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哲筆記(5)_學派之爭:誰的觀點為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常態研究傳統的連貫性源自科學家所共有的典範,而不是規則、假定或觀點的理由。我認為規則源自典範,但即使沒有規則,典範也能指導研究。」(頁58)
上述文字來自第四章的最後一段文字,但我想這很適合用於第五章的開場。
CH5 典範的優先性
這一章節,作者想要解析規則、典範與常態科學之間的關係。從科學史的脈絡檢視每段時期的重要事件,作者發現要找到科學社群的典範,甚至是共有的典範,其實非常容易,但是擁有共享的典範不代表就擁有共同遵守的規則。
為了嘗試將內容簡化,以下我會擷取書中的文字,適時穿插我的解讀與類比,希望能成功傳達書中的意思,並順勢帶出我的想法。
我想以地質學來舉例:地質學上可稱之為典範的一項應為「板塊構造學說」,它說明了地球表面的側向運動是如何發生,也連帶說明了地表地貌、地體構造、岩石生成等現象的成因。
現在的學生通常不會了解這個典範誕生的過程,事實上,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是直接被灌輸這套理論,所以更古老的地槽學說、陸橋說等概念就很自然的「被消失」。這也是作者在書中的一段文字所要傳達的:
科學家根據他在教育訓練期間,以及日後不斷地閱讀專門文獻所學的模型工作,經常他不知道(也毋需知道)這些模型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能登上社群典範的地位。
儘管地質學者能接受這個典範,但是探討其中的問題時,並不是大家都使用相同的解題規則。這概念像是:檢視板塊構造學說的方式有很多種,包含學者可以藉由野外露頭的觀察、搭配沉積學古生物學等知識,拼湊出地塊的運動方式;可以用岩石礦物學的解析,回推一個地區曾發生過的地質事件;可以用震波、GPS等數值資料解析地體構造與運動等。
上述這些方法,構成了以「板塊構造學說」為核心典範的學派:構造地質學、沉積學、古生物學、岩石學、礦物學、地震學、測量學等。因為解決問題的規則不完全相同,得到的答案也不盡然相同。以書上的例子為例:
問一個聞名的物理學家及一個著名的化學家:一個氦原子到底是不是分子?…對這個化學家而言,氦原子即是氦分子,因從氣體動力論的觀點看,它的行為與分子無異…對這個物理學家言之,氦原子不是分子,因它不顯示分子特有的光譜…
不同的解題規則,看待問題時得到的結論也不會相同,但他們仍然是建基在相同的典範之上,而且面對的問題相同。
回到地質學的案例,我所能想到最適合,也是我在學習生涯中最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就是:「花東縱谷到底是不是板塊的邊界?」
在我進入大學以前,我所學到的答案都是「是的,花東縱谷是板塊邊界」。但大學期間,有位教授以古生物學、地層學的觀點,強烈反對花東縱谷是板塊邊界,反而將板塊邊界向西推進到西部麓山帶前緣(這其中考量構造帶的分布以及地質時間的落差);當然,同時間以地震學為基礎的學者相信花東縱谷為板塊邊界,證據來自震源的分布…
針對相同的問題,這兩派學者提出完全不同的結論,但他們共同的部分在於都接受「板塊構造學說」,而非過往的「地槽學說」。這或許也呼應了作者所說的「典範的運作不一定需要相同的規則」。
在進入我自己的結論前,我先整理四點作者認為典範不需規則就可運作的理由,但詳細的意思與案例,或許你可以再去閱讀書中內容:
  1. 指導常態科學傳統的規則是極難找出來的。
  2. 科學家所學的所有思想工具(觀念、定律、理論)一開始便在具有優先性的單元中教授的,且都附有應用實例。
  3. 科學社群對於什麼是正當問題的正當解答有充分的共識後,研究才能在沒有規則的情況下進行。
  4. 儘管某學說是許多科學團體的典範,但對不同團體來說,典範的意義並不相同。
在閱讀這章時,我更加感受到過往在科學教育中強調「事實與觀點」的重要性。就算科學是「先建基在事實的觀察之上,再架構出自身的觀點」,但每個人探索的方式不同,所觀察到的事實的片段就不會相同(是的,事實的全貌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看清)。現在的主流觀念希望大眾能分辨真科學與假科學,那假設眼前的兩個論點都是「真科學」,又要你進行二選一的遊戲時,你要怎麼抉擇呢?
