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找到正職的關係,手頭上也正在準備講座活動,所以近期很少更新。
大學的時候一直想進到新聞或出版產業打工,但無緣也無門進入,沒想到第一個正職就是出版產業。許願下一個目標進軍獨立新聞。
今年也是第一次以工作人員身分進入書展,可惜沒機會好好逛。
公司是老牌出版社,超過一甲子了。出版了很多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名作。滿有趣的事情是,有不少外國人來我們公司一手摸著下巴,一手插進口袋,煞有其事地盯著那些古典文學。還滿想問他們到底知不知道這些書。
我和來台大約五年的美國朋友分享,看到有些外國人買了《金瓶梅》,他望著那一排古典小說茫然地說不知道。他還是看原文書居多。
這是他第一次來國際書展,並表示他如果早一點知道就好了。
好吧,其實這些書我自己也沒看過多少。我面試被問到的時候還想說大概是死會了。後來主管發現我會講台語眼睛登時一亮,我認真覺得是台語救了我。
最近上班經手《鏡花緣》、《老殘遊記》、《警世通言》和《聊齋誌異》,檢查的時候跟午休時偷瞄了一些內容。其實還滿好看的。我回家還聽了吳淡如說的《鏡花緣》,沒空看的話,吳淡如造福了大家。
雖然只逛了半小時,但看到很多展區辦座談會增加互動,也有看到一些有趣的書。翻得比較久的事這本:
這本書的第一章從中國歷史上爬梳「假資訊」的歷史,也有民國初期相關管理條例,並討論中國現在的出版環境。
也不是只有這本在討論「假歷史」,我們上班也會看各大網路書店找靈感和觀察書市,我一直被推薦《查無此史》。似乎都是關注這類議題的我可以好好翻閱的書呢。可惜這本沒在書展看到。
分享一下書展的工作。
我還滿喜歡書展的工作的,可能平時在辦公桌前坐太久,讓我屁股很痛。想要找個地方拉筋伸展,又很怕被監視器拍到。書展終於可以不用坐著了!
主管叫我們戴手套去場佈,因為一直抽書、排書很傷手。我在排班的時候,因為一直補書、整理書架,後來發現指緣裂開流血。補書的時候常常要彎腰找書,找到架上被買光的,所以要時刻注意哪些書被買走。但我一次顧四、五個區域,所以也不知道到底少哪本,結果變成我好不容易挖出一本,結果在架上看到,只好換另一本。
顧展的時候也和同事思考如何讓書賣得更好。因為書很多,所以大多是書背朝上,所以少數封面朝上的就會被注意到和翻閱。我們也想將古典文學比照辦理,本來想放一些以名的作品,後來又想會買的人應該早就買了吧?所以又換成一些小有名氣的,我還偷偷推薦李賀(看了《大唐懸疑錄》之後就很喜歡他),結果沒有人要理他。我們特別選出來的書中,大概只有《聊齋》和後來補上的《李清照》有賣出去。
順便提醒大家一個我之前也做過的蠢事。我曾經問某出版社為什麼他們網路有賣、現場沒賣。我當天也被不少民眾問到這個問題。
網路書店就好像一個博「攬」群書的網路商店,所以會賣很多書。但書展的時候,出版社只會帶「自己的」書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