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資本主義下的囤積型人格:從佔有慾到斷捨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續上篇)

一、囤積型人格

老師提及到,擁有囤積型性格的人,若是擁有大坪數的房子,其中最令人稱羨的莫過於一整排明亮乾淨的大片落地窗了。

但奇怪的是,囤積型人格的人偏好把一大片能將美麗風景盡收眼底的玻璃落地窗,全部改用密閉窗的方式,密閉、遮蔽起來。


與剝削型人格相反,囤積型人格的執念是:「外面世界很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因此他們相信自己所構建密不透風的銅牆鐵壁,能成功地隔絕外界的紛擾與庸俗產生特殊卻又畸形的優越感,「一切好東西都已在我這裡,我都要留著、這是我的地盤、我的所有物。」

藉由不斷囤積物品與掌控物質的控制感,來填補心中的不安全感與恐懼。


二、囤積型人格的形成背景

不難想像這樣的人格下,囤積型人格的人際關係大多是極為閉鎖、不開放的,而內心狀態就顯化於外在狀況,例如他們容易堆東西(佔有即安全感)、密閉空間(深怕外界他人會搶奪走自己的所屬物)、擇善固執(不易相信他人,疑心病重)等等特徵,都揭示了他們的心靈困乏之窘境。


在現代晚期資本主義下的馴化下,「佔有」、「控制」、「掌控」、「操縱」已變成我們習以為常的生存戰鬥格式。

將東西拿到手,變成自己的,包括學歷、工作、權位、房子、車子、金錢、所有一切物質,收留在自己身邊,多多益善。

彷彿誰擁有越多越令人稱羨的金錢物質生活,誰就是人生最大贏家。


後來我們變本加厲、更扭曲地,把看待物質的思維格式也套用在經營我們的人際關係上。

我們看待別人、甚至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已不再是關注於眼前這個人這段關係的本真價值與性格特質,而是可悲地將自己、將對方擬化為【商品】,開始揣摩、打量與盤算。

「這個人值多少錢?」

「這段關係值得我付出多少成本?」

「是不是哪裡可以節省、揩油?」

「對方有車嗎?有房嗎?有家產嗎?」

「交往、結為連理的話,我是否能夠從中獲得收益好處?」等等這些預設。


因此不難看到現代許多男女們,年紀輕輕卻總是在社群平台抱怨、感嘆總是遇人不淑,這個(小小)年紀找不到另一半、找不到對的人該怎麼辦,為賦新辭強說愁的貼文層出不窮。

然而,如仔細地去觀察那些隱諱地藏匿於文字間、搔首弄姿的自拍照片中的背後訊息,將發現大都還是將自己物化,標榜自己在愛情市場中,身為「一件商品後」的「品質」、「條件」與「價格」,待價而沽。


但不可避免地,這正是現代社會的無上律令,也是身為現代人的我們無所遁逃的一個泥淖 。

擁有這樣功利思想的人,包含愛情、親情、友情,一切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如同一樁樁的商業較勁、成本收益的盤算與策略。對他們來說,一個人的價值並非取決於他是誰,而是取決於他擁有什麼物質條件。

以這樣膚淺、廉價的思維模式來對待他人的人,別人也將會以同樣的邏輯來糟蹋你,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我們都是活生生、富含情感、感性的人類,並非冷冰冰的物質商品,我們都需要愛與歸屬感,都需要感到安心與被愛。

但若是想以功力物質的思維,嚮往、追求到生命中的真愛的話,那可說是緣木求魚、肯定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上述這樣性格的人,即使成功交到另一半、或是走入一段關係裡,但實際上他的心中是極為不安、匱乏、焦慮不安又疑心重重。

正因他無法從自己內心深層自生對自己的愛、對他人的愛,他將永遠在懷疑、擔心、焦慮下一刻,是不是就是這段關係的終點。

若是身邊出現了無法控制變動的因素,囤積型人格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強硬迫使對方留在自己身邊。然而,越是過度用力、強迫把人事物留住,就越將其推得更遠, 特別是人。


