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太多了,我沒有這個意思
你想太多了,那種事不可能發生吧
你想太多了,不要把你自己看得那麼有影響力
有些人很習慣在給他人回應時,加上這句話
看似在傾聽、看似在給予回應、看似在叫人看開一點
實際上只是隱含的表達了以下幾種態度(歡迎大家補充):
①你怎麼會曲解、誤會我的意思...
②我都不會想那麼多,你怎麼擔心那麼多,你好煩
③我不知道你哪根筋不對勁,不過我不想幫你解決你的困惑
④你想那麼多,不是正常人,我比較正常
⑤我無法理解你怎麼會考慮那麼多,我無法繼續跟你溝通
⑥聽起來你好像有些地方卡住,不過我不知道如何幫你
❀⊱┄┄┄┄┄┄┄┄┄┄┄┄┄┄┄┄┄┄⊰❀
聽到這句話的人通常是受傷的
特別是高敏感族群的朋友,這些朋友傾向「對內外刺激比一般人更敏感、感受更深刻」
高敏感人最常聽到這句話,本來就已經對一個刺激或感受起反應的狀態
如果聽到這句話時,對方是上面前5種態度,又會產生新的反應
並且前5種並不是會讓"任何人"覺得舒服的反應,更何況高敏感人
如果我們是回應對方的人
▪️第1種態度已經是一種委屈、難受,甚至是憤怒
▪️第2種態度覺得對方很煩,不想繼續講下去,希望對方直接照我說的做就好
▪️第3種態度是,他有能力解決你的困惑,但不想花時間跟精力處理這件事
▪️第4種態度,已經把我跟對方區分為正常&不正常陣營的人
▪️第5種態度,無法同理對方,也不想嘗試了解,想中斷對話
>>> 全部都是切斷溝通連結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我們抱持著第6種態度,在完全不說出「你想太多了」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這樣說:
‧我聽到你這樣說有點受傷,不過我想表示的意思是...
> 表達自己的感受且補充說明
‧你會考慮到那麼多事情很不簡單耶,我們可以一起來梳理這些擔心。
> 把想太多轉換成考慮周到,並且邀請對方一起面對
‧我能做些什麼,來讓你覺得比較放心、平靜嗎?
> 以我為出發點,好奇我做了甚麼會讓你好一點?
‧你的擔心或困惑確實有可能,那你覺得我們怎麼準備這些事比較好?
> 同意對方想法,並邀請對方一起準備應對
‧我可能還沒有完全了解你的意思或者明白你的感受,你能多說一點嗎?
> 讓我更了解對方想表達的,讓溝通可以繼續下去
大家有發現這些句子有甚麼共同元素嗎?
這些句子都包含「我」「我們」「好奇」
我聽到...我能...我還不明白...
> 表達我的感受、我想為你做、我想更了解你
我們一起梳理...我們怎麼準備...
> 一起做,就是同一陣線,同時也表達我認同你說的有理,我想跟你一起想辦法解決
➷➷➷➷➷➷➷➷➷
當我們保持好奇,希望我跟對方都更好,溝通就能持續下去
➶➶➶➶➶➶➶➶➶
❀⊱┄┄┄┄┄┄┄┄┄┄┄┄┄┄┄┄┄┄⊰❀
如果你願意一起練習將這樣的溫柔帶進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剛開始說完那些話時,可能會不知道如何往後進行,如果卡關,歡迎私訊心洞,這是一個會盡一切可能接住你的樹洞
或者你可以說:「以前的我可能會說你想太多,但現在我想問:『我能做些什麼,來讓你覺得比較放心、平靜嗎?雖然你講完我可能也無法給予你任何協助,不過希望我這樣問你能感受到有人願意理解你在想甚麼。』」
➷➷➷➷➷➷➷➷➷
溝通就是如此耗費心神,正因如此溫柔才難能可貴。
世界也許缺乏溫柔,但願你我願意成為創造溫柔的人。
➶➶➶➶➶➶➶➶➶
❀⊱┄┄┄┄┄┄┄┄┄┄┄┄┄┄┄┄┄┄⊰❀
如果我們是聽到這句話的人,可以在心裡預設他們是帶著第6種善意在回應,只是他們還不知道如何回應會更好
我想,能這麼想的我們,也是這世界溫柔的存在吧~
你還在哪些情況下聽到這句話,歡迎跟我分享🤗
在心洞,找心動❤️
#催眠療育 #關於覺察 #調整心態 #潛在語言 #溫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