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當愛是生命的基礎,選擇會不一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務必視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為首務,讓孩子感受到愛才是預防犯罪的源頭。___ 選自《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


作者李珍淑是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側寫師的工作主要為分析犯人的行為和模式,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徵,為警方提供專業意見,幫助縮小嫌疑範圍,提高破案效率等等。

第一章寫了三個案件,內容提及作者與犯罪者的對談,描述他們訴說過往的情節,也不禁想了解,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是哪裡出了錯,才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而發生的事情已無法改變,但該怎麼在往後去避免或減少這類的案件產生,也是閱讀中會一直不停去想到的問題。


我們必須學習生病時表現不適能力不足時承認做不到不懂時果敢表達疑惑的勇氣,這應該從家庭教育做起,並在國小、國中、高中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有人說「自卑」的反義詞是「勇氣」,我們有必要思考自己是否有這樣的勇氣。___ 選自《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


改變


記得曾在網路上看見有人提議,想當父母的人,必須要先上關於如何養育孩子相關的課程,當時看了也覺得這個提議不錯,而在本書當中,作者在兒童虐待的這部分,也提出類似的見解,像是領取育兒津貼前必須修習相關的教育學程,雖說已經要領取津貼了,短時間要改變的成效如何也不得而知,但這樣的想法確實值得思考。

當然,不是所有問題根源都歸因於家庭,罪犯也不能因此而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找出可能根源是為了預防進而改善,而錯誤的行為就是錯誤,即便有種種的原因。

別說「都是因為...所以我才...」。把主導權拿回自己手上,將自己該負的責任背上

有些事雖難,但依舊有可能性


沒有人可以完全沒有情緒,沒有情緒起伏是可怕的。

很多的書籍中都提過一個相同的觀念,就是表達情緒的重要性,因為過度壓抑情緒時,爆發力道通常也是最強烈的。

最後一章作者提及幾個問題,也是我有疑問的問題,像是殺人魔是天生還是後天?為什麼他們下得了手,而且還毫無罪惡感?社會學家Travis Hirschi的社會控制理論認為,個體之所以能夠遵守社會規範,主要來自於家庭、學校與社會的約束力,當這些約束力減弱時,個體就可能產生偏差行為。

而五歲前的小孩在情感發展上也極為重要,這段時期是他們建立情感基礎的關鍵階段。正面情感如愛、快樂和安全感,能夠促進小孩的心理健康與社交能力。在這個年齡階段感受到父母和周圍環境的支持與關愛時,他們的自信心情緒調節能力會顯著提升。


即便沒有人靠在身邊用耳語對自己說「我愛你」仍能在成長環境中感受到自己被愛的人,就不會做出極端的選擇。___ 選自《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


結語


我們能做的事,就是從自己做起,有些議題很深、很難、很沈重。幼年時期的經歷,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不過即便是同一個家庭成長的孩子,也可能因個性、環境與人生經歷的不同,而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是,人要有勇氣承認錯誤,願意承擔責任,並做出改變。愛與支持也許能夠降低犯罪風險,而勇於選擇負責任的行為,則是個人成長的關鍵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___ 箴言 22:6



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你的追蹤、愛心與每月小額訂閱,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



