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ubled》讀後感:一個關於原生家庭、社會階級與突破逆境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Rob Henderson 的《Troubled》是本很好看的自傳。 作者的人生開局可說是一團混亂,幼時父親離家,母親犯法被逮,從此在寄養家庭間流離。就學後,因為生活及心理的不穩定,他頻繁翹課,跟類似背景的學生混在一起喝酒鬧事。直到在因緣際會下從軍,開啟規律的生活模式,人生才漸漸步上正軌。軍旅生涯結束後,他透過美國軍人權利法案申請進入耶魯大學就讀,並於大學畢業後進劍橋大學深造,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 回首向來蕭瑟處,有人輕描淡寫,有人慷慨激昂,而《Troubled》作者則是以人生不同時期的用詞遣字及思考方式,讓讀者得以從他當時的視野、以他人生不同階段所擁有的能力,感受他兒時在寄養家庭裡擔憂再度被拋棄的焦慮,上小學不識字卻不知向誰求救的茫然、青春期失控般的叛逆、在軍中逐漸培養的成熟性格,以及在大學校園中面對文化衝擊時的震撼及反思。 前陣子這本書激起熱烈討論的,便是他在書中提到的「奢侈信念」,亦即上流社會為維持其位階穩固,而提出的諸多看似鼓吹自由、崇尚平等,但實則對低下階層有害的觀念,例如鼓吹削減警察經費,看似是對於幾年前佛洛伊德事件裡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但實則使得窮困社區治安變差。鼓吹這樣的思想有何益處?讓窮困的社區更糟,有錢人可以安心地維持自己的地位。 當初也是因為看了關於奢侈信念的討論文章後,才得知這本《Troubled》。但看完書後,我的感想是,關於奢侈信念的本質跟起源,讀艾倫狄波頓的《我愛身分地位》可能會更理解,也更過癮。《Troubled》描述的是作者觀察到的社會現象,而《我》書中則對於人性中貪婪、趨炎附勢等負面特質有更深入的探討。 那還有必要看《Troubled》嗎?我認為有,因為這本自傳的重點不僅在於提出觀點,而是作者分享他的人生經驗,讓讀者看到長期被社會忽視的角落裡,茫然無助的人們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以及,對孩子來說,「知道自己被家人所愛」有多麼重要,因為家人的愛,是幼小心靈唯一的依靠。 近年來探討原生家庭對心理影響的書籍很多,但這些書多半是作者以他人案例說明原生家庭對個案心理狀態的影響,案例分享再多,寫的終究是別人的故事。這本自傳的作者本身擁有心理學專業,書寫自己的故事,他對內心的剖析更為精確,也更能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經歷如何形塑他的性格及思維。像《Troubled》這樣的書很難得,也是我認為它值得閱讀的一大原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okarchery-avatar-img
7 天前
作者童年背景有點類似JD Vance,無怪乎今年夏天第二夫人Usha Vance做了夏日閱讀書單活動(k12以下都能參加)提倡日益下滑的閱讀力,試圖改善illiteracy problem。不論什麼年代,識字率與教育,教育與經濟能力,經濟與社會階級流動總是牽一髮動全身。謝謝妳分享的好書內容,獲益良多。
Chih-Yu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bookarchery 沒錯,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也想到 J. D. Vance的《絕望者之歌》! 也謝謝你分享的訊息,我才真覺得每次跟你交流總是獲益良多呢(超開心)。能在方格子遇到你真是太幸運了,謝謝你。 :)
avatar-img
Chih-Yu 的書架
22會員
61內容數
閱讀書籍以科普及文學類書籍為主。
Chih-Yu 的書架的其他內容
2025/07/02
看到肥前屋收攤新聞的心得。
2025/07/02
看到肥前屋收攤新聞的心得。
2025/06/24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紀錄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史,藉由採訪半導體業大老們,回顧當年篳路藍縷的過程,以及臺灣在風雨飄搖下,如何突破困境,建立今日科技島國的輝煌成就。 文章同時也反思現今竹科發展的現況,呼籲大眾關注竹科人的理想與決心,而非僅聚焦在薪資和升學競爭等議題。
Thumbnail
