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與重複地數著,在真的停下來之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連續與重複地數著,在真的停下來之前〉2025-08-09

 

  每次從數日的過夜營隊回家之後,都會有一種需要重新調整、適應的感覺。一方面是體力的消耗需要靠睡眠與休息彌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那種「掌控之中」的日復一日行程被打斷,連接了一段特別的群體生活時光,要再回來的時候,確實會有一些「時差」。

 

  這兩天一邊在處理一些後續事項,譬如家長回饋、帳務確認、相片整理等,也已經開始著手討論下一個活動。所以並不是「閒了下來」,但從密集與孩子們相處的狀態中脫離,確實令人有些悵然若失。

 

  除了那些事務,我還是如常安排了跑步、寫文章等在活動期間也沒有完全中斷的日常計畫,這些活動讓我不至於完全失去錨點,大致上還是活得「像我一樣」,可是仍有一種空洞、飄渺的感覺。

  

連續與重複,有時好像只是一些數字

   今天跑完步的時候,不確定是遇到怎樣的Bug,APP上的「連續運動」數字沒有延續。我回報了這項錯誤,但還沒收到客服人員回應,不知道會不會被恢復。

 

  那是一個一百多天的紀錄,雖然中間並不真的每天都有跑步,但只要兩次跑步紀錄之間相隔不到60小時,它就會算作「連續運動」。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面,我每兩次跑步之間的間隔都不超過兩天半。在剛經過幾個過夜營隊和連續降雨的日子,這項紀錄顯得更加可貴。

 

  然而,發現它沒有延續的時候,不知怎麼的,我沒有產生很大的驚慌。或許是因為我自己有為自己設定的每周跑步課表,所以這個app按照自己規則訂定的連續紀錄對我而言並不那麼具有影響力。

 

  而且,因為我實際上是在記錄可以延續的範圍內跑步並上傳紀錄,總覺得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沒有什麼好難受的。我向「問題建議與回報」傳送了訊息,稍微查了一下網路上有沒有人對於類似事情的討論。但沒查到,也還沒有客服回應,但也就是這樣而已。

 

  洗完澡坐到椅子上時,突然感覺那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一個沒有什麼意義的數字。就像多鄰國的連續學習天數,或者每天寫文章上傳的日數,在失去之前,我並不清晰記得它們應該要累積到哪裡。就只是一路往前,沒有想過哪一天要讓這個數字停下來。

  

如此生活__年

   「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廈崩塌」,大學有段時間,《殺死那個石家莊人》躺在我的音樂播放清單裡面。驚豔地聽完那首歌後,我找了萬能青年旅店的其他歌曲來聽,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首,還是第一次聽就注意到的這句。

 

  我的生活型態和多數每天上班的人不一樣,雖然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但至少「我多數時間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的這個念頭,讓我活得足夠踏實,沒有太多需要質疑自己的時候。

 

  只是,每隔一段不特定的時間,那種「我打算一直過這樣的生活嗎?」的存在主義問句還是會浮現出來。我喜歡這些事情,但如此不停地重複它們,就已經是全部了嗎?

 

 

  滴水可以穿石,一個年輕的學徒在晚年成為師匠。重複走一樣的路並不等於原地踏步,但還沒走到時,我們看不到盡頭,更無法真正準確地判斷,那裡是否真的是你想去的地方。

 

