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的特展「萬國津梁~東亞海上的琉球」已於今年12月1日結束,在展覽的尾聲才去看展,又拖了好幾天才紀錄。
現在隸屬日本沖繩縣、古稱琉球的島嶼,與台灣同在第一島鏈的好位置上,北望日韓、南有台灣、西臨中國,可說是萬國樞紐,因此成為東亞海上經濟貿易、軍事上重要的橋樑。
明成祖永樂年間即有派遣冊封使出使琉球的紀錄,明國遭清國覆滅之際曾中斷30年,到了清康熙年間才又恢復冊封使出使琉球之例。
冊封使會賞賜來自北京政權的漆器、瓷器、玉器、綢緞等物品,或是代表天朝認證藩屬國的信物。清嘉慶皇帝就曾賜予當時的琉球國王「海表恭藩」印;琉球納貢予明、清政府時,也會貢上貿易商船帶來的物品,學者推測清宮文物中來自九州的伊萬里瓷器很有可能是經過這個管道來的。
冊封使來往琉球的路途中必須經歷凶險的東海,雖然明、清已有發達的航運技術,出使團也需要強大的心理依靠。
這時,為什麼不問問神奇海螺 呢?
哎呀!放錯圖了......應該是下面這張才對:
就像現代小女生認為與眾不同的四葉草是幸運草一樣,因為大自然中的白螺多屬左旋,難得被人類看到有右旋者,被當時的人認為有神奇的力量。
故宮南院這次展出的右旋白螺,是曾經在乾隆時期、福康安攻打台灣的林爽文時供奉在船上的,當時的人相信因此獲庇佑。
後來嘉慶5年趙文楷出使琉球前,曾上奏摺問:聽說右旋神螺可以保平安,這次我們要去琉球可不可以請出來......?
嘉慶:知道了。
於是右旋白螺跟著去琉球、平安回北京時繼續供著,後來道光、同治的冊封使們循先例也會奏請右旋白螺隨船訪琉球:
當時的明、清帝國文化經濟相當強盛,琉球國王會送琉球青年去那裡留學,讓他們在當時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儒家思想,鞏固藩屬國對天朝的忠誠度。北京政府會提供留學生住宿、補貼生活用品和衣物等。所以現在去沖繩旅遊仍可見到明、清帝國對琉球文化影響的痕跡。
東亞沿海遇難時漂到遙遠的島嶼或陸地並非新鮮事,清朝也有曾經漂流到八里、澎湖、噶瑪蘭(今宜蘭)等地的琉球難民撫卹紀錄。被救援的難民會先送到台南府城,渡海送至廈門、走陸路前往福州後,才會搭船送返琉球。期間會給予撫卹金、衣物、白米等食物。
至於為什麼不從台灣北部直接航往琉球?特展中沒特別說明原因,個人有數種猜測:
可能是交通條件上的因素?清領時期台灣北部開發程度遠低於南部,未必有適合的港口和船隻;或是當時的航運路線並不清楚該如何從台灣北部到達琉球;
還是天候影響?也可能是當下的洋流、風向不適合直接從台灣北部直航,所以先送到當時其他開發較多城市,待適合時機返航;
或是政治與行政考量?或許當時的台灣對清國來說只是化外之地,對藩屬國施行國際救助畢竟需要呈報長官,所以仍需要送往宗主國本土?
如果有其他朋友知道答案,也歡迎告訴我。
除此之外,儘管收受不少貢品,明、清帝國似乎沒有做太多身為宗主國該做的事。當琉球方上書𠸄咭唎(當時對英國的稱呼)傳教士鬧事、受到日本人欺負時,看起來明、清並沒有實質作為能夠遏止這些現象,且清末宗主國也有自己的問題,大概無心思管藩屬國。
明萬曆年間、日本戰國時代,1609年薩摩藩出兵侵略琉球,並將琉球國王尚寧俘虜到日本。尚寧謁見德川家康,並與薩摩藩島津氏簽訂「掟十五条」條約後,尚寧才被放回來。條約中限制琉球對明國的經濟活動,如未經薩摩同意不得向中國貿易、必須向薩摩藩繳納年貢等。
薩摩藩令琉球採隱蔽政策,也就是琉球雖然實質上已被薩摩佔領,卻仍不動聲色維持向中國稱朝納貢。
於是琉球王國有一段時間,同時為中、日藩屬國。
如果在現代,運用空拍機或衛星雲圖可以看出哪裡蓋了不尋常的軍事基地、集中營等,古代沒有這些偵查科技,但來訪的中國官員終究嗅出與過去不一樣的氛圍......咦?怎麼多了日本大使館?這幾次來怎麼日本商品多了好多好多?!
