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曾辦理營業秘密案件,當中也包括國內知名上市櫃公司的案件。這篇文章,從我擔任被告辯護律師的實務經驗出發,談企業面對營業秘密爭議時真正該注意的風險與策略。
一、企業常見的營業秘密侵害情境有哪些?
- 員工下載公司機密資料(客戶名單、供應鏈資訊、報價單、合約等),以外接硬碟/USB攜出,或轉寄至私人信箱或第三人信箱,導致公司機密資料外流。
- 員工跳槽到競業公司,立刻推出類似產品或聯絡舊客戶,與原東家競業。
- 外包團隊、合作對象結案後持續使用技術或資料。
二、發現營業秘密被侵害時,企業該做什麼?
(一)立即盤點內部資訊
- 儘速了解遭侵害的資訊範圍(如:是否涉及產品關鍵製程、客戶名單、商業策略等)。
- 評估被侵害的資訊內容是否具備「不為一般人知悉」、「具經濟價值」特性,且有採取「合理保密措施」,而可符合營業秘密的法定要件。
- 檢視與該員工或合作對象簽訂的保密契約、競業條款、離職條款等內容與有效性。
- 了解客戶端有無收到不當資訊。
- 了解公司內部有無其他員工遭到挖角。
(二)盡可能保全相關證據
- 彙整與涉案者所簽訂之契約、文件等,如:雇傭契約、保密契約、競業禁止契約等、離職交接清單等。
- 將涉案者的電腦、信箱、通訊紀錄、門禁進出紀錄、資料下載紀錄等資訊予以備份。
- 彙整公司內部針對機密文件採取保密措施的證據,如:門禁紀錄、電腦權限設定、關於保密措施之員工教育訓練紀錄、相關工作規則等。
- 其他足以證明機密資訊具有秘密性、經濟性之證據。
(三)評估因應策略-是否提告?訴訟策略?
提不提告,是商業判斷;但能不能提、證據夠不夠、怎麼提,則是法律問題。營業秘密案件的處理,除了法律專業,更需要策略思維:你希望這場訴訟能在短期內達成目的,還是做為對內警示與對外表態?
這些判斷牽涉的不只是「能不能打贏官司」,而是「怎麼打才最符合公司利益」,律師能協助的,絕不僅是起草書狀,更是從商業與法律交錯的角度,提供專業建議,分析訴訟風險、求償可能性並提出訴訟策略,幫助你控制節奏與風險。三、辦案經驗分享:
很多企業以為,只要有保密條款、離職切結書,訴訟就能順利。但在我實際承辦的營業秘密案件中,我是擔任被告辯護人。也因為站在防禦的一方,我更清楚知道告訴人最容易被挑戰的破口在哪裡——包括保密條款是否足夠明確、機密資訊是否真的受到制度性保護、公司對員工的保密義務是否有落實。
這些爭點往往不是出在法條適用,而是在企業日常運作中那些你以為無關緊要的制度細節。換句話說,是你能否讓法院相信:公司平時就把這些資訊當成需要保護的資產來管理。舉例來說:
- 有些公司雖然有訂保密條款,但如果條款只是形式存在,內容過於籠統,且未具體落實,將難以構成營業秘密要件中的保密措施依據。
- 很多公司所有員工都可以進入共用資料夾或伺服器下載文件,缺乏「誰能存取什麼類型的資料」的控管紀錄。法院會認為這樣的資訊並非秘密,因為公司並無保護意圖,也沒有採取客觀管制措施。
- 未定期對員工進行保密制度教育或提醒:沒有內訓、沒有備查教育訓練簽到表,法院很可能會質疑「公司是否真的有把資料當秘密在管理」。
- 有時企業在簡報或行銷文件中過度公開內部流程、組織架構或關鍵技術用語,使法院認為該資訊屬於「一般人可得知資訊」,不構成營業秘密。
這些看似行政層面的疏忽,往往會成為訴訟中被放大的攻擊點。而這,就是律師在協助案件策略設計時,會特別著重的攻防節奏與論證重點。
四、延伸整理|常見營業秘密問題 FAQ
Q1:什麼樣的資訊才能構成營業秘密?
根據營業秘密法規定,必須同時具備三要件:不為一般人知悉、具有經濟價值,且有合理保密措施。常見的營業祕密如:客戶名單、報價策略、技術製程、商業模式、供應鏈架構等。
Q2:我們有簽保密條款,這樣就夠了嗎?
不一定。保密條款只是保密措施的其中一環,具體要視公司營業規模,評估「合理」保密措施應具備的程度。若公司規模很大,可能需要有其他的保密措施,如資料分級、使用授權限制、內部教育、存取紀錄等。
Q3:前員工跳槽到競業公司就一定違法嗎?
跳槽本身並不違法,重點在於是否攜帶並使用原雇主的營業秘密。若前公司無法證明對方使用了具秘密性、保密性、經濟價值的資訊,單靠跳槽難成立侵害行為。
Q4:公司要如何防範營業秘密被外洩?
建議從制度面、合約面與技術面三層保護:包含但不限於簽署保密契約、建立資料權限分級與追蹤、設置離職交接流程、進行定期教育與稽核。
五、企業找律師處理營業秘密訴訟案件時,該注意哪些事?
- 選擇具備營業秘密案件處理經驗的律師
- 律師要能設計整體處理策略,而非只處理告訴狀或法條解釋
- 可協助企業內部溝通與法律風險控管
六、你可以從黃鈺如律師獲得哪些具體協助?
- 案情評估與舉證策略設計
- 保全證據/提告時機規劃
- 撰寫書狀並代理刑事告訴程序、民事求償訴訟
- 檢視企業內部制度與未來風險預防設計(如:設計商業機密保護策略、撰寫保密契約,以補強保密制度)
七、結語
如果你正遭遇營業秘密侵害,或希望在公司內部建立更周延的防範機制,歡迎透過以下方式預約諮詢,進行案件風險評估、規劃可行策略;
若你是被告侵害營業秘密的一方,也歡迎與我聯繫,我將協助你從法律結構與攻防邏輯出發,建立合理防禦與應對策略。

黃鈺如律師資訊
| 預約法律諮詢 |
- 電話:02-2697-1287
- Email:hyrlawyer@outlook.com
- 官方line帳號:@005zgcvv
- 現場面對面法律諮詢、電話法律諮詢、線上法律諮詢
| 追蹤黃鈺如律師 |
祝福您平安幸福,找到生活中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