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衝突我這樣解PART2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承上篇,分享我們家調整手足衝突的階段性歷程
【調整前】孩子們在生氣時會使出:打人、咬人、推人、踢人…等本能。
在決定要調整手足問題後,我開誠佈公地與孩子們說明:
「因為…的經驗,我發現我插手後沒有幫助,所以媽媽決定,之後不會再在們吵架時介入,當我看到你們在吵架,我就會離開現場,讓你們自己處理。」
【第一階段】此時的孩子還沒有溝通能力
放手不介入,等於是讓兩個失去理智的孩子相處
結果是…他們吵得更兇了、當然也會互相動手,
於是,有一段時間,我直接「允許」他們打架
並且找時間與孩子一起共同劃清打架的規則:
1. 身體界線:臉和生殖器官不能打(有說明原因)。
2. 什麼狀況不能再打:當有一方說『我不要再打了』就必須停手。
若有一方喊停,另一方卻繼續動手,大人就會介入。
此時的介入,大人做的只有:「將孩子分開」,不做其它任何的評論。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裡會不會覺得我「讓孩子打架」很瘋狂?
現在我回顧起來很理智
其實當時我的心裡也是有極大的拉扯
不過,真實發生的狀況是
當我跟孩子們說「我可以接受你們吵架打架」
並且在他們吵架打架時,退出「觀眾席」
完全不介入、就讓他們自行解決後,
印象中不到1週,孩子們就雙雙來向我表示:「媽咪,我們不想再打架了。」
當我不當拯救者、不當法官、不當觀眾、不對孩子的動手起反應,
打人的得不到(負向)關注、被打的也得不到靠山,
孩子反而覺得打架沒意思了!即沒觀眾、又不能解決問題,孩子們就自己喊停了。
另外說明,孩子動手,排除4個錯誤目的之外,還有幾個可能:
1. 他們還不懂得控制力道,想玩,卻因力道過大而被誤會成是「打」人
2. 他們不知道,除了動手之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解決問題
→若是這兩種狀況,孩子需要大人的教導:
教他“打”跟“玩”哪裡不一樣、
教他如何用說的表達自己、
教他什麼叫「尊重別人」。
3. 孩子的大腦前額葉尚未發展完全,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對的,但因為情緒怪獸有時候太大了,孩子控制不住自己,便不小心動手了。
以這個狀況來說,孩子知道但做不到
→此時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包容
1. 大人可以先同理孩子(先連結、再處理)
例如:「你知道不能動手,但還做不到對嗎?不小心動手了,你也很懊腦是嗎?」
2. 接著再引導孩子與情緒相處
也許可以讓孩子去他的「冷靜角」調整一下
3. 最後問題也是要解決
例如:「我們一起想看看,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協助你不再動手?」
(之前燁也會動手,後來自發性想出用跺腳代替動手,文章請看https://alulukao.com/angry-hit/)
?如果予許孩子打架後,孩子們打得很起勁怎麼辦?
我自己沒遇到,不過我想它也透露了訊息:
可能孩子是「體覺型」學習者、
也可能孩子身體有大量的能量需要流動
Anyway,當我們看懂了孩子的需求,也許可以試著與孩子一起討論、安排一些足以大量消耗能量的活動或學習,像是出門跑跑跳跳、練習騎腳踏車、或是學跆拳、學跳舞、學直排輪…等。
這個階段執行處的困難有三…
1. 照顧者要對孩子「放手」、讓孩子吵架甚至打架
2. 如果家中有教養不同步的伴侶或長輩,家人有時候會看不懂媽媽在演哪齣?