種種蛛絲馬跡讓中國官員發現琉球早已受到日本實質控制。或許這也是明、清宗主國對琉球藩屬呈報的國際糾紛調解如此漫不經心的原因之一。
展出的《照會日本國中將西鄉原稿》(1874)中,敘述日本藉琉球島民漂流至台灣被原住民所殺,引發八瑤灣事件、牡丹社事件。其中清國稱日本出兵台灣行為是「保民義舉」,等於間接承認琉球為日本藩屬。
「(......前略)茲以臺灣生番,曾將日本國屬民等妄為加害,日本國本意惟該番是問,遂遣兵往彼,向該生番等詰責。今與中國議明退兵,並善後辦法,開列三條於後: 一、日本國此次所辦,原為保民義舉起見,中國不指以為不是。(......後略)」
一連串事件間接影響明治年間進行「琉球處分」,日本將琉球劃入領土、並要求琉球停止向中國納貢,雖然琉人在海外進行20年的請願運動,卻再也無法復國。
儘管在《請飭駐日使臣索還琉球事》(1882)中,清江蘇學政黃體芳要求滿清駐日大使抗議要求日本歸還琉球,已經面臨列強環伺的清國自身難保,就文獻來看似乎沒有抗議以外的實質作為。
前陣子剛好在podcast聽到報導者介紹新書《島鏈有事》,並邀請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與談,其中提到帝國狹縫下生存的小國們,這次的特展有比例甚大的清宮文獻紀錄與琉球、日本間的關係,間接感受到身處帝國狹縫的不易。一邊看展、一邊反思台灣與琉球的相似或不同處。
琉球亡國,有些住在中國的琉人因不願受日本統治、繼續待在中國不願歸國。
請看《查明寄居京城之琉球國人並無通倭情形》(1894)的記載:
「(前略)...有人奏城外延壽寺街內羊肉胡同路南門貼綏祿堂謝內有三人居住並無眷屬傳係日本國人住此已經三載形跡可疑....
(中略).......何不歸國,供稱不能歸去...(後略)」
簡單說就是有三個琉人被附近鄰居懷疑是形跡可疑的日本人,在這邊住三年了看不出有什麼正經工作或家人,鄰居向官方檢舉這些人是不是有販賣人口、窩藏奸細、刺探機密。
官方介入調查後,才發現這群人過得窮困潦倒,生活費也仰賴琉球親友經福建輾轉送到北京,經查無與日本聲氣相通之嫌。就結果來看,這些海外復國琉人沒能再復興琉球了。
至於沖繩島戰役、美軍入駐這塊充滿文化交融與苦難的島嶼,又是更後面的事了。
這次展覽內容以文獻史料為主,資訊量相當龐大,不過文獻展品有展出方面的局限性,有時需現場掃描展品玻璃牆面上的二維條碼進一步閱讀相關細節,我不太習慣在在昏暗的展場看手機螢幕,雖說可以理解要減少紙類解說牌或單張的浪費,電子化的確是可以考慮的做法(先讓我把手機螢幕調暗一點......)。
但沒時間掃二維條碼仔細閱讀時,恐怕走馬看花地看過去...... 「喔好多文獻喔~~~」
「這就是古代人寫毛筆字啊~~~」 「字好小有的好整齊有的好草~~」
但展出文獻想呈現的是什麼卻沒有仔細閱讀,有點可惜。
也聽過不少人批評故宮展覽近年意圖去中國化,我的想法是,與其說是去中國化,不如說是眼界放廣了,能看到中國以外的國家。台灣就像當時的琉球王國一樣,可以說是21世紀的萬國津梁,與附近大小國家有深刻的經濟、政治淵源。
所以如果講琉球王國時,只聚焦於中國未免狹隘。故宮館藏來源以清宮為主,如果只規劃故宮館藏來做這個主題難免多囿於清廷角度,所以特別與東京國立博物館、沖繩縣的各博物館借展品,同時促進館際合作。
故宮南院曾經舉辦韓國月、越南月等活動並規劃相關特展,我覺得相當用心。或許與同時期的中國相較,這些地方的文化工藝顯得不那麼精彩,在看這些東亞特展時,別先入為主地認定無趣,說不定在看特展時,會有其他有趣的發現、或認識與自身相關的連結。
下次故宮特展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展覽體驗呢?每次參觀都有新的期待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