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
首先得從第一大罪-傲慢的路西法開始。在本作中的路西法在最一開始就遭到了墮天。本作對其的描繪是金髮的美豔天使,武器是一柄矛槍。而從她的言行中確實可以看出她的「傲慢」。首先是在第一話的最開始: 「受不了,被我問的啞口無言就讓我墮天?這個神當得心眼也太小了!不聽人勸可是變老的開始阿…坐了幾十億年的位子,老糊塗了吧!」(動畫第一話0:09-0:25) 從上文中還沒辦法看出路西法究竟與神爭吵了什麼,但可以明確的看出路西法對於神是相當的不以為然,她認為神不聽自己的意見是神的固執所導致,由此更可看出路西法並沒有將神視做上司,而是以看待其他事物的同樣態度去看待祂。
在根本上,這只是有關特定議題的爭吵。能用以佐證路西法的傲慢之罪的是神的宗教定義: 「在中國,把基督教信仰中,最重要的關鍵名詞God意譯為「上帝」、「天主」或「神」;此「上帝」、「天主」或「神」是獨一的,也將之認為是集神聖、永恆與無限於一的實體,同時又認為祂也是最高或終極的存在,還是人類和宇宙的創造者、維護者與裁決者。」(教育辭典) 簡而言之,上帝的概念就是絕對的存在。而從裁決者的身分可進一步看出上帝也被視為是一種擁有超然道德與知曉一切的存在,因為人們相信祂可以公正的裁決一切,而公正的裁決取決於對裁決主題的掌握程度。然而,以精確的定義來說,祂並不能真正公平的裁決一切,因為一個公正裁判的構成取決於一個客觀規則的存在,但從上述關於神的定義中可看出就連人世間的運行規則都是祂所創造的,因此祂實際上可說是球員兼裁判。由此,上帝便成了一個自行創造規則再按此標準裁決人類的概念。基本上,祂就是以完全的主觀意志在決定人類的生死。然而人們反而對祂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也因此,筆者推論上帝的象徵意義進一步等同於「真理」。假如要將上帝當作一個裁決者的話,那麼神學家們便不得不去正視上帝這一概念中明顯的非公正要素。但是,假設上帝等同於真理的話,那麼祂就是從任何標準上都不需要去質疑的事物。若是以柏拉圖的理論來檢視的話,那麼上帝就是所謂的「理型」: 「理型有三個不變的條件:一、獨特唯一性:形而上世界中任何事物的理型概念(idea)只有一個(如,真理只有一個) 。二、共同歸屬性:形而下世界中任何多樣性質的事物皆源自一個相同概念,它即是形而上世界的理型(形下世間各式各樣的真理知識,均源自對形上真理的追求) 。三、不可等同性:形而下世界中個別事物源自共同理型,但沒有一個形下個體事物等同於其理型(如,真理的形下再現不能等於真理自身)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42-43) 以此三條規則一一檢視。首先,上帝確實是居於一個形而上的天國,而在這個天國中唯一正確的仍然只有祂一個,其餘的天使與祂並非對等的身分。再來,人類所居住的形而下世界所有的規則均源自於一個相同概念,也就是上帝。最後,人類所居住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事物等同於上帝。由此可得知,宗教教義中的上帝同時也符合學理中的「真理」概念。
而由此反推回路西法的罪名。在上帝的定義等同於真理的同時,路西法竟對真理不以為然,甚至認為自己的見識超越了真理,這就是一種極度驕傲與自信的心理狀態,也就是傲慢。而本作中路西法的傲慢還可從她的口頭禪中看出,她經常將「你以為我是誰啊」掛在嘴邊。而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她對於自己的身分有過度正面的評價,否則她不會經常性的認為自己應該受到熟人甚至是陌生人的尊重。而這也是傲慢,因為在這個想法背後的敘事邏輯是認為自己擁有比他人還要高的地位,也就是無時無刻將自己放在與他人不一樣的階級之上。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傲慢確實是一種罪名,因為這個想法會使人對本應是平等的世界做出差別對待,進而在相異的認知下危害到他人。
