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於文言文始終懷抱怖懼之情,並且心生排斥之感,除了用法與當今差別甚大外,主要是不知道怎麼去翻譯文言文,每每遇到文言試題,無不廢然摧沮,只能「望題興嘆」。這是國文老師最大的教學困境,以及學生學習國文最大的難處。有感於此,我試圖融入遊戲與綜藝在教學上,期望降低學生的害怕感,藉由遊戲的互動,進而理解文言文。不揣固陋,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
節錄杜光庭〈虬髯客傳〉第一段進行說明,原文如下:
隋煬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楊素守西京。素驕貴,又以時亂,天下之權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貴自奉,禮異人臣。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未嘗不踞床而見,令美人捧出,侍婢羅列,頗僭於上。末年益甚,無復知所負荷,有扶危持顛之心。
一、專有名詞不必翻譯
基本上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不必翻譯,「隋煬帝之幸江都也」,「隋煬帝」、「江都」直接照抄就好。
二、特殊字義
中間的「之」是何意?這時就要思考「之」可以有哪些字義上的解讀?
當「之」字在形容詞之後,名詞之前,解釋為「的」。例如沈復〈兒時記趣〉:「故時有物外之趣」,「物外」是形容詞,「趣」是名詞,故推敲「之」的意思是「的」。
「之」字在動詞之後,通常為「代名詞」的用法。例如〈王藍田忿食雞子〉:「以著刺之」,「之」為代名詞「雞蛋」。
「之」字後面接動詞,有可能「無義」。例如:〈大同與小康〉:「大道之行也」,「行」當動詞「施行」的意思,故「之」字「無義」。
另外,當上述三種方法都不適用的時候,可以考慮其本形本義,也就是「之」有動詞「往」的意思。例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之」便翻譯為「到」。
為何我能夠知道這些用法呢?答案很簡單,每項例子都是國高中的教材選文,記得將裡頭的注釋背誦清楚,或者找一本字義的統整講義,細讀之,便能夠領略文言文特殊字義的用法。
再舉個例子吧!譬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便扶向路」,「扶」、「向」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按照一般解讀,便會將「扶」理解為攙扶,「向」理解為方向。這是用白話文的理解讀文言文,當然無法正確翻譯,因為文言文有特殊字義。「扶」是「沿著」的意思,而「向」是「以前的」。
因此,當下次翻譯文言文卡關時,不妨試試看文言文的特殊字義,就像「之」當動詞的狀況一樣,或許就能迎刃而解。
三、造詞法
「隋煬帝之幸江都也」,「幸」是何義呢?
文言文與白話文相較,便是字句較為精簡,因此我們必須想辦法將文言文的單音節詞,翻譯為雙音節詞語。
所以,「幸」如果擺字首,可以造詞「幸福」、「幸運」,如果放字尾,就有「不幸」、「臨幸」,其中「臨幸」就是「親臨」的意思。
通常我會讓學生玩《天才衝衝衝》中〈燃燒吧!關鍵字〉遊戲,一來訓練造詞能力,二來活絡課堂氣氛。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節目片段:
(《天才衝衝衝》中〈燃燒吧!關鍵字〉,就是本段所言「造詞法」的運用)
四、前後文
我們怎麼知道「幸」要當「親臨」的解釋,而不是方才所造詞「幸福」、「幸運」、「不幸」呢?
答案很簡單,運用上下文。
「隋煬帝之幸江都也」,「隋煬帝、江都」根據規則一(專有名詞不翻譯)。
「之、也」依據規則二(特殊字義),「之」如果當「的」的意思,這句話會變成「隋煬帝的幸江都也」,怪怪的,而且也不符合「之」字的用法,因為「隋煬帝」是名詞。如果當代名詞,必須在動詞之後,不吻合文法規則。如果當動詞「往」,翻譯起來會變成「隋煬帝前往幸江都也」,似乎也是不通順。唯有當「之」無義,翻譯為「隋煬帝幸江都也」才通順。
另外,「隋煬帝幸江都也」,「也」不翻譯也不影響整句話,況且「也」字在句末,通常「無義」,故而本句應理解為「隋煬帝幸江都」。
「幸」按照規則三(造字法),一個個帶入,你就會發現解為「親臨」,比較扣緊前後文意。綜上所論,這句應該翻譯為「隋煬帝親臨江都」。
五、特殊句型
基本上有了前面四招,應該可以高枕無憂,可是會卡在「莫我若也」一句。這句是文言文特殊句型,屬於倒裝句,遇到特殊句型,就得依照特殊句型的方式翻譯。
例如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梅花為寒所勒」,「為...所」為文言文特殊句型中的被動句式,爰翻譯為「被」,這句話這麼理解:「梅花被寒氣所抑制」。
回過頭來,「莫我若也」,否定詞在句首,是文言的倒裝句型,故要理解為「莫若我」,沒有人比得上我。
六、結論
一言以蔽之,只要掌握「專有名詞不翻譯」、「特殊字義」、「特殊句型」等原則,並且運用「上下文」、「造詞法」去推敲、應用,便能執簡以御繁,完美且順暢地翻譯出文言文。所以,現在要動手試試看了嗎?
隋煬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楊素守西京。素驕貴,又以時亂,天下之權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貴自奉,禮異人臣。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未嘗不踞床而見,令美人捧出,侍婢羅列,頗僭於上。末年益甚,無復知所負荷,有扶危持顛之心。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