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烏波爾的守軍(烏克蘭語:Маріуполь,英文:Mariupol)被圍困在鋼鐵廠地下室,戰事到此勝負已分,普丁決定圍而不攻,最大的考量是裡面還有平民躲避,然而經過 一段時間,還不見由開闢的人道走廊出來,於是有烏軍將平民當作人質的質疑,最後,烏克蘭也撐不住輿論的壓力,平民先讓撤離出來,但士兵還是沒有出降!經過三,四輪的民間呼籲,包括歌唱團,南極探險隊,最重要的是士兵家屬直接對教宗的懇求,以及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喊話,終於,前兩天看到被困兩個多月的士兵由鋼廠地下室走出,一個個一臉麻木的表情,心中無比痛惜與不捨,士兵為國家政策而戰,是天經地義,但是要讓戰士,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古時候人民被灌輸要為國壯烈犧牲的觀念,已經不適合現代理念,全球化讓世界成為地球村,國與國之間的疆界,藩籬,已經淡去,戰爭已經不再是侵占他國領土或資源,而是解決國家間爭端的終極手段,這是有限的局部戰爭,而在如今多元民主的體制下,多元意見為人類社會主流,因此,「戰爭」的選項不會是人民唯一的意志,多數時候都是政客,野心家操弄的結果,因此當事不可為時,士兵有權選擇放棄抵抗!國家沒有權利讓士兵做無謂的犧牲! 二戰之後,國家發動戰爭,但,人民反戰的思維蔚為風潮,人民會反思,戰爭到底是誰得到利益?在上的掌權者,是少數,而底層的人民卻是大多數,沒有多數要服從少數的道理! 看著影片中孤獨落寞的身影,不禁發出,「人民何辜,政客該死!」之嘆!
《詩經》的東山篇,描述的是出征戰士回歸家園前的複雜心理,充滿對戰前歲月靜好的依戀,與戰後生活的美好期待,放在現代的眼光來看,其實就是一篇人民厭戰的心理投射! 謹把這首詩,獻給苦難的烏克蘭人民!祝願戰士能早日解甲歸田,回復人民冀望的和平生活!
《詩經·豳風·東山》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烝,訓「久」,私以為訓「上」,與下句車「下」對應!)(顏師古注即云:「悲,謂顧念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於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畏,偎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於垤,婦嘆於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於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倉庚於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來說幾個字,「栗,敦,零,慆,熠,畽,窒。」!
栗
切音 lit8/ lik8 後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