在考據上,本作對路西法的描述大致是精準的。路西法的原典實際上是來自以賽亞書: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以賽亞書》14:12-15) 所謂的明亮之星就是Lucifer的中譯。而在後世研究中曾有提及本段文字應是用以指稱當時妄自尊大的巴比倫王。然而,單就這段文字來看,它所講述的故事確實與後世各種領域中所知的路西法相符合。從上文中的攻敗列國可得知這個墜落之人應有著強大的武力,而從他意圖與至上者同等的心態可看出他的傲慢,他對於自己的才德與實力過度有自信,因此神為了懲罰他反讓他墜落。這部分與本作的切合之處在於本作的路西法遭到墮天的理由也是因為她相信自己的見解比至高的神還要正確,這是一種認為自己優於上帝的想法,因此她的墮天同樣是因為自己的傲慢。而典故中描述較多路西法的部分實際上是失樂園。在彌爾頓的作品中曾提及路西法是因為不願臣服於聖子基督而率部分天使反叛,其中被特別描述的特質是他的領袖能力: 「路西法的最大武器便是他的領袖魅力。即便眾多天使都是神最忠實的僕從,也有三分之一選擇跟隨路西法叛變…」(《幻想惡魔圖鑑》p17 strong point) 從上文中可得知路西法做為領袖的資質強大到足以使由神創造出來的天使願意服從他的指揮。理論上來說,由上帝所創造的天使在父親跟真理的雙重身分下是不會出現叛變的情緒的,然而路西法卻有辦法使高達三分之一的天使轉而服從他,證明他確實有接近上帝的魅力。此部分與本作切合的地方在於動畫在後期也以一眾魔王心服口服的跟隨路西法來顯示出她的領袖魅力,相對於原本暴虐無道的貝利亞爾,路西法的人格特質與言行使她們更為信服。甚至在米迦勒攻打地獄時,她們也願意為路西法削弱她的力量。簡而言之就是路西法這個領袖足以使她們心甘情願的自我奉獻,這只有真正具魅力的領導者才做的到。最後,本作連路西法的小細節都有捕捉: 「但勉強要說的話,他的弱點有可能會是冰,因為《神曲》說路西法被囚在地獄深處的冰牢裡,動彈不得。」(《幻想惡魔圖鑑》p17 weak point) 而動畫的路西法在第十一集的開頭就因為短暫失手而被貝利亞爾關在冰柱裡動彈不得,筆者認為這一段落就是對神曲這一小細節的致敬。
嫉妒:
接著要講述的是嫉妒的利維坦。在本作中,利維坦被描述為一個藍髮的少女,而她非常仰慕路西法。雖然她的實力還無法當上魔王,但冠以嫉妒之名的她確實有明顯的將這個性格表現出來。首先能看出她嫉妒性格的是在第一話與路西法初遇的時候。在一開始路西法還未從墮天的十字架上解放,而仰慕路西法的利維坦趁機將她摸了個遍: 「就是這個,絲一般柔滑的肌膚,好羨慕,好嫉妒。」(動畫第一話4:58-5:02) 光是這段話就已經透露出利維坦嫉妒的強烈程度。而她的這個言行更接近忌妒的大範圍中的妒羨: 「他們把時間用來衡量別人的成功,一心只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別人有多大的成就。」(《阿德勒談人性》p268) 從上文中可看出妒羨的最大特徵就是在意他人大於自己,他們總是對別人的成就更加敏感而傾向於忽略自身的成就。而他們同時也容易因為自己主觀的相對剝奪感而對他人產生恨意,這些特質恰好正是利維坦的言語所表現出來的。她並沒有意識到身處地獄的自己相對於被綁在十字架上的路西法是佔了絕對優勢,同時她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外表其實也是相對的標緻,而是直接的表現出對於路西法美貌的在意以及在對路西法相對美貌的判定中感受到相對剝奪感。