可能就會對媽媽施壓,或介入媽媽的教養,這時就很考驗媽媽的「被討厭的勇氣」
3. 拿捏介入的時機點不易
何時要堅持?何時要插手?需要運用智慧
也需要照顧者能接納自己會犯錯
如果能有教養同好、或是老師、教練,可以針對情境做討論,
調整起來會比較有確定感和感到有信心。
?至於孩子受傷的問題
我個人的看法是,讓孩子受一點小傷,可以練皮厚、也算是訓練抗壓力
讓孩子從適當的挫折經驗中學習,沒關係的。
幫孩子擦擦藥、關心他的感受、陪伴他,
這些都是照顧者依然能有所為之處
【第二階段】當孩子們都說「我們不想再打架了」,我們就重新討論做法
這個階段演變成,孩子們還是會吵,但孩子們彼此有共識了:#我們家不動手
這時候,「受害者」和「施壓者」還是存在
在我們家,扮演被害者的較常是翎(扮演被害者的較常是年紀較小的孩子,但沒有一定)
當翎哭著來找我時,我的做法是:
同理人,但不處理事情、協助兩個孩子分開,待兩個孩子都冷靜下來,願意再與對方玩了,再在一起。
也就是說,媽媽要介入,但不是當「拯救者」,也不當「法官」
只是溫和且堅定地執行一起討論好的規則。
幾次爭吵下來,孩子會感受到媽媽的堅定和確定,
他們會發現「受害者」和「施壓者」的角色都失效了!
孩子的心理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接下來要快點往下進行「賦能」的動作:
教導孩子如何表達及解決問題,
否則孩子的情緒張力一直往上走、就會退回第一階段的爬蟲腦、開始違規、動手打架!
這個階段媽媽的「拯救者」和「施壓者」角色很容易重新被喚醒,
如此,整個家庭星座的排列,就又退回原點了。
因此媽媽在這個階段要努力hold住自己!(幫喊:加油~~~)
【第三階段】練習溝通
在孩子們養成 #有情緒先分開 的習慣之後,
媽媽要試著當兩個孩子「連結的橋梁」,
在孩子都冷靜下來之後,讓孩子流輪表達情緒和需要。
(一定要在沒有負向情緒的狀態下才適合溝通)
一個表達、一個等待,孩子也能練習互相尊重。
一開始真的非常困難,因為孩子會一直插嘴、或又吵起來
然後大人就跟著也爆了
(是的,我也爆過好幾次xd)
再者是大人若自己也不習慣這樣的溝通方式
在帶孩子練習時可能也會覺得卡卡的、或是心存懷疑
但是,
一旦練習的次數多了
孩子們的學習力驚人無比
很快地孩子就能主動說出自己的情緒和需要了。
(其實大人反而學得比較慢,真的要向孩子學習)
這裡也有2個關卡
1. 情緒
因為孩子可能只說得出生氣,然後就沒了
無法精細的說出自己的感覺和情緒(其實大人也是啊)
因此也需要在日常經經中帶著孩子多認識不同的情緒字彙
(我們家使用賴馬的情緒寶盒陪孩子認識情緒)
2. 需要
一樣,孩子需要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
才有可能說出自己的需要
(一樣,很多大人也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當孩子說出自己的需要時,不見得都能得到滿足
例如翎的需要為「我希望燁跟我說對不起」
但燁不見得做得到在當下就能道歉
因此也需要帶著孩子學習:
我們無法決定別人要怎麼做,或事情會怎麼發展
#我們永遠能決定自己要做什麼
【第四階段】這是我們家現在多數時候的狀態
就是媽媽我不用再當橋梁,孩子們也能自己在吵架後相互連結與溝通了
(前三個階段真的很阿雜,現在真的不錯輕鬆)
整個四個階段的歷程,大概調整了1年多左右。
不過即使是現在,孩子們還是有做不到、或倒退回去的時候
媽媽就適時的「不介人」或是「當橋梁」,
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又當了指責者或拯救者時,趕緊下來就行了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要調整1年多好久哦
俗話說的好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孩子自心自信的培養、溝通技能的進步
都需要歷程、無法速成
【彩!蛋!】
調整手足衝突的過程中,還有幾個重要的環節:
1. 正向關注
2. 單獨約會
3. 平常在看見孩子們相親相愛時,刻意點出他們對對方的關心或幫助。
日子久了,他們就順著大人的引導,也越來越愛自己的手足了,
會自己說出『因為我很愛燁燁/翎』這類的話。(幫手足感情錦上添花篇請看這篇https://alulukao.com/increase-kids-harmony/)
現在,只要孩子吵得特別厲害的時候,我就會回頭檢視:
是否最近自己的事情較多,少了與孩子的單獨約會?
