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追劇】以台籍日本兵為主題 直面本土台灣人的社會困境—《聽海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台籍日本兵來談論台灣人在歷史上的身份認同困境,加上前陣子立委刪除公視預算的爭議,讓《聽海湧》不論在戲裡戲外都引發了討論;在被譽為「2024最強台劇」的同時,篡改歷史、醜化特定人士的批評也隨之而來。就一個普通台灣觀眾的角度來看,儘管多少有為了戲劇效果,或者是強調劇組的某些觀點,而刻意進行的改寫,用「扭曲」來評論《聽海湧》似乎還是有點過頭,尤其是考量到其中對於台灣人民自我認同混亂的細膩描寫,還有演員在關鍵場景的表現,這部作品也絕對值得更多的肯定與支持。

raw-image


  《聽海湧》以三位都以「新海」為姓的台籍日本兵為主角,故事從二戰末期澳洲軍隊在婆羅洲日軍戰俘營發現的一起屠殺事件開始,藉由兩條平行的時間線,來探討日治時期台灣人所面臨的認同困境,還有這樣的身份在二戰時期,所可能帶來的影響。儘管並不是真的兄弟,三位好友在日本軍官的要求下因緣際會都取了「新海」為姓,並且共同經歷了新的姓氏所帶來的命運;但面對戰爭的殘酷,三人的不同選擇也將迎來他們各自的命運。


  儘管認同它對於台灣人與歷史記憶的意義,《聽海湧》依舊是一部有瑕疵的作品。除了在劇情比較鬆散的前半部,還是有一些「空白感」,讓觀眾感覺鏡頭前的演員好像是在背劇本,等著一些「該發生的事」發生,然後做出表訂的回應,劇情上也有一些不算合邏輯的地方。像是已經沒有逃跑意圖的人卻被殺害、中國領事對於台籍日本兵(而且是其中相對友善的)莫名的恨意等,在缺乏合理說明的情況下,也會多少讓觀眾感覺出戲。



  在演技方面,《聽海湧》也有一些不是那麼令人滿意的點。包含日本人的角色,卻要找一個台灣人來講日文;演員太過在意鏡頭的存在;以及某些為了強調情緒激動,而過度「表演」的橋段;甚至作為背景存在,卻表現得極為不自然,有時卻又會獲得過多鏡頭的配角等,都成為了劇情在推進的同時,阻礙觀眾融入在其中的小疙瘩。在第六集紀錄片的部分,提到了劇組在一些元素的設計巧思,而它們確實處理得很細緻,細緻到讓觀眾幾乎不會發現,因此或許也讓「人」這個部分的不細膩,變得相對更明顯。


  不過上述這些演技上的問題,或許是因為法庭劇高潮的劇情相對緊湊,在第五集就沒有那麼強烈的出戲感。戰後接受審判的台籍日本兵,到底是算哪國人?在二戰當中,來自殖民地的台灣人又扮演怎樣的角色?他們在戰地面對有著相同語言根源的戰俘,所可能面臨的內心掙扎,甚至是整個台灣民族在歷史上的認同混亂,這些疑問都被尖銳地呈現,並且透過演員的演技直擊觀眾的內心。


  「我吃日本米、讀日本書長大, 我就是日本人。」對我來說,這句話是貫穿了整部劇最令人震撼的告白。不只是飾演「新海輝」的黃冠智,在表達這句話的語氣、神情、姿勢,甚至是投入在其中的精神狀態(讓人感覺到他在那個當下就是日本天皇最忠實的士兵),也因為這段話在劇中兩個不同時空背景下出現,所帶來的諷刺跟悲哀;而這也可能正是那個歷史下的台灣人,必須面對的矛盾課題。



  在看完《聽海湧》 後(包含最後一集的紀錄片),其實也能夠多少理解那些批評背後所暗示的心境。作為台籍日本兵的後代,會認為劇中的人物是在描寫自己的父親,並且因為這樣的對號入座感到受辱、不滿;而對於從來沒有經過日本殖民的族群,若是沒有真心想要了解,大概也很難體會這種特殊時代與社會背景底下,所必須面臨的掙扎。


  在劇中「聽海湧」是一種鄉愁,藉由海浪的聲音來召喚想像中的故鄉,撫平在婆羅洲的主角們的思鄉情感;至於現實中的《聽海湧》,則是對於一段歷史記憶與台灣情感的召喚,只是這樣的聲音大概也只有在同樣認同下才能被正確地「聽」見。