而她所體現的嫉妒則在第二集中體現出來。在路西法挖走真莉亞的心臟後,真莉亞只能半服從的跟她走。不知為何路西法特別的在意真莉亞,雖然有調戲她,但大部分都是在細心的照料她。相對的,瘋狂示愛的利維坦反而遭到路西法的厭惡。她也因此產生了極強的嫉妒。而在路西法暫時出門辦事後,失去抑制者的利維坦立刻將矛頭轉向真莉亞。從下列話語中可看出她對真莉亞的嫉妒: 「再說利維討厭妳,誰叫妳擋在我和姊姊大人中間,我討厭妳!姐姐大人心中的第一是利維!」(動畫第二話15:03-15:12) 從上文中可看出利維坦先是主觀的將自己視為路西法心中必然的第一,而後在從現實與幻想的落差中發現自己的地位不如真莉亞,進而產生恨意。而接著,她更是直接開始襲擊真莉亞。在想到用冰柱攻擊會被路西法責罵後便改用水的觸手凌辱真莉亞,試圖摧毀她的心。真莉亞完全不明白自己為何會遇到這種事,而利維坦是這樣回答的: 「姊姊大人這麼中意妳,妳還有甚麼不滿意的!利維想要的都被妳拿去了!妳知道我多羨慕妳、多嫉妒妳,多恨妳嗎?」(動畫第二話18:40-18:50)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利維坦的嫉妒是源自於路西法相對於自己而給予真莉亞的關注,進一步也可看出嫉妒的不合邏輯。所謂的嫉妒實際上就是以主觀的標準來比對出別人較自己相對豐富的資源,而這個資源是否為他人真心需求則不這麼重要,因為嫉妒其實就是痛恨他人擁有更多自己想要的東西。利維坦的行為與性格分別與嫉妒的兩塊定義相符合。首先是在行為上偏向更直接的嫉妒: 「簡單來說,嫉妒是對別人所擁有相對地的美好人生、豐富經歷和豐足物質而產生一種不悅的感受,並傾向詛咒對方,以對方失去他所擁有為樂。嫉妒是從比較而來。奇怪的,別人擁有的是別人的事,與嫉妒者沒有甚麼關係,但嫉妒者卻建立和比較關係。」(
龔立人) 而利維坦對真莉亞的所做所為確實是打算讓她失去所有尊嚴,因為她嫉妒真莉亞相對自己更受到路西法的寵愛,且她確實在一旁愉快的看著真莉亞被凌辱的樣子。至於性格的部分則更接近妒羨:「這種人只想從別人身上奪走東西,造成他人困擾。同時,他們還有另一種傾向,擅長替自己無法達成的目標找藉口,失敗了都是別人的錯。」(《阿德勒談人性》p270) 而利維的個性的確與阿德勒所描繪的妒羨相符合。利維沒有去反省自己為何會被路西法討厭,她只會以真莉亞是第三者做為藉口而把自己的失敗全部怪罪給她。而嫉妒為何會被算做是罪名已經非常明顯了,因為被嫉妒心所驅使的利維對無辜的真莉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而這個動作反映的是她對於自身失敗的逃避。無法正視事實且一昧的欣羨他人,最後更是造成傷害,這就是她的嫉妒之罪。
而本作對於利維坦的考據也是大致符合。其來源是出自聖經次典:「在第五日,汝對那七分之一有水聚集的部分說,應有動物、飛禽和魚類:事兒就這麼成了。對於毫無生命的死水依照神的誡命產生生命這件事,所有人都得讚頌您的偉績。而後汝挑選兩隻動物,其一汝稱作貝西摩斯,另一稱作利維坦。並且將它們彼此分開:對那七分之一,即是,有水聚集的那部分,或許容它們不下。對於貝西摩斯汝給一部分,就是在第三天裡被弄乾的那部分,它就住在那裡,那裡有一千座山。而對於利維坦汝給那七分之一部分,即是,那潮濕之處;並命它吞噬汝所厭棄的,在恰當時候。」(《次經·以斯拉下》第6章第47至52節)從上文中的描述可看出上帝並沒有只創造利維坦,祂同時還創造了一隻叫貝西摩斯的巨獸。而利維坦則被分配到了水中的部分。本作與此切合之處在於動畫中的利維是司掌水元素的魔王,與原典中海獸的身分相呼應。海獸自然是熟悉水性,因此以掌管水元素做為具現化的象徵並無不可。在希伯來語中Leviathan是派生於「盤繞」跟「扭轉」這兩個詞,這兩個意思也確實的體現在本作的利維坦身上。