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文坐在客廳,電視機播著晚間新聞,他卻心不在焉地滑著手機,腦袋裡反覆思考著一件事——結婚。
他今年四十歲,從小就患有先天性疾病,導致雙腳行走不便,走路時總是有些吃力。他的童年與一般孩子不同,無法自由奔跑,無法參加體育課上的競賽,甚至連日常生活都比別人需要更多的努力。他的父母為了他操碎了心,花了許多時間帶他到處求醫,但最後醫生只能說:「他可以行走,但會比別人辛苦許多。」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成長背景,讓黃志文變得比同齡人更內斂。他不擅長與人交際,說話總是直來直往,沒有太多修飾,甚至有些人會覺得他太過耿直。他曾經當過修片師,也學過其他技術,最後因為市場變化和身體的限制,轉而在家接案,做AI圖片標註師。幾年下來,收入雖不豐厚,但足夠維持生活。
然而,生活裡始終缺少什麼。他的父母年事已高,偶爾會提起:「志文啊,你也該有個伴了,這樣以後才有人照顧你。」
其實,他並不是沒談過戀愛,只是每一次,都因為對方家人的反對、對自己身體狀況的不安,或是生活現實的壓力而無疾而終。漸漸地,他也不再主動去想這件事,直到最近,一個朋友向他提起:「你有沒有考慮外籍新娘?」
「外籍新娘?」他皺起眉頭。
「對啊,現在很多人透過婚姻介紹所認識東南亞的女孩。她們勤勞、顧家,而且願意來台灣發展。」
「這樣的婚姻……真的會幸福嗎?」
朋友聳聳肩:「哪段婚姻不是賭一把?況且,你條件不錯,收入穩定,也能照顧家庭,總比一個人孤孤單單好。」
這番話讓黃志文陷入了沉思。他不是沒有考慮過婚姻,只是他知道自己的條件——身體不便、不擅交際、生活單調。他害怕結婚後,對方發現現實並不如想像中美好,最後還是離開。
但另一方面,他也渴望有個家庭,渴望有人與他分享生活的點滴。
幾經考慮後,他聯繫了一家婚姻介紹所,負責人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媒人,向他介紹了來自印尼、越南和柬埔寨的女孩。他瀏覽著照片和基本資料,最終,一張照片吸引了他的目光。
照片上的女人有著一雙明亮的眼睛,笑容自信又爽朗。她的名字是蘇菲雅,來自印尼,今年二十七歲,曾在當地做業務,會說中文和客家話,個性外向、健談。媒人補充道:「她想找一個穩定的家庭,也希望能到國外闖一闖。她是個聰明又能幹的女孩。」
黃志文盯著照片看了很久,心裡升起了一絲期待,也帶著幾分忐忑。
「好吧,安排見面吧。」他終於下定決心。
這一刻,他不知道,這次決定將改變他的一生。
見面的那天,他特地選了一間安靜的咖啡廳,提前半小時到達。他的心情很複雜,既緊張又有些興奮。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約會,而是一場可能改變他未來的相親。
蘇菲雅準時出現了。她穿著簡單的白色襯衫與牛仔褲,看起來乾淨俐落,充滿朝氣。她的眼神裡帶著一絲好奇,臉上則是自信的笑容。
「你好,你是志文吧?」她用標準的中文打招呼。
「是,我是黃志文。」他微微點頭,努力讓自己顯得自然些。
蘇菲雅笑了笑,在他對面坐下。「媒人告訴我你是做AI標註工作的,聽起來很特別。」
「也還好,就是在家對著電腦工作。」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這很棒啊,不用每天通勤,多舒服。」她笑著說。
黃志文愣了一下。他原以為自己的職業會讓對方覺得無聊或沒前途,沒想到蘇菲雅卻如此正面。
接下來的談話比他想像中順利許多。蘇菲雅談吐大方,話題豐富,不時還會開些小玩笑,讓氣氛變得輕鬆。她分享了自己在印尼的生活,談到她的家人、她的工作,還有她對未來的期待。
「其實,我一直想找個機會到國外看看。」她說,「但我也希望未來的家庭是穩定的,我不想只是來打工,而是想要一個真正的家。」
黃志文靜靜地聽著,心裡有種莫名的觸動。他一直以為,自己是被動選擇這條路的人,但聽著蘇菲雅的話,他才意識到,也許她也在找一個屬於她的歸宿。
這場見面,讓他對這段可能的關係多了一份期待。
回到家後,黃志文腦中滿是蘇菲雅的笑容。他想起她爽朗的笑聲、她談論未來時的閃亮眼神,還有她對於家庭的渴望。
這一次,也許真的不一樣了。
「我想……再見見她。」他拿起手機,給媒人發了一條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