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任教於臺南大學,近期轉調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出身臺中的吳宥鋅老師走過臺灣南北,對於藝術人才培育萌生獨到的觀點。與學生亦師亦友的吳宥鋅老師,正辛勤灌溉著許許多多的幼苗,準備茁壯臺灣的藝術環境。
在藝術教育裡,永遠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這個時代的老師,尤其教藝術的,眼界和包容度都要盡可能地拉寬跟拉大。因為這個世代已經沒有很明確的標準,告訴你這樣做就一定會怎樣,沒辦法下這樣的結論。」生長在 1980 年代的吳宥鋅老師,在求學過程中就經歷了好幾次價值觀的變化。也許因為當時大環境正在改變,像是教師考試門檻提高、大眾開始重視藝術市場等等;又或許正值世代交替,老師的不同觀念或多或少對他產生影響……。他舉例,以前大家看重比賽,相信這是通往成功的一條道路,但後來藝術界開始著重在其他發展面向,比賽好像又沒有那麼重要了。然而,吳老師現在被認同的某些觀點,在過去其實也曾被否定。因為這樣的經驗,讓他在成為老師以後仍不時提醒自己,盡量提供學生「建議」,而非「意見」,因為藝術真的沒有標準答案。
在整個社會環境氛圍下,學生往往在離開校園、甚至選填大學科系之前就要開始思考未來的出路,那麼該如何培養一技之長,讓自己踏入社會以後能夠養活自己呢?面對這樣徬徨的學生,吳老師提出兩點建議:一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再來是隨時保持變動的靈活度,也要聽得進別人的聲音。「長輩說的有一定的道理,我們要聽,但不是盲從。」對於外界的聲音不一定要全盤接收,而是學著從眾多雜音中篩選出自己認同的部分;他也與學生共勉,在人生路上不斷地尋找自己要什麼、不斷地微調,相信最終會確立自己的方向。在吳老師的眼中,所謂的因材施教應該是理解學生們在焦慮什麼,面臨什麼問題,需要老師給予什麼樣的幫助,對學生的所思所想或作為,再多一些些包容。老師也可以向年輕人學習,吸收新的潮流知識;語畢,和學生就像朋友般相處的他也忍不住笑說,不知道再過幾年,和學生之間會不會出現代溝。
保留經典,美感教育是長期投資
每間學校有各自的風氣,南北環境也大不相同,無論好壞,自然而然產生了地方性的特色。吳宥鋅老師觀察,北部的學校資源與藝術資源相對來說較為完整,學生可以獲得更理想的學習環境,此外北部的藝術市場有當代、傳統作品,也可以發展投資或自我收藏,整個藝術收藏生態是比較完整的。在這樣的環境下,若南、北部要策展或舉辦藝術博覽會,相信其效果也會大不相同。雖然短時間內無法改善這樣的現象,但不論在哪,吳老師都會以同樣的心態面對學生,也期許未來在藝術資源的分配上能夠更加完善。
「我覺得美感教育、美學教育,它不是一代、兩代人就可以完成的,它是個長期累積的過程。而教育只不過是整個社會文化美感中的一層,我愈是在教學領域裡面,愈覺得教育能夠起到的即時回饋是愈來愈少的。」吳老師將教育比喻作長期投資,若追求在 10 年內提升臺灣整體的美感教育,只將全部資源投入教育裡,成效可能不如預期;反之,將部分資源拿去辦比賽或資助藝術博覽會,反而是有可能在 10 年內看到成效的。但如果長遠來看,用 50 年來執行美感教育,他認為教育就是可以好好投資的領域。目前臺灣美學教育可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吳老師仍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的教育環境發展有所期待。
正因為整體教育環境急欲獲得成績,導致教學內容逐漸限於當代流行的東西。「這 5年、10 年可能文創很夯,之後呢?它開始沒落了,就變成只有一代人知道這個東西,它就沒有延續性。既然要把美感教育放長期來看的話,應該要保留經典的美學知識,比如說傳統的西洋美術史、中國美術史和臺灣美術史,這類已經被歷史篩選過的資料或知識。」吳老師認為掌握住經典,並且傳承下去,是有其必要性的,畢竟美感教育要真正達到改變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教育和創作都需要溝通,不能困在自己的世代
藝術家為了自己的理想和理念打拚,最終還是會回饋到自己身上,即便在市場上打滾,也還是得保有自己的本質,因為市場需要的可能是一個會「做自己」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工作者做了很多事卻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對整個藝術圈、民族文化要有一定程度的傳承使命。兼具藝術家與教育工作者兩種身分的吳宥鋅老師,如此分析箇中差異。