首先,她經常像一條蛇一般盤繞在路西法周遭。再者,她看待事物的視角也十分的扭曲,她會憑自己的主觀想像出不存在的事實,再進一步以這個不存在的事實去做出脫序的行為。而在約伯記的第四十一章中有對利維坦的更詳細描述。與在原典中被用以代稱巴比倫王的路西法不同,利維坦是明確存在的生物,而整個四十一章中有一段可以與本作相契合: 「在地上沒有像他造的那樣,無所懼怕。凡高大的,他無不藐視;他在驕傲的水族上作王。」(《約伯記》41:33-34) 從上文中可看出在上帝所造的陸地生物中並沒有能與利維坦匹敵的生物,水中顯然也沒有,畢竟即使是高大的生物也全數遭到牠的藐視。也因此,利維坦得以在水中稱王。而此處與本作切合之處在於利維在掌控水元素之外的另一個能力。利維坦除了能操縱所有水之外還能使喚所有海獸,而這正是因為在原典中牠是海獸之王。本作中將利維坦描繪成一名少女以考據的角度來說也不算錯誤。在惡魔學的研究中,利維坦是有辦法化成人形的: 「利維坦的巨體在海中堪稱無敵,來到陸地上卻反成枷鎖。他固然可以變身成人類或半人半魔的模樣,可是戰鬥力也要大打折扣。」(《幻想惡魔圖鑑》p21 weak point) 以聖經對於利維坦的描述來看,牠擁有能變成人形的魔力應屬合理,畢竟牠可是與別西卜同等的怪物。而本作中同時另提及貝西摩斯是利維坦的寵物。這在典故中自然不正確,然以特定角度來看卻也合理。聖經中對於貝西摩斯的描述是巨大的草食動物: 「你且觀看河馬;我造你也造他。他吃草與牛一樣;/他在神所造的物中為首;創造他的給他刀劍。」(《約伯記》40:15/19) 從上述經文與次典所提供的資訊可得知貝西摩斯應是一隻巨大的河馬,同時還可看出這隻河馬的主食是草,進一步可證明牠是草食動物。相對於利齒尖牙又肉食性的利維坦,草食性的貝西摩斯應當是相對溫馴的,相對溫馴的特性也符合牠在本作中寵物的身分,也就是較不會反抗。
在天主教與惡魔學的說法中,利維坦被冠以了嫉妒的罪名,而筆者認為此說法應是源自以賽亞書中對牠的描述: 「到那日,耶和華必用他剛硬有力的大刀刑罰鱷魚,就是那快行的蛇,刑罰鱷魚,就是那曲行的蛇,並殺海中的大魚。」(《以賽亞書》27:1) 除去象徵意義不看,從上文中可得到的訊息是上帝要懲罰的這隻鱷魚同時也有蛇的型態。而從詩篇的經文與次經的訊息結合來看則可證明以賽亞書中所提及的這隻鱷魚確為利維坦: 「那裡有海,又大又廣;其中有無數的動物,大小活物都有。那裡有船行走,有你所造的鱷魚游泳在其中。」(《詩篇》104:25-26) 從上文中可得出的訊息是上帝所造的這隻鱷魚被祂放在海中,而次典中又曾提及利維坦被上帝安排的居所是在海中,從約伯記中對其特徵的描述則可進一步佐證此生物為鱷魚。綜合上述所有的線索可得知在以賽亞書中提及的這隻鱷魚就是被上帝創造並放在海中的利維坦。由此反推回以賽亞書的經文可得知利維坦同時也有蛇的型態。
至於為何蛇會被視為嫉妒的象徵則要從伊甸園的故事開始講述。在一開始上帝造出亞當夏娃的時候,兩人是沒有所謂的羞恥心的,整天在伊甸園中自在的生活。然由撒旦化身的蛇卻偷溜進伊甸園告訴兩人去吃善惡樹上的果子: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世紀》3:4-5) 上文就是撒旦對兩人的教唆。然而在撒旦已經成為魔鬼的這個時間點上,他應該已經從自己的戰敗中知道上帝強大的實力,也應該清楚自己這個蛇的型態絕非敵手,那他去做這件事便不是出自理性的思考,而從偽典中則可得知撒旦如此做的理由: 「魔鬼嘆息,說:『亞當呀,我一切的敵意、嫉妒和憂傷都與你有關,因為我是為了你的緣故,才被摔下來,失去我在天上、在天使之間的榮耀,我被丟在地。』亞當回答說:『 我在你身上作了甚麼?為何埋怨我?我們沒有傷你,也未曾害你,為何要追擊我們?』魔鬼回答說:『亞當,你在說甚麼?因你的緣故,我從天上摔下來。你既造在世上,我就被逐出上帝面前,離開了天使的團契。