或是少給了孩子正向關注?
從冰山底層,滿足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著手,盡量不讓自己被孩子冰山表面的爭吵行為捲入。
【彩蛋2】
文未額外分享我的自身經驗:
以前我總覺得小的弱小、會被大的欺付,所以身為大人,當然要保護小的,因此我在行為上是有偏心的。當我放手不介入後,開始看見小的很「悍」的那一面(其實一直都是這樣只是以前不知道為何媽媽都看不見這樣)後來也觀察到:其實翎會先對燁有一些不太明顯的挑釁行為、逼燁出手!通常燁不會馬上還手,但忍無可忍時,就...(接著小的就會大哭、或受傷),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
因此,要打破這個手足衝突的循環,還是老話幾句:
#大人要退出拯救者和法官的位置
#不介入不插手也不當觀眾
#沒事多正向關注
#多正向關注沒事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36會員
    2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有一股衝動:想走出櫥房,在燁進主臥前阻止燁: 「翎正在調整,給她一點空間」 我看著這股衝動升起,接著,放下這股衝動。 什麼也沒做。 再看一看現在兩個孩子可以在吵架後、自己和好 媽媽真的覺得 傑克,阿德勒教養...是神奇的魔豆啊! 祝大家的孩子們都能自己吵一吵然後就暴出笑聲 越吵感情越好醬 後話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沒事做? #8大智能開展嘗試與探索 疫情關係,燁跟翎已於上週開始放假了。 前幾天我與孩子們都還很悠哉享受「不用趕時間」、「不用早起」的日子 但,沒兩天燁就開始出現:「媽咪,我現在要做甚麼?」 發出「請滿足我的學習需要」訊號
    妳會在____裡填上什麼呢? 是…焦慮?挫敗?慌亂?煩惱? 還是…快樂?自信?驕傲?滿足? / 我常覺得媽媽的一天 大概有上千個想法浮上心頭 待辦清單很長 但都是繁瑣的雜事 好像沒有哪一件事 是重要到必需嚴正以對的 但也沒有哪一件事, 有不重要到可以讓媽媽放下煩惱 / 一直以來我都有個習慣 / /
    鼓勵小組的學習夥伴在看了我的幾篇覺察文後問: 「為什麼生活中令我們生氣的事件,透過回想自己的生命故事,好像就能從中找到解答?」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 同樣的事件發生在不同人身上 每個人的感受不同、反應也不會相同 因為我們有不同的經歷。 / 舉一個我最近諮詢的案例(經O同意) 早上才收到先生的訊息
    #一顆長得畸形怪異甚至醜陋的樹 前幾天早上燁在我一起床時就跟我說: 「媽咪,爸比說我如果動作快一點,他可以先載我去學校哦!」 我看了一下時間,有點疑惑 只見燁動作很快在穿衣、收碗 老公坐在書房使用電腦 我問:「你今天不用上班嗎?」 老公:「要啊」 我:「那你來得及載燁先去上學嗎?」 我:「哦…」
    #文長慎入 #媽媽省思文 昨天我帶著兩個孩子坐會上高速公路的客運 通常我會盡量選在離峰時段搭乘大眾運輸 但昨天因為翎出門前鬧情緒延遲了30分鐘, 坐上車時已是4:20 一如以往 兩個孩子們坐一起 我一人隻身坐在後方 看得顧得到他們的位置 旁邊有一個乘客很大聲的講著電話 我也放心不少 我突然驚醒!