內容總結
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
4
/5
生活,是由許許多多的人、事、物串聯而成,無論是好是壞,或喜或悲,都是豐富我們生活的材料。精彩,是因為有起伏,有意想不到,有衝突,有和解,是因為有太多太多值得書寫與紀錄的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日燦律師的傳記,分享其人生經歷、處世哲學與成功之道,以及在逆境中學習與成長的體悟。內容涵蓋其童年、求學、職涯發展,以及與多位企業家的友誼故事。
5/5黃日燦傳
一個人幸福與否,幸福的程度如何,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他在主觀上是否具備獲得與感受幸福的能力。___ 選自《正向心理學》
AI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世界,它不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創意的催化劑和合作的夥伴。在這個智能轉型的時代,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如何與AI有效互動,善用它的潛力來解決問題並開創未來。同時,我們也必須保持謹慎,認識到AI所帶來的倫理挑戰與風險。
在忙碌中停下,重新感受純真的力量,生活將更美好。 童心是一種珍貴的視角,讓我們能以純粹的好奇與關懷去看待世界。或許成長讓我們變得更理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需要拋棄那份對生活的純真熱情。正如霍莉所展現的,只要用心觀察,我們也能在繁忙的日常中,發現善意的契機,讓生命回歸純粹與溫暖。
選擇以正面的態度迎擊人生的風暴,便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與方向。 換個地方過生活,改變的並不是視野,因為世界還很大,只看這麼一點點怎麼能稱得上視野呢?而是適應與彈性、包容。
我想越是複雜難解的問題,越不適合在深入理解之前選擇立場,如果淺碟式的片面理解後採取了強烈的立場和行動,可能比漠然無知所造成的傷害更大吧?!___ 選自《加薩日記》 《加薩日記》於2024年3月出版,作者洪上凱為一位台灣的無國界醫生,他於2023年7月前往加薩,在此之前他還閱讀當地相關的
黃日燦律師的傳記,分享其人生經歷、處世哲學與成功之道,以及在逆境中學習與成長的體悟。內容涵蓋其童年、求學、職涯發展,以及與多位企業家的友誼故事。
5/5黃日燦傳
一個人幸福與否,幸福的程度如何,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他在主觀上是否具備獲得與感受幸福的能力。___ 選自《正向心理學》
AI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世界,它不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創意的催化劑和合作的夥伴。在這個智能轉型的時代,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如何與AI有效互動,善用它的潛力來解決問題並開創未來。同時,我們也必須保持謹慎,認識到AI所帶來的倫理挑戰與風險。
在忙碌中停下,重新感受純真的力量,生活將更美好。 童心是一種珍貴的視角,讓我們能以純粹的好奇與關懷去看待世界。或許成長讓我們變得更理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需要拋棄那份對生活的純真熱情。正如霍莉所展現的,只要用心觀察,我們也能在繁忙的日常中,發現善意的契機,讓生命回歸純粹與溫暖。
選擇以正面的態度迎擊人生的風暴,便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與方向。 換個地方過生活,改變的並不是視野,因為世界還很大,只看這麼一點點怎麼能稱得上視野呢?而是適應與彈性、包容。
我想越是複雜難解的問題,越不適合在深入理解之前選擇立場,如果淺碟式的片面理解後採取了強烈的立場和行動,可能比漠然無知所造成的傷害更大吧?!___ 選自《加薩日記》 《加薩日記》於2024年3月出版,作者洪上凱為一位台灣的無國界醫生,他於2023年7月前往加薩,在此之前他還閱讀當地相關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愛是靈魂的滋養,自由是本質,單獨是天性
Thumbnail
而要讓療育發生,「自己」也要列在生命中的重要項目裡― ―不是以自我中心的方式顯現,而是我們愛著所愛的人,同時也願意愛著自己。
Thumbnail
當你愛自己,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愛別人, 感受萬物一體,萬物相連, 你是愛,一切如是。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   有多少時候,你面對應該愛你的父母、另一半、兄弟姊妹、孩子,他們說他們愛你、為你好,可是對你說的話、做出的行為, 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很差、 只是讓你覺得虧欠他們、 只是讓你覺得無法成全所有人的期待、 只是讓你覺得被無止盡的索
Thumbnail
當看到這個標題時,許多人或許會將它理解為一種對抗負面的防禦機制。實際上,有一種更偉大的東西,這種永不改變、隨時可用的東西才是最強大的存在狀態。這個真相不需要任何防禦,那就是愛! 所有生命都能理解並感受到愛的美妙。有許多人感覺缺乏愛,因為他們忘記了他們本身就是愛! 讓愛的點滴流淌在你的生命
Thumbnail
愛,適用於自己與他人的任何一種關係,無論是愛情、親情還是友情! 我 愛 你 三個字,其實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意義: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我想要什麼樣的「愛」? 所以,我需要什麼樣的「你」? 了解了這三種意義,才有那一句打從心底說出的我愛你,才有所謂讓你笑著的幸福。 🏷先找到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要愛,要懂一個人,不一定總是那麼舒適的,更多是需要犧牲自己的舒適,去給予對方所需。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
Thumbnail
愛是靈魂的滋養,自由是本質,單獨是天性
Thumbnail
而要讓療育發生,「自己」也要列在生命中的重要項目裡― ―不是以自我中心的方式顯現,而是我們愛著所愛的人,同時也願意愛著自己。
Thumbnail
當你愛自己,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愛別人, 感受萬物一體,萬物相連, 你是愛,一切如是。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   有多少時候,你面對應該愛你的父母、另一半、兄弟姊妹、孩子,他們說他們愛你、為你好,可是對你說的話、做出的行為, 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很差、 只是讓你覺得虧欠他們、 只是讓你覺得無法成全所有人的期待、 只是讓你覺得被無止盡的索
Thumbnail
當看到這個標題時,許多人或許會將它理解為一種對抗負面的防禦機制。實際上,有一種更偉大的東西,這種永不改變、隨時可用的東西才是最強大的存在狀態。這個真相不需要任何防禦,那就是愛! 所有生命都能理解並感受到愛的美妙。有許多人感覺缺乏愛,因為他們忘記了他們本身就是愛! 讓愛的點滴流淌在你的生命
Thumbnail
愛,適用於自己與他人的任何一種關係,無論是愛情、親情還是友情! 我 愛 你 三個字,其實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意義: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我想要什麼樣的「愛」? 所以,我需要什麼樣的「你」? 了解了這三種意義,才有那一句打從心底說出的我愛你,才有所謂讓你笑著的幸福。 🏷先找到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要愛,要懂一個人,不一定總是那麼舒適的,更多是需要犧牲自己的舒適,去給予對方所需。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