隨煩躁和失眠。

伴隨症狀:

心煩易怒、手足心熱、夜間盜汗、失眠、口乾舌燥。

生活建議:

飲食調理:多吃百合、銀耳、蓮子,滋陰降火,讓身體冷靜。

按摩穴位:按揉三陰交(小腿內側)、太溪穴(腳踝內側凹陷處),改善陰虛體質。

其他建議:保持心情平和,避免熬夜,多喝溫水,避免加重陰虛。

中藥方向:滋陰降火類的方劑如知柏地黃丸,可協助調理。


4️⃣ 肝胃不和:心情一差就餓得更厲害,還容易胃脹胃痛?

壓力大、肝氣鬱結,容易引發肝胃不和,讓你吃不飽又心煩意亂。

伴隨症狀:

胃脹、嗳氣、心情鬱悶、容易嘆氣、兩肋脹痛。

生活建議:

飲食調理:多吃茯苓、陳皮、木香,疏肝理氣,讓胃舒坦。

按摩穴位:按揉中脘穴(肚臍上方)和太衝穴(腳大拇指位置),幫助舒肝健胃。

其他建議: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減少壓力,胃口會慢慢恢復正常!

中藥方向:疏肝理氣的方劑如柴胡疏肝散,可以在醫師建議下使用。


「吃不飽」不是笑話,而是身體在發送求救訊號!對症調養,讓胃口恢復正常,快快享受生活美味!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嗎?

IG、facebook看更多

親子療癒 @vasouldailycare

劉郁辰中醫師@moodhealingdrliu


#女中醫

#過敏兒 #中醫調過敏

#豐胸 #轉骨發育 #體質調理

#調經助孕 #睡眠促進

#抗衰老 #更年期 #逆齡保養

#減肥瘦身 #美容針

#巴哈花精 #情緒療癒


中醫是為了促進生活品質而存在

如果能睡好,吃好,有活力💖

人生會接近快樂很多😊

👉任何調理問題,歡迎留言或私訊喔


逛逛推薦好物

還有line衛教群組歡迎加入

https://linktr.ee/moodhealin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