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手村 (七) - 面對霸凌,從情緒識別到自我重建的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odcast 這裡聽】

「你這個學歷就只能做這種低等的事情。」「老闆稱讚你兩句,你就不要在那邊得意。」這些言語霸凌,對你來說是否似曾相識?

最近收到一位聽眾的來信,分享了他在職場上遭遇的困境。他在一家上市公司擔任公關職務,主管經常用言語貶低他,甚至在準備簡報的過程中,不斷要求修改,最後卻又被改回原版。這樣反覆的折騰,不僅消耗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更讓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每一次的修改不只是文字的變動,更像是一次次否定他的專業判斷,漸漸侵蝕他的自信。

這樣的經歷,讓我想起自己曾經也走過類似的低谷。

當身體發出警訊

在我的職涯中,曾經遇到一位特別的主管。每週的 1:1 會議中,他總是不斷強調我做得不好,我的目標與公司不同。即便我在公司的目標上、過去的表現並不差,我也曾經在 performance rating 最高的等級,但這些似乎在他眼中都不值一提。

有時候,他會在週會結束時說「我覺得你有很大的進步」,但當天就會發送郵件列舉需要改進的事項,這種反覆無常的態度,讓人無所適從。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我第一次出現了身體化症狀。每次要跟這位主管開會前,我的心跳就會加速,甚至會感到頭暈。這在我漫長的職涯中都是前所未有的經歷。那種感覺就像是身體在替我發出警訊,提醒我這樣的工作環境正在影響我的身心健康。


心理拉鋸戰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的內心產生了兩種矛盾的想法。一方面,我希望能夠配合,找到與主管合作的方式,維持工作的穩定。這種想法來自於現實的考量,也來自於我們從小被教導要忍耐、要配合的成長經驗。

另一方面,我又會質疑:「我有這麼糟嗎?我為什麼要配合一個明顯有問題的主管?」這個聲音來自於我的自尊,來自於對自己專業能力的肯定,也來自於對不合理要求的本能抵抗。

這過程的矛盾「拉扯」正在侵蝕我的價值感,促使我決定去找信任的心理諮商師,而這個過程,成為了我走出困境的重要轉捩點。


找回自我

我其實很可以理解當一個被壓縮的「自我」面對變動又不合理的「標準」,在「職場」當中是很容易消耗掉自己的保存的餘裕。特別是越年輕的時候遇到「職場霸凌」或者是「職場 PUA」,越容易陷進去「我不是個東西」「我沒有意義」「我還能做什麼」的低谷當中徘徊不出來。

即便我已經工作 17 年了,依然會被這樣的特定情境「觸動」了巨大的情緒反應,讓原本存在的、累積的、努力許久的、對自我價值認同的餘裕,慢慢地消耗殆盡。

我深刻體會到面對「霸凌」需要經歷一個完整的心理重建過程。這不是一蹴可幾的改變,而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自我療癒之旅。

辨識情緒來源

首先要理解,那些難過、憤怒的情緒從何而來。透過心理諮商,我逐漸明白這些負面情緒並非單純來自於當下的職場處境。有些可能源自原生家庭的經驗,那些被忽視、被否定的記憶;有些則來自於工作努力被漠視的失落感。當我們能夠準確地辨識這些情緒的根源,就能更有效地處理它們。

重建自我價值

在職場霸凌的環境中,我們很容易把主管的評價內化成自我認知。這就像是在照一面扭曲的鏡子,看到的永遠是被放大的缺點和被縮小的優點。

我開始學著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回顧過去的專案經驗,檢視實際達成的成果,聆聽來自同事、客戶的回饋。這些都是重建自信的重要拼圖。我漸漸明白,工作表現只是人生的一個面向,它不該成為定義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

聚焦在具體行動

當我們的心理狀態逐漸恢復平衡,就能以更清晰的思維來規劃下一步。這時候的行動不再是出於情緒的反彈,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我開始嘗試與主管建立新的工作模式,比如在準備簡報時,我會同時準備兩個版本,讓決策過程更加透明。在一些執行的計劃中,我更加明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價值,不讓主管的負面評價動搖我的判斷。同時,我也開始謹慎地探索其他的職業發展機會,為自己預留更多選擇。