  海德格說,人是向死的存在,是會思考存在問題的存在。迷惘大概是作為這樣的主體,能夠自由思考所必須對應承擔的副產品。就像愈有感受能力的人愈會疼痛,就像每一段經過反省,於是才值得過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6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1
  有些時候,我們的身體與意識處於一種相對恍惚的狀態。它好發於某些需要繃緊神經的事情結束之後,但卻不見得能說是因為那些事情結束而起。與其說是壓力釋放之後的鬆弛狀態,它更像是一種轉換--抑或是對轉換的預期--所造成的時差。
2025/07/21
  有些時候,我們的身體與意識處於一種相對恍惚的狀態。它好發於某些需要繃緊神經的事情結束之後,但卻不見得能說是因為那些事情結束而起。與其說是壓力釋放之後的鬆弛狀態,它更像是一種轉換--抑或是對轉換的預期--所造成的時差。
2025/06/29
  然而,在這種消費主導的世界觀裡,我們是否真的有可能,嚴格地將自身的、與被廣告激發的渴望與需求區分開來?甚至,有沒有可能那些我們買帳了的,讓我們對此社會進行批判的價值觀,本身就是某種具有特定階級色彩的價值觀商品?只是那埋藏的更加幽微、秘密散發著令人尷尬的布爾喬亞迂腐氣息。
2025/06/29
  然而,在這種消費主導的世界觀裡,我們是否真的有可能,嚴格地將自身的、與被廣告激發的渴望與需求區分開來?甚至,有沒有可能那些我們買帳了的,讓我們對此社會進行批判的價值觀,本身就是某種具有特定階級色彩的價值觀商品?只是那埋藏的更加幽微、秘密散發著令人尷尬的布爾喬亞迂腐氣息。
2025/06/25
  在我看來,「記憶」與「智慧」的價值並不在於它們本身,而在於他們如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當文字、書本、現代的數位工具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改善生活,我樂見人們將「智慧」的一部分轉移到這些工具上,為我們自己釋放更多的自由。
2025/06/25
  在我看來,「記憶」與「智慧」的價值並不在於它們本身,而在於他們如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當文字、書本、現代的數位工具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改善生活,我樂見人們將「智慧」的一部分轉移到這些工具上,為我們自己釋放更多的自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壞掉隨身聽裡的歌,在夏夜中重新撥放。
Thumbnail
壞掉隨身聽裡的歌,在夏夜中重新撥放。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有天晚上坐在陽台看夜景時,忽然聽到樓下客廳傳來「再別康橋」、「小雨中的回憶」這幾首歌,思緒一下子又跌回三.四十年前的學生時代。   有人說:「眷戀一首老歌,其實是想找回那時候的自己。」每個人回憶中的青春時光,大概都是令人懷念,乃至於心疼的吧?
Thumbnail
有天晚上坐在陽台看夜景時,忽然聽到樓下客廳傳來「再別康橋」、「小雨中的回憶」這幾首歌,思緒一下子又跌回三.四十年前的學生時代。   有人說:「眷戀一首老歌,其實是想找回那時候的自己。」每個人回憶中的青春時光,大概都是令人懷念,乃至於心疼的吧?
Thumbnail
這個月大多在聽老歌,越來越懶得聽新東西。歌單穿插幾首老歌為正常能量釋放,請同仁勿驚慌,繼續安心工作。
Thumbnail
這個月大多在聽老歌,越來越懶得聽新東西。歌單穿插幾首老歌為正常能量釋放,請同仁勿驚慌,繼續安心工作。
Thumbnail
看到格友咚咚的思辨學堂分享的「30天歌單挑戰」;其實,我聽歌是沒什麼歌單的。因為不管哪個年代,都有好的音樂(好聽的歌)出現。不過,這個好像挺有意思的!我也來PO一篇,只是怕太有年代感🤣🤣🤣 很多時候,哥聽的是回憶啊~~~
Thumbnail
看到格友咚咚的思辨學堂分享的「30天歌單挑戰」;其實,我聽歌是沒什麼歌單的。因為不管哪個年代,都有好的音樂(好聽的歌)出現。不過,這個好像挺有意思的!我也來PO一篇,只是怕太有年代感🤣🤣🤣 很多時候,哥聽的是回憶啊~~~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在一個偶然之間,我們聽見一首歌,霎時思緒全湧,一時百感交集。不是因為那一首歌有多麽的動聽, 而是它可能連結了一個人、一段感情又或是一場際遇......
Thumbnail
在一個偶然之間,我們聽見一首歌,霎時思緒全湧,一時百感交集。不是因為那一首歌有多麽的動聽, 而是它可能連結了一個人、一段感情又或是一場際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