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 是一名行銷經理,她的專長是數位廣告策略,經常在團隊中提供實用且具有前瞻性的建議。有一天,公司即將舉辦一場品牌推廣活動,行銷總監希望 Michelle 能夠協助撰寫活動手冊,而其他部門的經理則希望她能指導新人完成年度報告的數據分析。
當時,Michelle 正專注於一個重要的跨國合作專案,距離截止日期只有一週的時間。但為了維持部門間的良好合作,她還是接下了這些額外的任務。最終,由於多頭馬車式的工作安排,她的專案延遲交付,合作方的不滿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次經歷讓 Michelle 感到自責且焦慮。
她開始反思,為何自己無法果斷拒絕那些不在自己職責範圍內的需求?這種模式是否正在消耗她的專業價值?
在集體文化中(如亞洲職場),員工通常被鼓勵表現合作性,甚至默認「不拒絕」是專業態度的延伸;而在個人主義文化中(如歐美),雖然設立界限較為普遍,但也存在如何委婉拒絕,兼顧人際關係的挑戰。
Michelle 的例子揭示了一種常見的心理矛盾:害怕損失人際關係卻也渴望獨立完成工作。這種行為模式在職場中不僅容易導致壓力,還可能削弱自我價值感。
「拒絕不是一種弱點,而是一種策略。」——艾瑪·華森
怎麼做?
當雙方的需求超出能力範圍時,Michelle 可以說:「這些任務都很重要,但目前的時間與資源有限,我建議優先排序,否則可能會影響整體成果。」
「學會拒絕,才能用更多的精力做好真正有價值的事。」——史蒂夫·喬布斯
職場中的適時拒絕是一項重要的溝通技能,它能幫助我們保有專業精神,並讓自己的職涯更加可控。與其害怕說「不」,不如在每次請求出現時,先問問自己:「這是否真的符合我的長期目標?」
下一次,當有人提出額外的要求時,試著運用這些方法進行理性篩選。透過清晰界限和智慧溝通,為自己打造一個更平衡、更高效的職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