寫在最後

對於正在經歷職場霸凌的你,我想說:你並不是一個人,每個人都會遇到這類的狀況,每個人都有被耗弱的時刻。要很相信自己是「足夠好的」,足夠好到我們值得重新整理自己、認識自己,重新打造更有韌性的心理防線。

作為一個高敏感的職場老鳥,我深知這些負面情緒帶來的衝擊。但也正是這份敏感,讓我們能夠更清楚地覺察問題,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方。高敏感不是弱點,而是讓我們更能體察自己和他人感受的優勢。

Again,面對霸凌,不要讓自己陷入非黑即白的選擇困境。當我們能夠站穩腳步,保持清晰的思維,就會發現在「完全配合」和「瀟灑離職」之間,還有許多值得嘗試的可能性。每一次的溝通、每一個專案都是重新定義職場關係的機會。


悲觀現實主義者

我之前聽過一集《引書店》的 Podcast,提到在二次世界大戰時,集中營當中那一個每天刷牙、刮鬍子、洗臉的人,是活最久的。樂觀的人會認為「我一定可以逃出來!」悲觀的人會認為「我死定了。」,但悲觀現實主義者,他們相信「我逃不出去,但也不是沒有機會。我必須清醒的活著,直到那一刻來臨。」

讓我們以「悲觀現實主義者」的態度面對當下,同時保持樂觀向前看。這看似矛盾的態度,其實可能就是職場生存的智慧:做好最壞的打算,但永遠相信最好的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涯 A 時刻:我是 Alex
49會員
19內容數
我是一位年過 40 的職場大叔 Alex,在經歷九次轉職、從工程師到總經理、從科技新創到巨型科技外商,有諸多不同的體會與觀察,加上超過 100 次的職涯諮詢經驗,把我對職涯的心得與體會分享給大家。 #職涯關鍵字:新創、外商、亞馬遜、職涯諮詢
2024/12/17
對於職涯選擇的關鍵,我認為將每個選項「立體化」,理解背後的時間、成本和收穫。同時,我也解釋了如何區分「才華」與「熱情」:才華是你持續產生成就的能力,而熱情會隨階段轉移。關鍵是保持彈性,將每次選擇視為學習過程,因為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目標會隨時間調整,但你的才華會成為長期的槓桿,帶你找到自己的道路。
2024/12/17
對於職涯選擇的關鍵,我認為將每個選項「立體化」,理解背後的時間、成本和收穫。同時,我也解釋了如何區分「才華」與「熱情」:才華是你持續產生成就的能力,而熱情會隨階段轉移。關鍵是保持彈性,將每次選擇視為學習過程,因為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目標會隨時間調整,但你的才華會成為長期的槓桿,帶你找到自己的道路。
2024/12/16
在多元的職涯框架中,選擇成為了每位職場人士面對的挑戰。我思考了責任感、成就感與使命感如何相互推動,並提出滿意工作的三角形模型,給大家評估當前的工作環境是否適合自己。這些模型不僅能幫助你識別職場的適應性,還能指引你從內心出發,找到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2024/12/16
在多元的職涯框架中,選擇成為了每位職場人士面對的挑戰。我思考了責任感、成就感與使命感如何相互推動,並提出滿意工作的三角形模型,給大家評估當前的工作環境是否適合自己。這些模型不僅能幫助你識別職場的適應性,還能指引你從內心出發,找到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2024/12/14
在職場中,與主管的互動至關重要。我整理了三種常見的主管類型:缺乏安全感的主管、自我中心的理想主義主管,以及努力但能力有限的主管。針對這些主管,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同時,無論主管是哪一種類型,這些策略可幫助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職場體驗,讓職涯走順一些。
Thumbnail
2024/12/14
在職場中,與主管的互動至關重要。我整理了三種常見的主管類型:缺乏安全感的主管、自我中心的理想主義主管,以及努力但能力有限的主管。針對這些主管,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同時,無論主管是哪一種類型,這些策略可幫助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職場體驗,讓職涯走順一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現代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們可以學會如何化解這些緊張局勢,將其轉化為機會,讓自己在職場上更加成功。以下是4招,幫助您在職場求生求勝,轉危為機。
Thumbnail
在現代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們可以學會如何化解這些緊張局勢,將其轉化為機會,讓自己在職場上更加成功。以下是4招,幫助您在職場求生求勝,轉危為機。