三、總結

言歸正傳,前述提到,現代社會屬於晚期資本主義,社會思想格式是講求佔有、控制,是不流通的狀態。

因此不流通的狀態下,即使我們實踐了自我實現,社會階層又成功往上爬,金錢、物質水準提升,但諷刺的是成功的同時,我們卻更加不安。

這背後的底層不安與懼怕正是:「我會不會在未來的哪一刻,被他人超越、踩下,輸掉這一場比賽。」

因此在成功聲勢與錯失恐懼就一體兩面地產生了。


因此囤積型人格會投機地加速囤積,以物質的富庶來減緩當下的不安全感,但試圖以物質來治療心靈,可說是飲鴆止渴。

我們終將會淪為被自己認為的好東西給囚禁了。

如同看守寶藏的龍一樣,世界那麼大,龍本來可飛天遁地、任意翱翔,現在缺白白捨棄浪費得天獨厚的能力,卻短視近利地只守住這個寶藏地不走。


因此在生活上,囤積型人格可以嘗試清掉家裡不必要的東西,來個乾淨利落的斷捨離。

人際關係上,或許團體Energy是我們該效法的好榜樣, 如同他們的歌曲中說的:「就跟你說了放手!」(笑

斬斷清除不必要的垃圾關係,並重新調整打通、騰出空間,好的緣分才有機回得以進駐到我們的生命中,

於一段關係中,給予彼此適度彈性、留白、時間與距離,試著鬆開握緊的拳頭、敞開深鎖的心房、以及捨棄那最致命的控制慾與不安全感。


記得好好呼吸,也別忘了給對方喘息的空間,當彼此都能好好呼吸、好好生活,那麼一段良好長遠的關係才能慢慢醞釀、正式展開。

【花若盛開 蝴蝶自來】,把自己活得漂亮,好的緣分或許正在來臨的路上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蓮的沙龍
37會員
97內容數
哈囉你好嗎 我是伊蓮👋 近期從工作的桎梏中解放開來,30歲的我矗立於第一個人生重大的十字路口,我將為人生留白一段時間,進行沉澱、行動、揭露、經歷、對話及回饋,並將身為社會局外人的生活玩味凝結成點,藉由寫作把它們刻劃下來。未來將何去何從,敬請期待。
伊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7
...但由於人不知何時會受到監控,只好假設自己每時每刻都被監視,變相迫使自己遵守規矩,最終自我囚禁,自己變成自己的監督者。 我們總會顧忌他人目光,或畏懼失敗而被批評恥笑,變得裹足不前、患得患失。 時常聽到:「大家都這樣說..」「大家都這樣做..」「大家都覺得..」。然而這裡所指的「大家」是誰?..
Thumbnail
2024/12/17
...但由於人不知何時會受到監控,只好假設自己每時每刻都被監視,變相迫使自己遵守規矩,最終自我囚禁,自己變成自己的監督者。 我們總會顧忌他人目光,或畏懼失敗而被批評恥笑,變得裹足不前、患得患失。 時常聽到:「大家都這樣說..」「大家都這樣做..」「大家都覺得..」。然而這裡所指的「大家」是誰?..
Thumbnail
2024/10/31
他們又帥又美,有腦袋又有才華,但他們總會有個令人意外的共同點是: 「他們老是愛上別人的男人、女人,或剽竊別人想法、將別人的作法如法炮製、佔為己有。」 剝削型人格的特徵是:【他們總覺得別人手上的東西比較好,別人手上的玩具總是比較酷;別人手上的雞腿總是比較香;別人的男友、女友總是不讓人失望】。
Thumbnail
2024/10/31
他們又帥又美,有腦袋又有才華,但他們總會有個令人意外的共同點是: 「他們老是愛上別人的男人、女人,或剽竊別人想法、將別人的作法如法炮製、佔為己有。」 剝削型人格的特徵是:【他們總覺得別人手上的東西比較好,別人手上的玩具總是比較酷;別人手上的雞腿總是比較香;別人的男友、女友總是不讓人失望】。
Thumbnail
2024/10/20
這樣的性格特別容易吸引到壞的因緣機遇,因為這樣的劇本會將自己設定成被欺負的苦情受害者,這也大大影響一個人所散發的氣質與磁場。 我們會開始偏好悲劇,甚至深陷在自認的深切悲劇中,試圖找自己的位置與價值。最終我們會愛上自身的悲劇,一邊怨嘆,卻又無法打破這無止盡的惡性迴圈,也催生了最絕望的「習得性無助」。
Thumbnail
2024/10/20
這樣的性格特別容易吸引到壞的因緣機遇,因為這樣的劇本會將自己設定成被欺負的苦情受害者,這也大大影響一個人所散發的氣質與磁場。 我們會開始偏好悲劇,甚至深陷在自認的深切悲劇中,試圖找自己的位置與價值。最終我們會愛上自身的悲劇,一邊怨嘆,卻又無法打破這無止盡的惡性迴圈,也催生了最絕望的「習得性無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推崇極簡主義提倡簡化生活,進而放回生活的重心在自己身上。本書作者以自身經驗探討各種一般人在執行斷捨離時會遇到的問題,並提供觀點進行反思。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推崇極簡主義提倡簡化生活,進而放回生活的重心在自己身上。本書作者以自身經驗探討各種一般人在執行斷捨離時會遇到的問題,並提供觀點進行反思。
Thumbnail
極簡生活從這幾年開始被各種推崇,也許是社會型態的改變,讓人覺得不是只能一直的追求各種"擁有",而存在太多的"不必要"也是造成生活困擾的一種原因,除了外在物質的形式捨棄外,人際關係上也是需要被去蕪存菁的整理。
Thumbnail
極簡生活從這幾年開始被各種推崇,也許是社會型態的改變,讓人覺得不是只能一直的追求各種"擁有",而存在太多的"不必要"也是造成生活困擾的一種原因,除了外在物質的形式捨棄外,人際關係上也是需要被去蕪存菁的整理。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指稱一種過度購買、囤放及收集物品的強迫性行為......
Thumbnail
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指稱一種過度購買、囤放及收集物品的強迫性行為......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你的周圍環境,需要整理嗎?你的心,需要整理嗎?你的人生,需要整理嗎?書中談論到需要斷捨離的面向,除了外在環境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時間管理與方法,如何面對拖延,物品整理,購物欲,飲食,到內在的心,內心的成長與覺悟......等於全身心內外都需要檢視調整,才能擺脫負面能量對我們的拉扯與牽制.
Thumbnail
你的周圍環境,需要整理嗎?你的心,需要整理嗎?你的人生,需要整理嗎?書中談論到需要斷捨離的面向,除了外在環境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時間管理與方法,如何面對拖延,物品整理,購物欲,飲食,到內在的心,內心的成長與覺悟......等於全身心內外都需要檢視調整,才能擺脫負面能量對我們的拉扯與牽制.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