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的力量:耐心與理性的展現,以愛回應孩子的”無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兒子開始變得不喜歡自己換衣服。明明以前他是可以自己換的,現在卻總是說:「媽媽你幫我穿~」尤其是早上急著出門時,他一邊拖拖拉拉,一邊撒嬌討抱,我一邊著急催促,一邊在心裡想:「這不是你會的嗎?為什麼現在要我幫你穿呢?」

有幾次他嘗試自己穿領口比較小的衣服,套了幾次都沒成功,不舒服、卡卡的,他變得焦躁,我也變得沒耐性,在旁邊不斷下指導棋:「把頭低一點、不是那邊啦、你手要先進去……」說著說著,氣氛變得緊張,他索性不穿了,生氣地説:「所以妳幫我穿啊~」。

那時我心裡的聲音是:「為什麼他會的事情變不會了?他是不是太依賴我了?」

但幾天後的某個晚上,我們躺在床上聊天,他突然變得很柔和、很開心,說了好多好多話,也露出我好久沒看到的那種輕鬆開心的表情。那天我什麼也沒要求,只是靜靜地陪他聊天,聽他說話、跟他玩、回應他的每一個小小要求。

我突然發現:當我開始放下「急躁」的口氣、「指導」與「糾正」,而是全心全意地陪伴與傾聽,他整個人也開始慢慢柔軟了起來,打開心房了。

我想主要是因為我先做了一些改變,是前幾天在臉書上看到王宏哲老師寫的一段話——

「孩子如果常被肯定,再困難他也會去努力;
孩子如果常被否定,再簡單他也會想逃避。
大人的肯定會幫助孩子相信他自己。」

這段話就好像一陣及時雨,給了我提醒與思考的時機。最近的我好像太常給孩子指令,少了那份應有的耐心與肯定。

或許,兒子最近「退回來」撒嬌,不是退步,而是想確認:「媽媽,你還愛我嗎?當我很笨拙、很慢的時候,你會不會等我一下?」

其實,他不是不想做,而是想先確定——他不完美的樣子,是不是也被接納的。

🌱

成為母親的這幾年,我慢慢學會了一件事: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藏著一種渴望。
當我們急著把他們「推向獨立」,有時反而忽略了——他們其實還在尋找安全感。

我們都希望能引導孩子學習獨立,將來成為一個有能力的大人,
但卻常常忘了:在他們學會獨立之前,自己要先成為他們心中的定心石,成為那個他們可以靠近、可以依賴的起點。

而我也在這些日常片段裡慢慢學習到,「溫柔」不是軟弱,也不是一種放任,而是一種引導的力量,是一種讓孩子感覺到「我可以,我被愛著」的力量。

現在,當他說「媽媽幫我穿」,我不再第一時間反射式地說:「你自己會穿啦!」
我會先抱抱他,然後說:「你想媽媽幫你,那媽媽先幫你一次。等一下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好嗎?」

當他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納,下一步,他就更有勇氣去試一次。

這不正是我們希望孩子學會的事嗎?
——跌倒後願意再站起來,不是因為被罵夠了,而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一直被愛著。



給每一位也在學習面對孩子的大人們:

你不是在寵孩子,而是在為他的心,鋪一條相信自己的路。
慢一點、柔一點,也許你會驚訝,那些你以為的「退步」,其實是孩子在向你靠近。

你願意蹲下身,他就有勇氣站起來。
共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2025/07/13
超級棒的分享,給了我重要的提醒!
avatar-img
和睦媽媽的奇幻旅程
4會員
19內容數
這裡是*和睦媽媽的奇幻旅程* 分享個人:「職涯諮詢 X 財商教育 X 育兒啟發」 忙碌的生活中追求平衡的內外在關係 渴望透過文字給予社會更多正向回饋
2025/05/22
最近,我和孩子一起讀了吉竹伸介的繪本《你想要怎樣的工作?》。 這本書沒有傳統職業介紹的方式,反而像一場溫柔的提問之旅。 我們不是在找答案,而是在一起思考:「什麼是幸福的工作?」 這幾天,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中迴盪。於是我想,把這份思緒寫下來,分享給你,也留給未來的孩子與自己。 1|工作,其實是
2025/05/22
最近,我和孩子一起讀了吉竹伸介的繪本《你想要怎樣的工作?》。 這本書沒有傳統職業介紹的方式,反而像一場溫柔的提問之旅。 我們不是在找答案,而是在一起思考:「什麼是幸福的工作?」 這幾天,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中迴盪。於是我想,把這份思緒寫下來,分享給你,也留給未來的孩子與自己。 1|工作,其實是
2025/05/19
當我第一次翻開《致富心態》這本書,其實沒有抱持太多期待。出身為財會本科,同時也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對「理財書」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投資工具、財務報表與數學計算。但沒想到的是,這本書講得不是「怎麼賺錢」,而是「怎麼思考金錢」,更講到——我們怎麼與「想變有錢的自己」和平相處。 書裡有很多觀點讓我印象深
2025/05/19
當我第一次翻開《致富心態》這本書,其實沒有抱持太多期待。出身為財會本科,同時也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對「理財書」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投資工具、財務報表與數學計算。但沒想到的是,這本書講得不是「怎麼賺錢」,而是「怎麼思考金錢」,更講到——我們怎麼與「想變有錢的自己」和平相處。 書裡有很多觀點讓我印象深
2025/05/11
一個三歲孩子教會我的關係修復之道 有一天晚上,我已經累得快要撐不住了,大兒子卻還纏著我不讓我睡覺,要我唸故事給他聽。但不是普通的故事喔,是「媽媽編的故事」。我努力從枯竭的腦袋裡擠出一個故事,開始講給他聽。好不容易開始生出故事給他聽,沒想到他聽著聽著,因為不滿意而開始不斷插話,對故事提出各種意見,就
2025/05/11
一個三歲孩子教會我的關係修復之道 有一天晚上,我已經累得快要撐不住了,大兒子卻還纏著我不讓我睡覺,要我唸故事給他聽。但不是普通的故事喔,是「媽媽編的故事」。我努力從枯竭的腦袋裡擠出一個故事,開始講給他聽。好不容易開始生出故事給他聽,沒想到他聽著聽著,因為不滿意而開始不斷插話,對故事提出各種意見,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如果,你真的很想教會孩子那件事,但他總是感到抗拒或恐懼,不願聽你說。那我會建議你,說一個好故事吧! 一開始,我想要教孩子,可以抓住內搭衣的袖口,
Thumbnail
如果,你真的很想教會孩子那件事,但他總是感到抗拒或恐懼,不願聽你說。那我會建議你,說一個好故事吧! 一開始,我想要教孩子,可以抓住內搭衣的袖口,
Thumbnail
2023年年底時,一位母親因為陪讀,壓力大到身體不適,從那天起,孩子的變化使她發覺,孩子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你自己』!一本非常療癒的書,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我自己的幸福」的方法。
Thumbnail
2023年年底時,一位母親因為陪讀,壓力大到身體不適,從那天起,孩子的變化使她發覺,孩子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你自己』!一本非常療癒的書,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我自己的幸福」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