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管理理念,主要來自戴明的「全面品質管理」(TQM)。
其中,有個著名的「漏斗實驗」,其意涵是:因為無知又求好心切,在不知道系統狀態又想要有所作為時,擅自干預了系統,結果適得其反、擴大變異。
這個實驗大大影響了我看待問題的思維。
學校的日常業務中,絕大多數都屬於例行公事,簡單帶過就好,
因為它們都有固定其脈絡可循,不需過多干預。
儘管如此,我依然對一些特定的業務仍存有疑惑(其實困擾我的不是活動本身,而是背後所代表的價值觀)。
只不過戴明的「漏斗實驗」告訴我,在沒有實際深入了解以前,最好先尊重以往作法。先執行,再說。
音樂班就是一個例子。
為了要讓音樂班更好、運作更順利,
自從我當輔導主任以來,就一直在嘗試論述音樂教育,或是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畢竟,如果連自己都無法說服,更遑論說服老師、說服家長,甚至說服學生:「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只是,自己並非那麼瞭解系統,所以往往只能站在觀察者的角度,
尊重以往慣例、減少過多干預。
每當看著孩子們穿著華麗的衣服,在舞台上展示精湛的琴藝,
聽到聽眾為他們表現給予喝采與掌聲,我感覺似乎仍缺少些什麼;
藝術教育,應該不只是這樣。
直到兩週前帶音樂班的學生們去校外參訪,
經過兩天一夜的緊密相處與近距離觀察後,
我才驚覺:原來「答案」竟然這麼簡單。
這次的校外參訪沒有安排演出,更像是一次校外教學;
沒有了樂器作為「濾鏡」,可以直接觀察到孩子們的個人特質與生活習慣,
我才發現音樂班的孩子竟然如此缺乏「生活經驗」!
沒有團體生活的概念,以至於總是無法在原訂集合時間出發;
會暈車、頭痛的孩子,沒有事先準備藥物,反而不客氣地問老師為什麼沒有預先準備;
在吃飯餐廳內時,不顧其他顧客的眼光大聲喧嘩、嬉鬧,並以玩食物為樂;
幫他們訂的午餐嫌棄不吃,反而去花錢排隊買高單價的飲料當午餐。
事前好不容易約到了交流的學校,孩子們卻在聆聽教授介紹音樂系所特色時,在台下睡成一片;
我之前也不是沒有帶過學生校外教學,也能理解學生出遊的興奮心情,
但這次的經驗還是讓我瞠目結舌。
所以,在回程的遊覽車上,我開始想:「這群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有沒有可能,暫時把音樂放一邊,回歸到教育的本質,
先讓孩子學會珍惜、學會付出,學會與他人和世界產生連結就好?
因為音樂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家長重點栽培的對象,
受到家庭的全力支持,原本便比他人擁有更多關注,
然而,他們卻未能珍惜這些資源,反而隨意浪費,
久而久之,這樣的態度會讓他們變得對周圍的人與世界漠不關心,養成自我中心的個性。
因此,我的「解答」是:
不再帶音樂班的學生去國外交流,
而是要帶著他們走進台灣的偏鄉學校、社區與機構,
透過人與人的交流,讓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實際的樣貌,
用音樂來服務他人、感動他人,帶給別人歡樂,
讓對方的生命中因為這首樂曲而增添快樂與喜悅。
即便表演只有短短幾分鐘,依然很值得。
在這樣的服務過程中,
孩子們會褪去音樂班的光環與枷鎖,回歸到「人」的本質,
音樂是孩子們的專長,同時也是服務的方式。
音樂的本質是情感,教育的本質是生活。
學音樂的孩子,不能只以在台上完整演出一首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為目標,
而是應該嘗試把音樂裡的感動帶到生活情境中,用音樂去服務他人,
因為當孩子學會付出的同時,他們的生命經驗也就已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