    我有一股衝動:想走出櫥房,在燁進主臥前阻止燁: 「翎正在調整,給她一點空間」 我看著這股衝動升起,接著,放下這股衝動。 什麼也沒做。 再看一看現在兩個孩子可以在吵架後、自己和好 媽媽真的覺得 傑克,阿德勒教養...是神奇的魔豆啊! 祝大家的孩子們都能自己吵一吵然後就暴出笑聲 越吵感情越好醬 後話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沒事做? #8大智能開展嘗試與探索 疫情關係,燁跟翎已於上週開始放假了。 前幾天我與孩子們都還很悠哉享受「不用趕時間」、「不用早起」的日子 但,沒兩天燁就開始出現:「媽咪,我現在要做甚麼?」 發出「請滿足我的學習需要」訊號
    妳會在____裡填上什麼呢? 是…焦慮?挫敗?慌亂?煩惱? 還是…快樂?自信?驕傲?滿足? / 我常覺得媽媽的一天 大概有上千個想法浮上心頭 待辦清單很長 但都是繁瑣的雜事 好像沒有哪一件事 是重要到必需嚴正以對的 但也沒有哪一件事, 有不重要到可以讓媽媽放下煩惱 / 一直以來我都有個習慣 / /
    鼓勵小組的學習夥伴在看了我的幾篇覺察文後問: 「為什麼生活中令我們生氣的事件,透過回想自己的生命故事,好像就能從中找到解答?」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 同樣的事件發生在不同人身上 每個人的感受不同、反應也不會相同 因為我們有不同的經歷。 / 舉一個我最近諮詢的案例(經O同意) 早上才收到先生的訊息
    #一顆長得畸形怪異甚至醜陋的樹 前幾天早上燁在我一起床時就跟我說: 「媽咪,爸比說我如果動作快一點,他可以先載我去學校哦!」 我看了一下時間,有點疑惑 只見燁動作很快在穿衣、收碗 老公坐在書房使用電腦 我問:「你今天不用上班嗎?」 老公:「要啊」 我:「那你來得及載燁先去上學嗎?」 我:「哦…」
    #文長慎入 #媽媽省思文 昨天我帶著兩個孩子坐會上高速公路的客運 通常我會盡量選在離峰時段搭乘大眾運輸 但昨天因為翎出門前鬧情緒延遲了30分鐘, 坐上車時已是4:20 一如以往 兩個孩子們坐一起 我一人隻身坐在後方 看得顧得到他們的位置 旁邊有一個乘客很大聲的講著電話 我也放心不少 我突然驚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少陰病,八九日」,少陰病八九日後,「一身手足盡熱者」,如果只有頭面熱而流汗,這是亡陽的現象,現在全身手腳都溫熱起來,代表胃氣一直在恢復中,體能好轉的現象,「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但是邪熱要有出路,太陽與少陰是表裡,病邪從少陰要出去時,如果進入太陽,會從表證流汗就解掉了,如果從「臟」移熱到「腑」,
    「陽明病,太陽證罷」,沒有太陽證了,代表已經完全傳經到陽明,「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病人午後會發潮熱,只剩下手足冒汗,沒有大便,講話胡言亂語,這是陽明裡實之證,燥實已成,「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確定沒有表證,且燥實已成堵在大腸中,大便出不來,可用「大承氣湯」來將大便通出來。
    Thumbnail
    手足是否相處和諧,除了之前分享過的天生兩人投不投緣(家長籤運、手足們的籤運),以及一些可以藉由家長的教養方式來協助,有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方式較為正向良好。 那要是你感覺自己不論怎麼做,家中都是此起彼落的 #告狀聲、#吵架聲、以及 #哭聲,這時候到底還能再做什麼? 這時候還有三件事可以做,
    Thumbnail
    在上一篇手足樣貌圖像中,我們看見了「誰是精神疾病手足(此處超連結)」,其中,因著各式各樣的原因,手足會「上位」成為照顧者;從父母失能、離世,到親子關係衝突,因此手足越位照顧,都是手足照顧者的樣態。但究竟這群特別的照顧者,擁有甚麼樣的處境,有甚麼樣的所思所想,與我們所認識的「一般」照顧者有甚麼不同?