2025/06/24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紀錄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史,藉由採訪半導體業大老們,回顧當年篳路藍縷的過程,以及臺灣在風雨飄搖下,如何突破困境,建立今日科技島國的輝煌成就。 文章同時也反思現今竹科發展的現況,呼籲大眾關注竹科人的理想與決心,而非僅聚焦在薪資和升學競爭等議題。
Thumbnail
2025/06/07
現代父母的性別偏好已從「重男輕女」轉變為「不重生男重生女」,本文探討此現象背後的原因,並關注因醫學技術進步所可能導致的性別失衡問題。
Thumbnail
2025/06/07
現代父母的性別偏好已從「重男輕女」轉變為「不重生男重生女」,本文探討此現象背後的原因,並關注因醫學技術進步所可能導致的性別失衡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系列文記錄了我在婚姻裡,所經歷的種種挑戰和心路歷程,包括嘗試溝通、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我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和身心健康問題。 對方的拒絕溝通和消失情況,以及關於離婚的諸多掙扎,和最終決定。
Thumbnail
一系列文記錄了我在婚姻裡,所經歷的種種挑戰和心路歷程,包括嘗試溝通、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我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和身心健康問題。 對方的拒絕溝通和消失情況,以及關於離婚的諸多掙扎,和最終決定。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一個未被愛過、未愛過人的自縊、自刎者,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逃避痛苦,努力活著。在這份坦誠的故事中,他描述了遭受家庭暴力、校園霸凌以及心理創傷的痛苦經歷。這篇文章將透過詳細的描述和觸動人心的內容,深刻描繪了憂鬱症的折磨和自我傷害的背後動機。
Thumbnail
一個未被愛過、未愛過人的自縊、自刎者,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逃避痛苦,努力活著。在這份坦誠的故事中,他描述了遭受家庭暴力、校園霸凌以及心理創傷的痛苦經歷。這篇文章將透過詳細的描述和觸動人心的內容,深刻描繪了憂鬱症的折磨和自我傷害的背後動機。
Thumbnail
身為黑人的Chris,即將跟白人女友的父母見面,為此他十分擔心,雖然實際見面之後,發現他們人其實不壞,但環繞在生活中的種種跡象還是讓他略感不安,究竟是他多疑還是這個家真有問題?
Thumbnail
身為黑人的Chris,即將跟白人女友的父母見面,為此他十分擔心,雖然實際見面之後,發現他們人其實不壞,但環繞在生活中的種種跡象還是讓他略感不安,究竟是他多疑還是這個家真有問題?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充斥著自卑和絕望情感的心理狀態。作者深陷在負面情緒中,無法擺脫。內心充滿了對過去失敗的懊悔和對未來的無力感。透過對失敗的反思和對痛苦的感受,闡述了作者的沮喪心境。無論是他人的離開,還是對正向情感和勉強的拒絕,都展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絕望和對光明的否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充斥著自卑和絕望情感的心理狀態。作者深陷在負面情緒中,無法擺脫。內心充滿了對過去失敗的懊悔和對未來的無力感。透過對失敗的反思和對痛苦的感受,闡述了作者的沮喪心境。無論是他人的離開,還是對正向情感和勉強的拒絕,都展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絕望和對光明的否定。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 入選編輯嚴選;從追劇《歡迎回到三達里》,到閱讀《擁抱B選項》,加上石頭哥花 6年走出陰霾的親身經歷,嘗試帶著你~從悲傷挫折中逐漸甦醒過了!
Thumbnail
🐳 入選編輯嚴選;從追劇《歡迎回到三達里》,到閱讀《擁抱B選項》,加上石頭哥花 6年走出陰霾的親身經歷,嘗試帶著你~從悲傷挫折中逐漸甦醒過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