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第一集 Podcast,原本想談談 2024年 最喜歡的幾本書,但光講完尤瓦爾·哈拉瑞的《連結》,就忍不住錄了將近40分鐘。坦白說,我並不是哈拉瑞的鐵粉,《人類大歷史》我也沒有看完,但這本《連結》探討「資訊」的細緻度,深深吸引了我這個從政大資管畢業的工程師。
1984 年出生的我,經歷了從 BBS 到智慧型手機的資訊革命。那時的網路世界相對單純,文字的份量被高度重視,每一則討論都需要深思熟慮。回想 2007 年從政大資管系畢業時,我還不太理解為什麼「資訊」和「管理」這兩個領域可以放在同一個平面上學習和討論。
大一時的我差點被二一,對著艱澀的程式語言和系統理論一籌莫展。直到進入職場,透過不同的角色歷練,我才真正體會到資訊和管理的密不可分。十七年的職涯歷程,讓我從不同視角理解了「資訊流動」的本質。
作為工程師時,我理解到寫程式的核心就是設計資訊的流向。一個看似簡單的網頁應用,背後可能涉及複雜的資料庫設計、API 串接和前後端溝通。每一行程式碼都在確保資訊能在正確的時間到達正確的地方,產生正確的回應。
轉向行銷領域後,我發現資訊的形式變得更加微妙。行銷的根本在於「將感性訴求轉化為理性結果」。一個成功的 slogan,不只是信息的傳遞,更是情感的觸動。當消費者被打動,進而採取行動,在那個下單購買的瞬間,完成了資訊的神奇轉化。
到了業務崗位,我更深刻體會到每一段資訊傳遞背後都帶著特定意圖。在與客戶的互動中,我提供的每個訊息都經過精心設計,目的是引導對話走向預期的結果。同時,我也在解讀客戶傳遞的信息,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和潛在顧慮。
在亞馬遜的工作經驗,讓我看到企業級的資訊管理是什麼樣貌。當資訊被充分規範,溝通協定被明確定義,效率就能達到一個全新的境界。這種系統化的文件管理,不只是在處理資訊,更塑造了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每一份文件的撰寫,都需要深入思考讀者的需求,確保資訊能夠清晰且有效地傳達。
《連結》這本書談到的「天真的資訊觀」的同時,也隱約的在提醒讀者「極化」的危險。就像過度投入一段感情會失去判斷力一樣,當我們對某個資訊來源太過信任,也容易失去客觀思考的能力。書中提到的「misinformation」(被誤導的資訊)和「disinformation」(刻意製造的謊言)的區別,讓我想起了許多職場和生活中的經驗。
我這個主體該怎麼判斷「資訊」的提供者本身有沒有「意圖」要求我做什麼「回應」去達成某個資訊提供者認為的「理性」結果?可能是多少個立委已經獲得中國身份證?多少台灣人已經跟中國銀行借貸?多少小草在最短時間內加入民眾黨?多少直播觀眾 donate 多少錢?多少罷免的連署書被認同又或者被銷毀?多少台灣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又或者無法勇敢的說出自己是台灣人?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提供」與「接收」資訊,而我也盡全力地避免自己走入「極化」的窠臼當中,很多時候「太鐵」也是一個問題,跟愛一個人一樣,太愛了,就無法辨別是非了。
在私人領域,我們可以選擇無條件的信任和愛;但在公共領域,我們需要更謹慎地面對每一則資訊。特別是在假訊息氾濫的今天,我們要如何判斷資訊提供者的意圖?那些政治議題、社會現象,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訊息,都需要我們具備更強的判斷能力。
我個人在使用社群媒體時,我會盡力提醒自己去思考這些演算法決定的「個人化推薦」的內容,是否正在將我推向某個特定的「意圖」、並且這個意圖會影響了我的「決定」?當我轉發一則訊息時,是否也正在參與某種資訊的操弄?
為了避免被算法牽著走,我會故意去搜尋不相關的內容、看個幾篇文,在 Threads 上面排除某些關鍵字,我開始刻意接觸不同立場的內容,試圖打破資訊接收的慣性。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資訊時代,我們要如何避免走向極端?是否每個議題都非黑即白?當我們過度相信某個資訊來源,是否正在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持續思考的問題。
有時我會懷念那個 BBS 時代,懷念文字份量被高度重視的年代。2025 年之後 AI 導致的資訊通膨,要找到自己與資訊相處的「模式」,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如何保持必備的「謹慎」,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改變下一波的資訊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