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造了你,又將生氣吹進你裡面。當時米迦勒把你帶來,叫(我們)在上帝面前拜你,主上帝說:看啊!亞當!我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了你。』」(《亞當與夏娃的生平》12:1-9) 從上文中可得知撒旦教唆與襲擊亞當的原因應是出自於對亞當的嫉妒,他認為是亞當害他失去了所有,同時也痛恨亞當的待遇。而這個思想事實上在聖經中也有相應的經文: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篇》8:3-4) 雖然上文並非是由魔鬼所述,但同時也藉著人類的自我反省透露出了或許人並不值得如此多的思想,而之後的相關著作便是出自於此。詩篇中的經文確實表示出了人不配如此對待的思想,因此可得知聖經中確實有關於人類是否真的值得上帝寵愛的省思,而將此思想與撒旦(路西法)墮天使的身分結合則可得知比他弱小且更後面製造的人類卻能獲得跟他一樣甚至更好的待遇確實會使他嫉妒,而無法反抗神的他只能以誘惑的方式接近亞當,他要讓他失去他現在擁有的一切。而這個概念與第九段中分析的嫉妒之性格相同。進行這些行為的撒旦是以蛇的姿態出現,這也是為何蛇會被視為嫉妒的象徵,也是為何在原典中有蛇型態的利維坦會在後世被冠以嫉妒的大罪之名。
憤怒:
接著要講述的是憤怒之罪的撒旦。在本作中,撒旦被描繪成一個紅髮且長著長角的熱血惡魔。她的武器是一把長柄的斧槍,同時也被指派了看守地獄之門的工作。她是七大罪的魔王中最為好戰的,實力也在魔王的前段班。至於她的憤怒則從第一話開始就凸顯出來,她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一般的角度來看,做為守門人的她的工作應該是要保證地獄的安穩,因此面對未知實力的天使時正常的作法應該是先以客套話問出對方身分再決定是否交手,如此才可避免事端,同時也能防止地獄被過強的天使闖入。而無法控制情緒的撒旦卻在看到路西法的當下就出言挑釁: 「這裡不是區區天使可以來的地方,乖乖被我等消滅吧!」(動畫第一話9:11-9:15) 從上文可看出撒旦對於路西法有強烈的憎惡,以區區二字來看便可得知天使的地位在她的心中是非常低的。而消滅二字則透露出了路西法是她極欲排除的對象。路西法在得知她就是憤怒之罪後顯然立刻掌握到了她的弱點而出言挑釁。果不其然,撒旦立刻失去冷靜的向她攻擊而露出破綻。在普遍說法中,憤怒所指稱的是一種強烈情緒化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對個體所遭遇的不適狀態產生的敵對反應。藉著撒旦的表現可看出她對於天使的到來感到極度的不適,因為天使與惡魔一直以來都是互相敵對的狀態。因為路西法的現身,撒旦在極度排斥下產生的敵對反應就是出言挑釁,而挑釁的定義如下: 「故意惹起爭端。」(教育部辭典)。挑起爭端意味著與對方爭吵,而爭吵就表示不認同對方,也就是將對方視為敵人,進而符合了憤怒的定義。從一方面來看,這個憤怒的情緒是人類的自然反應,然而以另一角度來看,憤怒也是一種無法抑制情緒的表現。此處可與「恨意」的概念作接點: 「恨意的表現,有程度之別。重者大發雷霆,輕者抱怨不休、心存惡念。……恨意,會表現在許多不同的地方,可能用來對付某人、某個國家、某個社會階級、某個種族,或者與自己性別不同者。恨意通常不會直接被表現出來,和虛榮心一樣,懂得隱藏真面目。」(《阿德勒談人性》p272) 從上文與憤怒的定義中可推論出的訊息是憤怒實為恨意的一種表現方式,從對於恨意程度描述的段落可得知,像是撒旦這樣的出言挑釁與直接動手的敵對反應可被視為是一種較重的恨意表現方式,但阿德勒緊接著又說恨意通常不會直接被表現出來,由此反推回撒旦所表現出的與恨意之概念相符之憤怒可得知憤怒確實有無法控制情緒的特徵。憤怒的意思中最具說服力的就是明確敵意反應的展現。當敵意反應明顯到可觀測時就代表個體無法抑制自己的恨意,也就是負面情緒。