內容總結
聽海湧
5
/5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著天才般的醫術,卻因為個性受到排斥,只能夠一次次證明自己、實現自己心中的醫師理想,2025年開春韓劇《外傷重症中心》多少給人一種動畫《怪醫黑傑克》的氛圍;但相較於呈現人性的黑暗與社會議題,它更著重在呈現韓國醫療困境,並且呈現醫療商業氣息日漸濃厚的現況。總共8集的內容,最大亮點當然是近幾年的大勢
5/5外傷重症中心
《未來與我》是一部泰國影集,它用短短四集的篇幅去探討那些可能在未來出現的科技,將會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與文化;當然,其中也有對於當下社會的諷刺與批判,而它訴說的方式更可以看出泰國與台灣顯著的民族性差異。
5/5未來與我
不只是傳統逐漸被和落伍劃上等號,2010年代以來的爭議事件與醜聞,更逼著相撲界必須做出改變。面對這樣充滿挑戰的局面,《相撲聖域》或許也可以視為相撲界企圖重返榮耀、向世界展現其中價值的回應。
4/5相撲聖域
就算是現在看也充滿震撼的作品,在相對保守的社會風氣底下,只賣出不算理想的700萬票房,上映的時間也只有兩個禮拜。但它真的有那麼糟嗎?除了曾在坎城電影節作為閉幕影片,光是被票選為「影迷許願修復清單」第一名,或許就證明它絕對值得更高的評價。
5/5少年吔,安啦!
總共八集的劇情並不是太長,卻以相對幽默、喜劇的手法,呈現了老年議題的許多面向,尤其是在人們越活越久的這個年代,或許也更適合人們在觀賞的過程當中,思考自己的老後人生。
5/5臥底老紳士
或許是幻想太美好,在Netflix正式上架之後,實際觀看後的感受並沒有那麼喜歡;儘管可以從整個畫面看出劇組的用心,在多重元素的加總之下,觀眾卻也可能對片中兩位主角產生強烈的疏離感,並且因而無法沈浸在劇情當中。
3/5老狐狸
有著天才般的醫術,卻因為個性受到排斥,只能夠一次次證明自己、實現自己心中的醫師理想,2025年開春韓劇《外傷重症中心》多少給人一種動畫《怪醫黑傑克》的氛圍;但相較於呈現人性的黑暗與社會議題,它更著重在呈現韓國醫療困境,並且呈現醫療商業氣息日漸濃厚的現況。總共8集的內容,最大亮點當然是近幾年的大勢
5/5外傷重症中心
《未來與我》是一部泰國影集,它用短短四集的篇幅去探討那些可能在未來出現的科技,將會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與文化;當然,其中也有對於當下社會的諷刺與批判,而它訴說的方式更可以看出泰國與台灣顯著的民族性差異。
5/5未來與我
不只是傳統逐漸被和落伍劃上等號,2010年代以來的爭議事件與醜聞,更逼著相撲界必須做出改變。面對這樣充滿挑戰的局面,《相撲聖域》或許也可以視為相撲界企圖重返榮耀、向世界展現其中價值的回應。
4/5相撲聖域
就算是現在看也充滿震撼的作品,在相對保守的社會風氣底下,只賣出不算理想的700萬票房,上映的時間也只有兩個禮拜。但它真的有那麼糟嗎?除了曾在坎城電影節作為閉幕影片,光是被票選為「影迷許願修復清單」第一名,或許就證明它絕對值得更高的評價。
5/5少年吔,安啦!
總共八集的劇情並不是太長,卻以相對幽默、喜劇的手法,呈現了老年議題的許多面向,尤其是在人們越活越久的這個年代,或許也更適合人們在觀賞的過程當中,思考自己的老後人生。
5/5臥底老紳士
或許是幻想太美好,在Netflix正式上架之後,實際觀看後的感受並沒有那麼喜歡;儘管可以從整個畫面看出劇組的用心,在多重元素的加總之下,觀眾卻也可能對片中兩位主角產生強烈的疏離感,並且因而無法沈浸在劇情當中。
3/5老狐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用不同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臺灣,無論好壞與否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是造就臺灣獨特的所在,這一切都將留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