Thumbnail
當指導變成職場霸凌——你是否也曾面臨這個問題? 最近,我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他問Norika是否曾經遇到過職場霸凌的情況,並詢問應該如何應對。他最近面臨來自上司,前輩嚴格的指導,但不確定自己是否被霸凌,或只是他過度反應。 這話題讓我回想起上週參加異業種朋友交流會的經歷,一位金融業的朋友也
Thumbnail
當指導變成職場霸凌——你是否也曾面臨這個問題? 最近,我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他問Norika是否曾經遇到過職場霸凌的情況,並詢問應該如何應對。他最近面臨來自上司,前輩嚴格的指導,但不確定自己是否被霸凌,或只是他過度反應。 這話題讓我回想起上週參加異業種朋友交流會的經歷,一位金融業的朋友也
Thumbnail
剛出社會的3到5年,是你在職場的「探索期」,在這段時間,你會尋求認同的對象,也會需要從他人身上獲得認同,這個過程會決定你覺得自己在哪些領域擁有優勢,以及自己適合在怎麼樣的環境工作,在「職場探索期」這個階段,你需要擁有與上位者或權威者相處或合作的能力。
Thumbnail
剛出社會的3到5年,是你在職場的「探索期」,在這段時間,你會尋求認同的對象,也會需要從他人身上獲得認同,這個過程會決定你覺得自己在哪些領域擁有優勢,以及自己適合在怎麼樣的環境工作,在「職場探索期」這個階段,你需要擁有與上位者或權威者相處或合作的能力。
Thumbnail
前言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態和情緒管理能力。調整心態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情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以下將探討幾個方法和舉例,以幫助我們在職場中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觀和情緒認知。 自我接納 覺察跟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之處,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和過程中的挑戰,是成長和發展的基礎。
Thumbnail
前言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態和情緒管理能力。調整心態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情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以下將探討幾個方法和舉例,以幫助我們在職場中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觀和情緒認知。 自我接納 覺察跟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之處,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和過程中的挑戰,是成長和發展的基礎。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職場中經常發生的"尊嚴剝削"情況,是工作者享受的遊戲,還是沉默的忍讓;言語霸凌,工作量的壓榨應該已是許多人心知肚明的日常,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百分80以上都是情緒調適,而不是工作的突破。專注工作者與出張嘴的領薪人在工作表現上本來就有差異,會產生壓力的來源以及程度恐怕難以從表現明確。自責與內疚是慢性自
Thumbnail
最近公司裡同一辦公室處理簡單文書的小姐們向我求助,她們聲涙俱下地說,長期遭到其中資歷最深、年紀最長的女同事「職場霸凌」。 女同事對我訴說時,全身還發著抖;據說她們還常私下抱頭痛哭、互相取暖;也有人因此想離職,辭呈都已打好。 這件事,並非只有一、二個月,而是長達數年的「忍耐」。 職場霸凌,與校園裡的不
Thumbnail
最近公司裡同一辦公室處理簡單文書的小姐們向我求助,她們聲涙俱下地說,長期遭到其中資歷最深、年紀最長的女同事「職場霸凌」。 女同事對我訴說時,全身還發著抖;據說她們還常私下抱頭痛哭、互相取暖;也有人因此想離職,辭呈都已打好。 這件事,並非只有一、二個月,而是長達數年的「忍耐」。 職場霸凌,與校園裡的不
Thumbnail
工作上如果被罵該如何自我調適 1 : 透過轉念讓自己變得更好 2 : 透過轉念讓自己變得能夠放下 3 : 不要在意無關人士對你的看法
Thumbnail
工作上如果被罵該如何自我調適 1 : 透過轉念讓自己變得更好 2 : 透過轉念讓自己變得能夠放下 3 : 不要在意無關人士對你的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