從上一段中可得知的訊息是憤怒的精確定義可被視為是無法抑制恨意的敵意反應,以此為基準檢視可看出撒旦在作品後期所展現的「憤怒」。主要以第八集的撒旦回為主。在第八集的一開始就看到撒旦照常的在看管她的地獄之門。而這時她看到了一個正在糾纏女性亡靈的男性遊魂,對於這個遊魂感到憤怒的她直接前去把這個亡靈劈成兩半。身為一個守門人,她的職責應該是要公正的看守地獄之門。而她的這個憤怒則是來自於她在第一話中展現的性格特徵,從她在第一話中與路西法交手的經驗可看出她實際上並不喜歡偷偷摸摸的襲擊別人。即使對方是與惡魔敵對的大天使路西法,甚至還出言挑釁她,她也會等路西法把話說完在從正面攻擊她,且還會對能閃過自己攻擊的路西法感到欽佩。路西法隨後對她的評價則點出了她性格的特徵: 「妳也挺能打,不過下手還不夠狠。」(動畫第一話9:42-9:46) 藉著路西法的評價可得知的訊息是撒旦擁有真實力,但她在戰鬥中時不會以不擇手段的方式跟對方交手,而這造成路西法得以佔上風。至於撒旦為何沒有像路西法那樣不擇手段則可從她前面跟路西法戰鬥時看出。實際上,筆者認為撒旦是有所謂的運動家精神的,定義如下: 「先來看到運動家精神。運動家精神的西式定義是「成為好的運動員」,不論輸贏,不管是否有比賽,你都該是個「好」的運動員。這概念也不只涉及專業、精英的運動員,而是所有運動參與者都該體現出這種精神。…….所以「好運動員」之所以「好」,不只考量其運動成績,而是著重他擁有哪些道德和美學特質,這些特質又可以再區分為兩大向度,第一是對勝利的執念,第二是對於運動及其他參與者的尊重。」(摘自人渣文本) 從上文中可看出所謂的運動家精神所指稱的是一個好的運動員該有的道德與特質。不只要磨練自身的技術,還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比賽跟其他參加者。而撒旦以自身的態度顯示了她是將與路西法的澳交手視為比賽的,她那不偷襲而光明正大攻擊的舉動正是一種運動家精神的凸顯,由此進一步論證可得知撒旦所追求的是一種光明磊落的價值觀。她嘗試去達到的境界是像一個完美的運動員那樣公平的對手比賽,像武者那般進行純粹的技術交流。由此反推回她在第八話中憤怒的原因便可得知她應當是將她所追求的光明正大與行事磊落作為她普遍看待事物的標準,也是因為這樣她才會討厭糾纏不清以及在生前做了不光明事的男性亡靈。所謂的討厭也就表示她對這個亡靈持有恨意,而她將亡靈劈成兩半就是一種無法抑制恨意的敵意反應,也就是憤怒。而後來貝利亞爾跟她講的話所進而造成的反應也能展現出她的憤怒。貝利亞爾視路西法為仇敵,因此她試圖引起武藝高強的撒旦對路西法的恨意。她希望路西法能就這樣被打倒,特地加上路西法用了陰謀詭計的描述代表貝利亞爾友掌握撒旦的性格特徵,她知道撒旦最討厭不光明磊落的事。她告訴撒旦路西法用計捉住了暴食的別西卜同時還透露出了她早就看出撒旦對暴食存有特殊的感情,因此這個挑撥更加有用。果不其然,才剛聽完貝利亞爾的描述,地獄之門就被撒旦劈開了一條大溝,而做出這件事的撒旦早已十萬火急的衝向人界。從中可看出撒旦確實的被挑起了對路西法的恨意,而她聽完現況描述後產生的一連串行為正是一種無法抑制恨意的表現,也就是憤怒。若是要述說她的罪名的話,那麼應該說憤怒蒙蔽了她的頭腦,讓她經常沒能看清真相而做出危害。
