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走在人滿為患的街道上,將自己放入整個社會,以宏觀的角度看待自己時,常常感到自己如此渺小,生活中的煩惱似乎也顯得微不足道。
然而,當我閉上眼睛,把焦點拉回自己內在,感受我的呼吸、覺察情緒時,我又深刻的意識到,自己是真實存在於這世界上。
我現在才發現,原來研究人類行為可以從「外」與「內」兩個角度分析:外在是社會評價,這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而內在是自我評價,則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
我不禁思考:「外」與「內」哪個好?
畢竟生存在社會上,金錢、名聲、階級與規範是重要的,在思考自己想過什麼生活、成為什麼人時,多少也想符合社會期待、甚至擁有權勢,這不僅會提升內在自我價值,也會感到自己在社會中具有影響力。
但我也觀察到,有些在社會上被欣賞的人,實際上是打自內心了解自己想走的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努力,然後在這過程中發光發熱。例如,藝術家,他們創作的核心便是表達獨特風格。
更多時候,外在與內在是兩者並存。例如,行銷或創業領域,通常要先進行市場調查,分析消費者的偏好與競爭者表現等,再思考如何在現有市場展現自己的特色,做出突破與創新。
到底要迎合社會還是忠於自我,真的太困難了,我到現在仍在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
此外,我想到另一個推論:或許我眼中的外在世界,只是我內在世界的反應。
因為遵循現象學的心理學派認為,我的內在世界會影響我如何體驗與解釋外在世界,而外在世界的回饋也會塑造我的內在世界。因此,不論外或內,其實都是個體主觀經驗的認知所形成。
如果以此角度推論,或許外與內根本沒那麼重要。
-
不論如何,我仍嘗試區分我認知中的外在世界(如社會期待或他人看法)與內在自我(如內心感受與渴望)。
過去,我總是將兩者混雜在一起,無法清楚地區分,長久下來,我甚至以為外界眼中的我就是內在自我。我認為,當我能明確區分這兩者的差異時,有助於我更好保持內在自我,並思考要如何在當中調整,最終回應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