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作者是日本庭園設計師枡野俊明。
本書旨在透過99則簡短的禪學智慧,幫助讀者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尋求內心的寧靜。書中內容涵蓋人際關係、情緒管理、心靈修養等主題,提供實用的建議,鼓勵讀者放下無謂的執著,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重點整理
1. 學息「暫停」,不被情緒牽制
重點:當我們感受到憤怒、焦慮或受傷時,先不要立刻反應,而是停下來,給自己時間觀察情緒,避免衝動。
例子:一位上班族因同事的批評感到不滿,原本想直接反駁,但透過「暫停技巧」,他選擇先冷靜,思考對方話語的真正意圖,最終以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回應,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2. 以正念或冥想練習情緒調節
重點:書中強調正念(Mindfulness)練習,如專注於呼吸或當下感受,可以幫助我們與情緒保持距離,不再被情緒波動主導行為。
例子:有位母親發現自己經常因孩子的吵鬧而發怒,但在學習正念冥想後,她學會在發怒前先深呼吸數次,讓自己回歸當下,結果發現自己能更耐心地面對孩子,而不是用大聲斥責的方式發洩情緒。
3. 「不回應」也是一種力量
重點:並非所有事情都值得我們耗費精力去爭辯或反應,選擇不回應、不爭論,反而能讓自己獲得更多自由與平靜。
例子:一名企業家面對網路上的惡意批評選擇不予回應,而是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最終他的事業成功證明了一切,無需透過爭辯來證明自己。
4. 將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重點:我們的精力有限,不應該浪費在無謂的情緒反應或無益的爭執上,而是專注於真正能讓生活變得更好的事物。
例子:一位學生原本習慣在社群媒體上與人爭論,但後來他選擇將這些時間用來學習與健身,結果不僅情緒變得更穩定,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讀者普遍對此書給予正面評價,認為其內容平易近人,易於閱讀。
每則智慧僅需兩頁即可讀完,適合在零碎時間中吸收。然而,也有部分讀者指出,書中部分內容可能與其他心靈勵志書籍重複,對於已熟悉此類主題的讀者而言,可能缺乏新意。此外,有讀者建議,書中99則禪學智慧若能擴充至365則,製作成日曆形式,或許更具實用性。
總體而言,該書被視為一本適合在繁忙生活中尋求內心平靜的心靈小品,透過簡短而深刻的禪學智慧,為讀者提供實用的生活建議。
本文內容為chatgpt生成
共勉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