本作中所描繪的憤怒魔王撒旦實際上更接近墮天使中的撒末爾。而撒末爾在後世中出現了其為撒旦別名的這一說法應是來自於偽典的描述: 「根據舊約偽經《希臘語巴錄啟示錄》記載,從前撒末爾曾經擅自在伊甸園種植葡萄樹。這個未經報備的行為觸怒了上帝,於是上帝便在葡萄樹上施咒、禁止亞當觸碰。豈知撒末爾又誆騙亞當釀葡萄酒飲下、觸犯了神的禁忌,亞當從此被逐出伊甸園,而撒末爾也被逐出了天界。」(《幻想惡魔圖鑑》p47 column) 從上述的引文中可看出撒末爾的身分相當於所謂的引誘者,亞當在他的引誘下不幸墮落。而這段故事顯然與聖經原典中的撒旦極為相似,尤其是在創世紀中的經文更可找到許多相似之處: 「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創世紀》3:1-6) 從上述經文中可看出在原典中,吃下善惡樹的果實同樣是禁忌,然而這條由撒旦化身的蛇卻引誘亞當跟夏娃打破了規則,讓他們從天庭墮落至人間。將原典的經文與偽經中撒末爾的故事兩相比較便可看出許多相似之處。首先是兩個故事中的禁忌都是「果實」。這個相似處筆者認為是因為果實具糖分的性質對於味覺有吸引力,再加上不能碰的規定則產生了誘惑的性質,也就是想接近但實際上禁止的事物。再來是他與撒旦的身分皆為誘惑人類墮落的誘惑者,兩人同樣皆蒙騙無知的人類去違背造物主的禁忌。由此也能得知後世將撒末爾與撒旦做連結之因。而撒末爾還有另一處與本作的脈絡相切合:「撒末爾司掌死亡且素來以毒聞名,最大武器當然非毒莫屬。後世惡魔學還經常將其對應至火元素,因此撒末爾亦頗擅於火系魔法。」(《幻想惡魔圖鑑》p47 strong point) 從上文中可看出撒末爾在惡魔學的研究中衍生出了擅長用火的能力,而與本作切合之處在於本作的撒旦同樣也是擅長火系攻擊的魔王,她的斬擊中經常帶著火焰,而她的全力攻擊更是以火焰為主軸的傷害技能。
而在常見的說法中,撒末爾是猶太教定義的死亡天使之一,死亡天使在各個宗教中的說法又不盡相同: 「死亡天使作為邪惡生物穿著黑色頭巾並攜帶鐮刀(流行文化的死神收割者)的化身,起源於猶太人
塔木德對惡魔天使
的描述(Mal'akh ha-mavet)隨著人類的墮落(其中一個後果是死亡)。然而,米德拉什解釋說,上帝不允許死亡天使為正義的人帶來邪惡。 此外,所有人在死亡時間都會遇到死亡天使,他說Targum(Tankah的亞蘭語翻譯)將詩篇89:48譯為:“沒有人能夠生活,看到死亡的天使可以從他手中拯救他的靈魂。……基督教聖經並沒有將一個特定的天使命名為死亡天使。 但它確實表示天使們“都是為了那些要繼承救恩的人而服務的服務精神”(希伯來書1:14),並且明確指出死亡對於基督徒來說是一件神聖的事件(“在視野中珍貴耶和華是他
聖徒的死“詩篇116:15),所以在基督教的觀點中,有理由期望一個或多個天使死後會與人同在。 傳統上,基督徒相信所有幫助人們過世的天使都在大天使邁克爾的監督下工作。」(摘自-了解死亡天使) 從上文中可得知的訊息是死亡天使的一個明確特徵是他在人們死亡時會出現。而進一步細分,死亡天使還有拯救靈魂以及與亡靈同在的特質。從上述的幾個特徵以及撒末爾死亡天使的普遍說法可得知其與本作進一步切合的脈絡。本作中撒旦看守地獄之門的工作滿足了在人們死亡後出現以及與亡靈們同在的特徵。而在第八集一開始處理亡靈的片段中她是這樣講的: 「她沒有任何罪孽,理應受到天界召喚。」(動畫第八話0:35-0:38) 從這句話中可看出撒旦除了看管亡靈之外,她顯然還有特赦靈魂的權利,而這就符合了拯救靈魂的特質。綜上所述可得知本作的撒旦實際的考據形象應是墮天使中的撒末爾。撒末爾又因偽典以及其他創作中的典故而與撒旦形象重疊,故而以撒旦命名本作的憤怒之罪並不算是完全不正確。稍微可惜的地方是在各式典籍中皆難以得知撒旦遭歸類為憤怒之罪的實際理由,因此此處將是研究上的缺陷之一,有待後續補齊。
