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組織,不只是效率解法,而是活下去的姿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O|Observe(觀察)

一個創業者的真心告白:我不是不想前進,是被流程卡到喘不過氣來。

幾週前,我和一位中小企業老闆對話。他說了一句讓我很揪心的話:

「不是我不願意創新,是每次想推進點什麼,就會被內部流程反咬一口。」

他說團隊不大,但凡事都要「先過流程、再提會議、等主管指示」。

光是要調一張簡報設計,就要三道確認,兩次會議。

「我明明是老闆,但有時候我感覺自己像被自己的組織困住的人質。」

我懂他說的那種感覺。那不是單純的效率低,而是一種「本來該靈活的身體,被鉛塊卡住的痛」。

也有太多創業者在初期只有3個人,做事飛快,靠著默契打硬仗;

但一成長到10人、15人,就開始「卡、等、慢」,像一個原本能飛奔的身體突然長出了太多關節,舉步維艱。



Q|Question(提問)

如果一間公司必須重新設計它的「流動方式」,我們要從哪裡開始鬆動?

傳統組織架構像是一座金字塔,講求穩定、分工與層級管理。

這個結構在過去的工業時代確實有效,但對現在的小型團隊來說,卻像穿了一套不合身的盔甲。

你想快,結果卡在審批。

你想變,結果先被KPI綁死。 你想自組一個小專案,結果還要過三關六將。

所以我開始反問自己——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組織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是維持「權力分層」的穩定感?

還是支撐「有機變化」的靈活性?

如果你也曾在會議桌前感到疲乏,曾經問自己「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像政府公文流程?」

那也許,是時候放下那套金字塔思維,重新設計一種更像「水」的運作邏輯。



D|Deconstruct(解構)

用藝術家的方式,拆解「組織」的三個慣性錯誤。

我帶過好幾組創業團隊做品牌策略工作坊,其中很常見的三種組織運作錯誤:

  1. 過度職稱化,阻斷跨流動性
    大家被分門別類(行銷、業務、內容、客服),結果責任一清楚,彈性就不見了。
  2. 專案缺乏輪動與再設計機制
    做完一輪就結案,沒人再檢視流程怎麼優化,導致每次都是「重新發明輪子」。
  3. 團隊協作過度仰賴老闆指令
    老闆是所有決策的單一出口,結果團隊無法主動發動,只能等「被下指令」。

而這三種,其實都來自一個共通錯誤邏輯:


「組織是一種結構」,而不是「組織是一種流動」。


但如果我們反過來想——

不是讓人服從組織,而是讓組織去服從人的任務與節奏?

那整個結構,就會重新活過來。


R|Reframe(重構)

把組織當成流動中的能量場,而不是僵硬的結構表。

我試著把組織重新想像成一個「任務導向的動態編制系統」。

在這樣的設計裡,每個專案就是一個「能量場」,

人不是照部門配置,而是照任務需求自由進出。

這樣的運作邏輯,可以透過三種方式實踐:

  1. 角色流動性>職位固定性
    每個人不只有一個職銜,而是根據任務展現多元能力(像內容 × 策略 × 用戶觀察)。
  2. 專案自組化>制度僵固化
    用小組輪動、目標導向代替長期死板部門,設計「任務即編制」的靈活結構。
  3. 節奏共識>命令導向
    不是只靠開會下指令,而是透過固定節奏(如每週共識會/目標回顧)讓團隊自發性前進。

這時候,老闆的角色也從「上級決策者」變成「節奏引導者」,

讓組織變成一條條有機的河流,而不是死水一潭的架構圖。



E|Express(呈現)

從今天開始,重新設計你團隊的第一個「小流動」專案。

寫到這裡,我想邀請你做一個小練習。

請你花3分鐘,寫下你最近遇到的一個卡住的小專案、或停滯的團隊任務。

然後問自己三個問題:

  1. 如果不靠部門,而是用任務重新聚人,誰是這一題的「關鍵能量」?
  2. 如果這件事能在兩週內自發完成,過程會長什麼樣?
  3. 如果這個專案完成後,團隊彼此會留下什麼樣的信任感?

然後,就從這個專案開始,讓它成為你的「第一條流動的水路」。

慢慢的,你會發現——


組織,其實不是一棟樓,而是一場長長的舞步。 而你,不是工程師,也不是指揮官, 而是一位樂師,一位節奏設計師。


你想讓團隊的哪一段河流,先開始活起來?

歡迎留言分享,我會陪你一起推開這第一道堤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練習ArtMind to Biz
7會員
31內容數
黃暉展,愛發科技BD經營者、個人與企業品牌顧問。 運用自創的O-Q-D-R-E模型,結合市場趨勢與個人價值,協助個人及中小企業從混沌中提煉清晰,實現可執行、可成長的行動藍圖。 相信清醒而溫柔地前行,讓每一個選擇不放棄的人,都能在現實中練習成為自己的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績效下滑常常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當看到那些令人沮喪的數字時,第一反應往往是開始互相指責:「一定是業務不夠努力!」「肯定是主管領導無方!」「這鐵定是公司策略出了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績效下滑常常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當看到那些令人沮喪的數字時,第一反應往往是開始互相指責:「一定是業務不夠努力!」「肯定是主管領導無方!」「這鐵定是公司策略出了問題!」  
Thumbnail
(此文章原於2020/02/12發布,並刊載於Medium) 公司整體氛圍,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非常重要。 好的氛圍,可以提升整個辦公室的士氣,凝聚社會新鮮人的向心力,使每位新鮮人覺得自己的腦力激盪跟疲累是有價值、有收穫的;低迷的氛圍,嗯....我不會告訴你,我一開始認為:不可能改變我!我一定可以保
Thumbnail
(此文章原於2020/02/12發布,並刊載於Medium) 公司整體氛圍,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非常重要。 好的氛圍,可以提升整個辦公室的士氣,凝聚社會新鮮人的向心力,使每位新鮮人覺得自己的腦力激盪跟疲累是有價值、有收穫的;低迷的氛圍,嗯....我不會告訴你,我一開始認為:不可能改變我!我一定可以保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Thumbnail
第五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成功的領導人的特質:謙虛,經常詢問問題,能夠正視失敗,保持信心堅信會成功 不會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例如不會強調自己的高位階,不會搶別人的功勞,不會貶低別人   成長心態領導人願意雇用比他懂更多的人   第六章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一段關係
Thumbnail
第五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成功的領導人的特質:謙虛,經常詢問問題,能夠正視失敗,保持信心堅信會成功 不會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例如不會強調自己的高位階,不會搶別人的功勞,不會貶低別人   成長心態領導人願意雇用比他懂更多的人   第六章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一段關係
Thumbnail
🐳本篇獲邀 《1111人力銀行》刊登! 石頭哥以一位經理人的視角,今天要分享的是:找一句話,可以鞭策你持續邁向成功的巔峰!
Thumbnail
🐳本篇獲邀 《1111人力銀行》刊登! 石頭哥以一位經理人的視角,今天要分享的是:找一句話,可以鞭策你持續邁向成功的巔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