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到職涯「選擇」的工作現狀如何思考、以及工作選擇評估的「黃金三角形」。今天要聊的,是一位之前跟我職涯諮詢的朋友問我說:「熱情該怎麼找?」
Alex,我在外商當業務一年多,發現自己很擅長處理混亂的狀況,讓客戶滿意,但現在我有幾個選項:
- 繼續升官,讓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 跨界,將這個能力結合其他領域。
- 出國念書,增加未來的競爭力。
我該如何選擇?另外,如何區分自己的能力是出於熱情 (passion),還是真正的才華 (talent) 呢?
這是一個困擾許多人的典型問題:當人生走到十字路口,選擇太多,反而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選擇前,先把每一條路看得更清楚
當你面臨多個選項時,最怕的就是停留在表面理解,覺得「每條路都可以試試看」,卻沒深入思考背後的代價和準備時間。
1. 升官:從業務到主管的路
- 想要在同一家公司升官,並不是只要把業績做好就能達成。你需要具備跨部門溝通的能力,理解整個團隊的協作機制,甚至要學會管理人,幫助下屬達成目標。
- 這條路的準備時間:大約半年到一年,才可能有一個基礎成為帶領團隊的人。
2. 跨界:把才華 (talent) 帶到新領域
- 跨界不僅代表轉換產業,也意味著重新學習。你的薪資可能會有折扣,甚至需要一到兩年時間才能在新領域站穩腳步。但如果你的才華 (talent)—「處理混亂的能力」—在新領域中產出更高的價值,那麼這次跨界可能會讓你的職涯再上層樓。
- 準備時間:找工作 3-6 個月,適應新職位 6-12 個月,累積成果 1-2 年。
3. 出國念書:學歷與視野的投資
- 出國念書是「人生」的選擇,它不會只是「唸完書就沒事了」,需要付出明確的時間與金錢成本。你需要準備語言考試(如 GMAT、托福),還要考慮學費和生活費的來源。此外,完成學業後,你能否留在當地工作,或是回國後學歷能帶來多少競爭力,這些都是需要評估的重點。
- 準備時間:語言考試與申請 6-12 個月,學習期間 1-2 年。
當你把每個選項拆解後,會有更立體化的想像,你會發現選擇其實並不模糊。你會更清楚每一條路背後的挑戰、機會和時間成本。
才華 (talent) 與熱情 (passion):怎麼區分?
這位聽眾還問了另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的能力是來自熱情,還是真正的才華?
我的看法是,兩者在初期幾乎是難分難解的。很多時候,我們的才華是透過「熱情」開始萌芽的,但隨著時間推移,它會變成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我自己的經驗是: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第一份工作是工程師。我的工作是 Debug—找到程式錯誤並修正它。一開始我只是覺得這份工作有挑戰,讓我感到成就感。隨著時間累積,我發現自己有能力把問題系統化、模組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個能力後來成為我的才華,也讓我在不同工作中不斷累積價值。
工作過程中會觀察到「自己」擁有在處理事情有那麼一點「關鍵微小差異」,這個微小差異相當有可能就是你「獨到」的專屬能力,這個能力有可能源自於熱情,但呈現出來的則是「你在工作上的才華」。
所以,熱情是你對某件事情的喜愛,而才華則是你能在這件事情上創造出價值,並持續可以持續槓桿、產生複利、累積成果。
如何分辨呢?
- Talent 才華 你的關鍵微小差異、讓你能持續產出成就,並獲得他人的認可。
- Passion 熱情 則會隨著人生階段不同,不斷轉移,但才華會成為你長期的槓桿。
保持彈性:人生是場無限賽局
在 Simon Sinek 的《無限賽局》中提到,我們需要保持彈性的計畫 (flexible playbook),因為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選擇一條路並不代表你永遠只能走這條路。如果你嘗試跨界後發現不適合,回到原本的業務崗位也完全沒問題
很像我的一直以來的「前進」哲學,終究每一條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即便好像繞了點,很像我個人轉職了九次,我並沒有對路途中的繞彎感到懊悔,重要的是,你要對自己有信心,並且理解:
- 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段學習的過程。
- 你的才華會在不同領域找到新的發揮空間、創造新的價值。
- 人生的階段會不停變化,五年後的你,會有全新的想法和目標。
當你面臨選擇時,試著把每個選項立體化,深入了解每條路的代價和收穫,並根據你當下的生活狀態做出決定。
選擇並不需要完美,但行動是必須的。即便走了一些彎路,也沒有關係,因為每一段經歷都會成為你未來的養分。當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才華,並持續發揮,它就會成為你職涯中最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人生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無限賽局。保持彈性、保持學習,最終你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