    Thumbnail
    房價高漲的現在,未繼承的土地比金門還大,未繼承的建築物面積比5棟101大樓還大。 為什麼會發生這麼不可思議的事呢? 沒人繼承可以送給我嗎? 原來未辦理遺產登記最主要的原因是...繼承分配問題。 那未辦理繼承登記土地建物,最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Thumbnail
    講到手足衝突,重點幾乎都放在「如何讓兄弟姊妹不要互相殘殺」XD。但其實處理衝突本身是個假議題:手足間的衝突當然有個人間的個性、需求上的不合,但更關鍵的是父母的教養原則、家庭整體氣氛,甚至與父母的婚姻狀況、價值觀皆有干係。 ----
    Thumbnail
    2020年6月12日,約下午五時左右,東區法院的囚車出入口的位置,約有三、四十人在守候聲援被捕人士,有人高舉「香港獨立」旗、「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 (寫於2020年6月12日當天,曾刊於香港媒體《誌 hkfeature》)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少陰病,八九日」,少陰病八九日後,「一身手足盡熱者」,如果只有頭面熱而流汗,這是亡陽的現象,現在全身手腳都溫熱起來,代表胃氣一直在恢復中,體能好轉的現象,「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但是邪熱要有出路,太陽與少陰是表裡,病邪從少陰要出去時,如果進入太陽,會從表證流汗就解掉了,如果從「臟」移熱到「腑」,
    「陽明病,太陽證罷」,沒有太陽證了,代表已經完全傳經到陽明,「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病人午後會發潮熱,只剩下手足冒汗,沒有大便,講話胡言亂語,這是陽明裡實之證,燥實已成,「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確定沒有表證,且燥實已成堵在大腸中,大便出不來,可用「大承氣湯」來將大便通出來。
    Thumbnail
    手足是否相處和諧,除了之前分享過的天生兩人投不投緣(家長籤運、手足們的籤運),以及一些可以藉由家長的教養方式來協助,有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方式較為正向良好。 那要是你感覺自己不論怎麼做,家中都是此起彼落的 #告狀聲、#吵架聲、以及 #哭聲,這時候到底還能再做什麼? 這時候還有三件事可以做,
    Thumbnail
    在上一篇手足樣貌圖像中,我們看見了「誰是精神疾病手足(此處超連結)」,其中,因著各式各樣的原因,手足會「上位」成為照顧者;從父母失能、離世,到親子關係衝突,因此手足越位照顧,都是手足照顧者的樣態。但究竟這群特別的照顧者,擁有甚麼樣的處境,有甚麼樣的所思所想,與我們所認識的「一般」照顧者有甚麼不同?
    Thumbnail
    房價高漲的現在,未繼承的土地比金門還大,未繼承的建築物面積比5棟101大樓還大。 為什麼會發生這麼不可思議的事呢? 沒人繼承可以送給我嗎? 原來未辦理遺產登記最主要的原因是...繼承分配問題。 那未辦理繼承登記土地建物,最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Thumbnail
    講到手足衝突,重點幾乎都放在「如何讓兄弟姊妹不要互相殘殺」XD。但其實處理衝突本身是個假議題:手足間的衝突當然有個人間的個性、需求上的不合,但更關鍵的是父母的教養原則、家庭整體氣氛,甚至與父母的婚姻狀況、價值觀皆有干係。 ----
    Thumbnail
    2020年6月12日,約下午五時左右,東區法院的囚車出入口的位置,約有三、四十人在守候聲援被捕人士,有人高舉「香港獨立」旗、「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 (寫於2020年6月12日當天,曾刊於香港媒體《誌 hk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