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怎樣的人生,那就自己來編寫,想要寫多少細節都可以,就像在編一部史詩級大作那樣,自己就是那唯一且不可撼動的編劇。這部大戲的細節不該是由別人來決定,因為自己要走的路可能未必會被他人所認可。
以心想事成及吸引力法則這樣的主題來說,最能夠馬上做到的事情就是感恩。只要每日都好好感恩,那就會發現有更多值得去做的事情,不會有胡思亂想的時間。而感恩日記是實踐時刻感恩的具體方式之一,當自己把頻率對準在感恩這件事上面的時候,就不容易有其他的情緒來干擾自己。寫文章是必須要集中精神才能繼續下去的活動,就跟玩遊戲時,必須注意著遊戲畫面裡的各種資訊,以做出因應的動作,都是吸引注意力的一種方式。差別就在於寫文章是由自己發動的,決定自己想要寫的主題,並且在認為適當的時候做一個結尾。
既然,寫文章有助於感恩的實踐與擴大,因此,月光原本每日是發四篇文章,其中包含著一篇小說。在2024年11月中開始嘗試每天發五篇文章,就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有更多感恩給整個世界乃至於整個宇宙。因為自己已經擁有許多,不管是健康及家庭以及財富等等,所以增加文章的數量,就是可以證明這一點。在一開始實行時,原本會以為自己會很快的將文章的存檔用光,變成在趕稿的狀態。因為以前也有這樣的經驗,常常是在長假前要累積大量的文章存擋,怕到時沒時間寫,就可以派上用場。後來才發現,自己能夠維持大概有半個月以上的量可以使用。換言之,產文的速度可以比發文的速度還要快。
或許是因為意識到會需要更多的文章,所以才更拼命的產文,反而使得產量足夠。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代表自己產文的進度順利,以每日產量來說,大概是每天可以發布約一千五百字以上的文字量,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量,但是和過去相比,還是有所成長。因為產文順利,所以可以加速發文的速度,或許之後每天發布六篇,甚至是七篇也是有可能的。那麼,發文的篇數變多,除了讓讀者可以看得更多之外,還有什麼好處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點。因為投入更多的時間,代表做其他的事項的時間就被壓縮了。首先,可以加強每天感恩的狀態,因為文章需求量增大,就可以加速關於感恩事情的描寫。本來,就很難將所有事情以文字記錄下來的,只能挑選自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來寫。如果每天要開啟五篇新文章來寫,那麼完成整篇文章的速度會跟不上開啟文章的量,等同是增加了一堆草稿,這樣也無法聚焦在想寫的文章上面。如果輸出的量變多,也就可能多寫一些出來。就算是獲得一杯免費搖搖杯這樣值得感恩的小事,也是可以寫出來的。原本只是抱著義務幫忙的心,結果多賺到一杯飲料,這可以說是好心有好報嗎?還是可以說是一種心想事成?因為自己值得這杯飲料,有配得感。
所以說,反向思考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或許用過頭會被說是偏執狂,因為周圍的人都沒有做到這樣的程度。像是發現寫文章的好處,月光已經重複提過好幾次,從而發覺到感恩與祝福的好處。再延伸下去,也可以隨時感受到富裕,同時讓別人也達到富裕的境界。假裝法則本來就是如果怎樣的話,會是如何如何。如果可以一分鐘就進入遊戲世界中,當個拯救世界的勇者,那為何不能花同樣的時間進入平行世界中?就只是心念的轉換而已。自己可以決定要進入什麼樣的平行世界中,哪怕只能維持幾分鐘。
第二,發布文章的量增加了,代表自己在尋找題材的敏銳度上會更加提升。藉由大量寫作來提升自己的感恩程度與配得感,以此為基礎就能往更高層面去思考不同的可能性。因為有些問題經過自己思考後,會有暫時的結論出現,那就可以沿用這樣的假設往前推進。例如就旅行的意義這件事,如果美食美景不是最重要的?那什麼才是自己最在意的?不一定要吃當地美食,吃超商餐也是可以的,在飯店或民宿待一整天也是可以的。這也也不會陷入那種趕行程或當盤子,影響旅行的品質。這樣說來,同樣一個主題思考許多次,總會有一些心得產生的,不會永遠都想不通。
月光現在對於投資的思考方向也是如此,既然持續變動才是股市唯一不變的真理,既然類股輪動快速,讓投資人難以追趕,那至少還是可以持續收集財經資訊吧!就持續累積,思考策略不行嗎?把收集資訊跟是否能獲利分開來看待,就不會感到無所適從了。既然是喜歡做的事情,就值得投入更多的時間,用盡全身力氣去做,如此而已。像是喜歡棒球的人,願意付出大量時間去練習,去追求冠軍夢。而月光沒有這樣的熱情,就是在一旁當個稱職的觀眾,好好的加油就是了。這樣就是價值觀的不同,每個人將時間投入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情上面,然後承擔這樣做的結果。
第三,月光除了利用寫作來磨練自身的觀點,更重要的是重新建構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呢?如果一不注意,很容易就被現在的主流價值觀所帶走,一定要這樣和那樣才是好嗎?想要怎樣的人生,那就自己來編寫,想要寫多少細節都可以,就像在編一部史詩級大作那樣,自己就是那唯一且不可撼動的編劇。這部大戲的細節不該是由別人來決定,因為自己要走的路可能未必會被他人所認可。就像自己到夜市要吃什麼小吃組合餐,是由自己來排列要吃的先後順序及決定份量大小,吃的時間點和搭配什麼飲料,都是自己認為好就行,然後如果認為不夠滿意,那就下次再調整過來。
每天發文,並且增加數量,就是可以為這部大戲增加更多的細節。吸引力法則和假裝法則的實踐,本來就很吃這樣的細節設定,不然就大腦看來還是很不切實際的,也無法提升可信度,例如隔天就要中樂透頭彩這樣的願望,要如何去說服大腦相信,不會一直產生相反的信念來阻礙和吐槽自己呢?月光覺得,因為要增加產文速度,所以思考速度也會跟著增加,就能達到那種類似自由書寫的境界。因為寫的速度會比思考的速度還要快。往往還沒思考清楚,就已經化為文字顯現了,然後再藉由這些文字,繼續往下寫,以完成一整篇文章,連自己也不敢相信就這樣完成了,這就是寫作的魅力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