創作者需要時常和自己對話,如何轉譯自己的作品和藝術理念讓大眾理解,正是創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溝通。而教育也是一門溝通的技術,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打磨,反思自己的想法、觀點及創作理念,嘗試用一套讓學生聽得懂的方式表現。兩種身分宛如互補,在教學經驗的累積下,能夠提升藝術家的自我表達能力;而藝術家在創作過程的堅持與努力,也能提供學生最好的「身教」。
當代的藝術家需要與時代脈動有一定程度的呼應,加上教育的對象往往會是年輕世代;正因如此,吳老師要求自己主動接收最新的時代潮流,與其產生連結,並且了解年輕一輩的想法,不僅能為創作注入活水,也比較不會困在自己的世代裡。
適者生存,建構藝術市場機制
專研水墨創作與當代藝術理論的吳宥鋅老師,不時被邀請擔任比賽或徵件計畫的評審,也是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璞玉發光計畫」中最年輕的評審。當在評審場合遇到藝術界前輩時,彼此的觀念或許有落差,卻也是世代交流的好時機;所幸他遇到的前輩都滿願意聆聽年輕人的想法,他也能站在學習的立場與對方輕鬆交流。
即便許多人忌諱藝術和錢掛勾太深,吳老師也不諱言,獎金是很重要的。「比賽獎金高、曝光度高,就會有愈多人參賽,連帶美術圈學生的關注就會更高,提高參賽的欲望。當作品量大,質就會出來了。」國內藝術圈的幾個比賽,如奇美藝術獎、聯邦美術新人獎等,都曾帶出一波波風潮。他認為,一個好的比賽必須要有明確的定位,並且嘗試帶出風潮;而公部門規劃比賽前,可以先思考期望帶出什麼樣的潮流,吸引年輕人參加、增加關注度,也能刺激整個藝術圈的熱度。
就目前國內藝術人才培育的現況來看,吳老師認為藝術家本身與政府各自有可以努力的目標。藝術家就像是創業者,而創業者需要的是一個好的市場體系。與其全然依靠政府在政策上的補助、扶植,大費周章地培力藝術人才,不如先建構一個完善的藝術市場機制;只要政府能夠保障這個市場機制是開放且自由的,進而帶動所有人的良性競爭,讓藝術創作者進入到社會以及藝術和學術市場機制裡磨練,最後就會篩選出值得留下來的藝術家,當藝術家突破了舒適圈,才能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另外,藝術家勞保、工會等基本保障,以及藝術品進出口關稅等議題,也是政府可以努力的方向。當整個臺灣藝術市場的餅做大了,資源增加以後,就有餘裕分給年輕人,資源分配上也就自然能夠達到平均。
長期關注這項議題的吳老師以法國與美國曾做過的研究為例,法國對藝術家的補助費用比美國還多,但近代主要的藝術家還是以英、美居多。推測其原因可能是美國的藝術市場更完整,法國可能表面上培養了許多藝術家,但這些藝術家並沒有經過市場機制打磨,無法真正和國際接軌。除此之外,新人想要尋求聲量和獲得資源,其實有很多可以努力的面向。吳老師建議,藝術家應該要主動接觸國藝會、藝廊等相關單位,主動去理解自己未來想走的路。雖說成名靠機緣,並沒有明確可行的方法,但了解自己的定位與未來方向,的確是重要課題之一。
Et dukkehjem | 114.5x 87.5 cm,吳宥鋅老師作品
做好自己的本分,相信下個世代會更好
吳老師認為,臺灣的藝術市場有好的資本,也有好的收藏家,但因為現在是國際化的社會,獲取與了解藝術的管道非常多,所以藝術品投資已是冪律分布,也就是多數藏家會先收藏國際級藝術家的作品,其次甚至到很後端,才會收藏本地藝術家與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因此藝術家要先努力讓自己更加壯大,往更高格局前進。而政府若能從旁協助,部分支助藝廊與藝術家出國展演,並完整相關機制,未來的藝術環境會更加健康。
在教育層面,臺灣的教育環境氛圍往往期望學生可以學到馬上變現的技能,許多人最初都是單純地喜歡藝術、喜歡漂亮的畫,但在教育過程中,不得不以生存為優先,扼殺了一些人的理想和天分。吳老師點出這個問題,但也坦言自己無法提出有效改善的建議。他轉念一想,或許正因為這樣的困境,臺灣比較有機會培養出藝術家吧!
身兼教育者與創作者,吳宥鋅老師觀察到現在臺灣的大學院校,純藝術(Fine Art)的科系愈趨減少,大多偏向設計或文創領域的科系。面對這樣的現象,吳老師不禁有個小小期許,希望部分學校能夠保留傳統的純藝術,不要全部變成設計科系。如同他所說的,藝術教育不是 5 年、10 年就能達成,不是一個世代裡的曇花一現,而是以長期來看,有傳統、有當代,各種類型的藝術都有,在創新與傳承間找到平衡點,這會是不分世代的教育者們,所共同期許的目標。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北辰》刊物 Vol.2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圖片提供|吳宥鋅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