而本作真正關於撒旦的描寫另有其人。本作除憤怒之罪的撒旦外還另以虛榮魔王貝利亞爾詮釋了撒旦的故事。本作中的虛榮魔王貝利亞爾實際上是遭到墮天的原天使撒旦耶爾,在被墮天之前,她一直在人間宣揚所謂的奇蹟,也因此使更多人類開始崇敬神明。然而她竟認為人們去崇拜神都是自己的功勞,這無疑是一種傲慢,因為上帝本來就是絕對的正確,根本不是因為她的宣揚才使人們去信仰祂的。而撒旦耶爾一直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因此被趕出天堂。這樣的故事則與舊約聖經的原典相對應,從以西結書的經文中可得知: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啊,你為推羅王作起哀歌,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你無所不備,智慧充足,全然美麗。你曾在伊甸神的園中,佩戴各樣寶石,就是紅寶石、紅璧璽、金鋼石、水蒼玉、紅瑪瑙、碧玉、藍寶石、綠寶石、紅玉,和黃金;又有精美的鼓笛在你那裡,都是在你受造之日預備齊全的。你是那受膏遮掩約櫃的基路伯;我將你安置在神的聖山上;你在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間往來。你從受造之日所行的都完全,後來在你中間又察出不義。因你貿易很多,就被強暴的事充滿,以致犯罪,所以我因你褻瀆聖地,就從神的山驅逐你。遮掩約櫃的基路伯啊,我已將你從發光如火的寶石中除滅。你因美麗心中高傲,又因榮光敗壞智慧,我已將你摔倒在地,使你倒在君王面前,好叫他們目睹眼見。你因罪孽眾多,貿易不公,就褻瀆你那裡的聖所。故此,我使火從你中間發出,燒滅你,使你在所有觀看的人眼前變為地上的爐灰。」(《以西結書》28:11-18) 從上述的經文中可先得出的訊息是這個遭到懲處的人曾也是上帝的造物,他也曾擁有無暇的德性。然而,他卻因為自己過於完美而產生自傲之心,且因過多的貿易而產生了貪欲跟做了不公正的事,最後才被上帝趕出伊甸園。至於如何確知此段經文所述者為撒旦則以下引文為證: 「在〈以西結書 〉中將撒旦初生的狀態描寫的有如上帝身邊的天使基路伯 (cherub) ,他不僅是由上帝親自創造的,更是以完美為其創造原則: 「
你無所不備、智慧充足、全然美麗」(had the seal of perfection, full of wisdom, and perfect in beauty) ,在上帝面前它享有最為尊貴崇高的光榮地位。」(王建慧) 從上述論文的研究中可知作者所得出的一個事實是以西結書所描述者為撒旦。而由此反推回本作則可發現本作中的撒旦耶爾同樣也是由上帝所造,而她被趕出天堂的原因同樣是因為過度的驕傲與自信。因此本作中貝利亞爾的故事實際上是參考了舊約聖經中撒旦的故事。進一步來說,本作實際上有三個撒旦的同位體。傲慢的路西法、憤怒的撒旦(撒末爾)與前天使的撒旦耶爾,她們分別詮釋了撒旦在神學流變與後世典故中的數種形象。
參考資料:
3.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p42-43
4. 《以賽亞書》14:12-15
5. 《幻想惡魔圖鑑》p17 strong point
6. 《幻想惡魔圖鑑》p17 weak point
8. 《阿德勒談人性》p268
12. 《阿德勒談人性》p270
13. 《次經·以斯拉下》第6章第47至52節
14. 《約伯記》41:33-34
15. 《幻想惡魔圖鑑》p21 weak point
16. 《約伯記》40:15/19
17. 《以賽亞書》27:1
18. 《詩篇》104:25-26
19. 《創世紀》3:4-5
20. 《亞當與夏娃的生平》12:1-9
21. 《詩篇》8:3-4
24. 《阿德勒談人性》p272
27. 《幻想惡魔圖鑑》p47 column
28. 《創世紀》3:1-6
29. 《幻想惡魔圖鑑》p47 strong point
32. 《以西結書》28:11-18
作者:李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