以上論述看起來非常深硬,但若你仔細檢視生活中時常出現的環境議題時,你會發現原來我們大多處在「真科學與真科學」之間的戰爭之中。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會員
30內容數
這裡會放上與科學教育、科學哲學相關的探索(inquiry)文章。「硬殼」就是要你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蓋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科學家不會再亂槍打鳥的隨意研究各種問題,而能更聚焦在某些問題上;接著因為典範本來就用以描述某一群的現象,它用以解釋、甚至能夠預測,我們可以就理論去推估某某現象可能會如何運作。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會是去確認這套假設是否正確了…
一般人或許多認為學者就是「博學多聞」的人,然而事實上學者僅是在某一知識點上鑽研較深的人;甚至或許很多讀到碩士的人都有類似的感受:「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的無知」。
典範成立以後,科學社群基本上都會遵照典範去做後續的研究,除非因為某些緣故,典範的基礎被動搖,而被另一個典範取代,那麼整個社群所信守的規則將會有非常的的轉變,這過程稱為「革命」。
這是繼之前的「超譯教學領導力」之後,第二個長期的讀書與反思寫作計畫。起因於過去一年因工作需求重新認識地球科學的歷史發展(西方為主),很強烈感受到過去所學的地科知識終於串接起來;同時,我也發現到所謂科學革命以前與之後的思維非常不同,無法用現在的觀點去理解過去,這讓我更感好奇。
當我們說到「科普」時,一般人會有哪些反應呢?說實話,大多的人是避而遠之。但這樣就很奇怪,畢竟我們做科普的目的就是希望一般人能夠理解這些知識,但我們所要接觸的一般人卻連碰也不碰。給予方與接受方之間產生了極大的斷層,科普書最終淪為泛科學圈之間的交流媒介,造成結果與原本的目標相矛盾的情形,到底該怎麼辦?
科學家不會再亂槍打鳥的隨意研究各種問題,而能更聚焦在某些問題上;接著因為典範本來就用以描述某一群的現象,它用以解釋、甚至能夠預測,我們可以就理論去推估某某現象可能會如何運作。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會是去確認這套假設是否正確了…
一般人或許多認為學者就是「博學多聞」的人,然而事實上學者僅是在某一知識點上鑽研較深的人;甚至或許很多讀到碩士的人都有類似的感受:「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的無知」。
典範成立以後,科學社群基本上都會遵照典範去做後續的研究,除非因為某些緣故,典範的基礎被動搖,而被另一個典範取代,那麼整個社群所信守的規則將會有非常的的轉變,這過程稱為「革命」。
這是繼之前的「超譯教學領導力」之後,第二個長期的讀書與反思寫作計畫。起因於過去一年因工作需求重新認識地球科學的歷史發展(西方為主),很強烈感受到過去所學的地科知識終於串接起來;同時,我也發現到所謂科學革命以前與之後的思維非常不同,無法用現在的觀點去理解過去,這讓我更感好奇。
當我們說到「科普」時,一般人會有哪些反應呢?說實話,大多的人是避而遠之。但這樣就很奇怪,畢竟我們做科普的目的就是希望一般人能夠理解這些知識,但我們所要接觸的一般人卻連碰也不碰。給予方與接受方之間產生了極大的斷層,科普書最終淪為泛科學圈之間的交流媒介,造成結果與原本的目標相矛盾的情形,到底該怎麼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科學家的科學哲學:是科學家以「科學方法」對各種「存在」追根究底,以減除疑惑、使大家更了解這個宇宙的一門學問。換句話說,是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去解釋這個宇宙的一們學問。
Thumbnail
          今年適逢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逝世40週年,上個月底(4/25-26)中央大學舉行了《域外與拓路:傅柯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圓桌暨學術研討會》,除了研究傅柯的專家學者出席,談論傅柯的哲學思想外,亦安排了從事傅柯著作翻譯的譯者及出版社主編,談論為何翻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Thumbnail
【播客Umav如何了!EP113】 |Yuri Yuko柯哲瑜|溫柔是最強大的力量 在返鄉原青的故事中,有一群人(或一個人)的故事一直吸引我,那就是這集「umav如何了!」要介紹的來賓Yuri哲瑜。她是政治大學博士生、基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能寫能唱的創作歌手、也是目前原健法推動的倡議者。
