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深入瞭解正向教養:如何為孩子建立溫暖又有界限的成長環境

上個月根據民法的修正,「正向教養」這個詞又被再度拿出來討論了一番...

在現代育兒的洪流中,「正向教養」已成為許多家長耳熟能詳的名詞,但它究竟是什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正向教養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透過實際方法,為孩子建立既溫暖又有界限的成長環境。


正向教養的核心理念


正向教養起源於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及其學生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的理論。他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渴望歸屬感與價值感,而正向教養正是以此為基礎,透過尊重與鼓勵來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學會自律、自信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簡單來說,正向教養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溺愛的教育方式,它兼顧了對孩子的愛與界限。



正向教養與傳統教養的不同


1. 以鼓勵代替責罵

在傳統教養中,家長常用責罵或懲罰來矯正孩子的行為,但這容易讓孩子感到羞愧或反抗。而正向教養則主張,用鼓勵替代責罵,專注於孩子的努力和進步,而非僅僅盯著錯誤。

例如:

傳統教養—「你為什麼總是這麼粗心!作業都寫錯了!」

正向教養—「我看到你很努力完成作業了,接下來我們一起找找哪裡需要改進,好嗎?」


2. 建立溫暖與界限並存的環境

溫暖與界限看似對立,但正向教養認為它們是互補的。過於嚴厲的家長可能讓孩子感到害怕,而過於寬鬆則可能導致孩子缺乏方向。因此,家長需要在愛與規範之間找到平衡,讓孩子在被愛包圍的同時,清楚界限所在。

例如:

當孩子因為不想睡覺而哭鬧時,家長可以這麼說:「我知道你還想玩,因為玩很開心。但現在已經是睡覺時間了,睡覺能幫助你明天有更多精力玩喜歡的遊戲。現在我們一起選一本故事書當睡前讀物,好嗎?」



正向教養的三個實踐技巧


1. 教孩子表達情緒

孩子的情緒波動往往會影響家長的情緒,但這正是教養的關鍵時刻。幫助孩子理解並表達情緒,可以讓他們在未來更懂得處理困難。

例如:

當孩子感到沮喪或生氣時,家長可以幫助他們描述情緒:「你現在看起來很生氣,是因為不能去公園玩嗎?」這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也讓他們學會如何用語言表達感受。


2. 給選擇,而不是命令

孩子喜歡感到自己有掌控權,但家長又需要確保行為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給孩子選擇而非命令,能讓他們感覺被尊重,並提升自主性。

例如:

命令—「馬上把玩具收好!」

正向教養—「現在該收玩具了,你想先收積木還是拼圖?」


3. 設立自然後果

孩子從後果中學習是成長的必經之路,但家長需要讓後果與行為相關,避免過度懲罰。

例如:

當孩子不想穿雨衣出門時,可以讓他體驗被雨淋的感覺(在不會生病的情況下),讓他明白為什麼需要雨衣。這樣的經歷比千言萬語更能幫助孩子學會做出更好的選擇。



正向教養的好處


透過正向教養,孩子不僅能夠感受到被尊重,也能學會尊重他人。他們將在良好的親子互動中建立自信,並學會解決問題與自我調節的能力。而對家長來說,這種方式也能減少親子間的對立,建立更和諧的家庭關係。



結語:每一步都值得努力


正向教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它需要家長有耐心並願意反思自己的行為。但每一次的用心,都能為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為孩子打造一個溫暖又堅定的成長環境,陪伴他們走向更健康、快樂的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