Thumbnail
我們應該可以稍稍看出原來被歸為「正統、主流醫學」以外、「其他那一類」的CAM,其實從「何謂正統、合格的醫學知識」問題所衍生,當對科學知識之證成有過哲學批判的過程,大概不會直覺地同意世界上只有一種知識是合格的這種看法,因為這很快會讓人想問:「合格」是什麼意思、誰來定奪是否合格等後設問題。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八章〈知識與求道〉第三節
Thumbnail
文化包覆著人對外在世界當中人類表象的一切認知,人類透過文化掌握關於人類「普遍」行為的邏輯和知識,文化構成了人類個體尋找生命出口的道路,沒有文化的認知,人們便無法得知其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我認為作者所提七個人生力學,其實也是一種,從內往外逐歩擴及影響圈的步驟。全書讀起來淺顯易懂,卻未曾思考過理科知識原來蘊含哲學,並不是表象一連串數理公式。
你能接受:月亮因為你觀察到它,所以它存在了。你如果沒觀察到它,它便不存在……的說法嗎?多數人應該不能認同,但它是量子力學(量子糾纏)的概念之一。 當然,薛丁格的貓在開箱之前可能是生,也可能是死。你的觀察決定牠是生是死的命運? 現實是我們不會因為沒有觀察到某個事物或生物,它 牠 他 祂 就不存在。 宇
以下這篇新聞報導一個最新科學研究的成果:科學家使用幹細胞技術培育出類大腦的器官,這個類大腦器官看起來像一團肉,但是上面有兩個黑圓點,是類似眼睛的部分「光杯」(optical cups),能感光。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25127 對於科技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科學家的科學哲學:是科學家以「科學方法」對各種「存在」追根究底,以減除疑惑、使大家更了解這個宇宙的一門學問。換句話說,是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去解釋這個宇宙的一們學問。
Thumbnail
          今年適逢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逝世40週年,上個月底(4/25-26)中央大學舉行了《域外與拓路:傅柯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圓桌暨學術研討會》,除了研究傅柯的專家學者出席,談論傅柯的哲學思想外,亦安排了從事傅柯著作翻譯的譯者及出版社主編,談論為何翻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Thumbnail
【播客Umav如何了!EP113】 |Yuri Yuko柯哲瑜|溫柔是最強大的力量 在返鄉原青的故事中,有一群人(或一個人)的故事一直吸引我,那就是這集「umav如何了!」要介紹的來賓Yuri哲瑜。她是政治大學博士生、基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能寫能唱的創作歌手、也是目前原健法推動的倡議者。
Thumbnail
我們應該可以稍稍看出原來被歸為「正統、主流醫學」以外、「其他那一類」的CAM,其實從「何謂正統、合格的醫學知識」問題所衍生,當對科學知識之證成有過哲學批判的過程,大概不會直覺地同意世界上只有一種知識是合格的這種看法,因為這很快會讓人想問:「合格」是什麼意思、誰來定奪是否合格等後設問題。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八章〈知識與求道〉第三節
Thumbnail
文化包覆著人對外在世界當中人類表象的一切認知,人類透過文化掌握關於人類「普遍」行為的邏輯和知識,文化構成了人類個體尋找生命出口的道路,沒有文化的認知,人們便無法得知其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我認為作者所提七個人生力學,其實也是一種,從內往外逐歩擴及影響圈的步驟。全書讀起來淺顯易懂,卻未曾思考過理科知識原來蘊含哲學,並不是表象一連串數理公式。
你能接受:月亮因為你觀察到它,所以它存在了。你如果沒觀察到它,它便不存在……的說法嗎?多數人應該不能認同,但它是量子力學(量子糾纏)的概念之一。 當然,薛丁格的貓在開箱之前可能是生,也可能是死。你的觀察決定牠是生是死的命運? 現實是我們不會因為沒有觀察到某個事物或生物,它 牠 他 祂 就不存在。 宇
以下這篇新聞報導一個最新科學研究的成果:科學家使用幹細胞技術培育出類大腦的器官,這個類大腦器官看起來像一團肉,但是上面有兩個黑圓點,是類似眼睛的部分「光杯」(optical cups),能感光。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25127 對於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