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考試嗎?」「高三可以不要上國文嗎?」「語言跟文學能分開嗎?」「能夠丟掉教育部審查的國文課本嗎?」「本土語與國文是互斥的嗎?」「沒有優美文辭,作文也能高分嗎?」「國文考試是考國文,還是考科普?」
如果想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那麼就來讀讀吳媛媛《上一堂思辨國文課》!
這本書會顛覆我們對國文課的想法,讓課堂多了一點想像與可能性。傳統上,一位國文老師歷經大學四年的專業訓練,半年的教學實習,教學知能足堪完備。進入職場後,又有同事的經驗交流與分享,加以出版社提供豐富且多元的備課資料,各式研習、增能課程繁多如牛毛,甚至近年來書店裏頭擺滿越來越多跟國文教學有關的書籍。
身為一位國文老師真是幸福,資源豐沛,訓練扎實。但也相當不幸。
上述種種都是在符應體制,換句話說都是體制內的分享與思考,彷若管中窺豹,坐井觀天,無法打破對於既有國文教學的框架,看到繽紛多彩的他國語言教育精華。企業界很重視引進外部觀點,才有辦法為公司找出一套解決困境的活路與方法。我想這一本書就是擔任這個角色,提供一塊叩門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見瑞典,想見台灣。
閱讀本書時,我幾乎在每一頁都畫上了重點,做了筆記,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驚嘆。以下僅是嚐鼎一臠,統合書中想法與自己的體會,略作分享:
1.瑞典作文的評分標準極其明確,從文體、格式、內容一應俱全,甚至連評分標準都附上。反觀台灣還在立意深刻、結構嚴謹、辭情動人,「深刻」、「嚴謹」、「動人」標準太過模糊,難以讓人掌握,「評分標準」給予對象也侷限在老師,而非學生。
2.此外,瑞典的作文訓練強調循序漸進與刻意練習,例如先學會摘要,進一步練習寫各式立場與觀點的調查報告,最後才是融合自己意見的論說文。一步一腳印,一環扣著一環,相當耗時耗力,是以文學課與語文課分開,才能給予充分的教學與練習時間。台灣的課綱雖明訂文體式的作文教學,然而除了教科書並非以這種方式編排外,選文內容泰半維持抒情傳統,無法知性感性素材兼具,同時國文課既要賞析文學,又要培養寫作能力,還要涵養人格,聯繫社會重大議題等諸多任務。職是,國文課堂下的作文就像附屬品,沒有完整的教學計畫,練習時數也相當有限。
3.有系統的課程安排。高一語文課、高二文學課、高三學術課。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所言,學習語言就像是日常做料理,是人人必備的能力,文學則類似大廚燒菜,不必每個人都會。因此,瑞典花了高一一年的時間在語文課上,強調閱讀與寫作的訓練,高二則要用不同的觀點,如社會主義、普羅主義、女性主義等,去思考批判、詮釋理解,彷若戴上換位思考的眼鏡,看見百花齊放的花花世界。文學處理的是「人」的問題,採用不同主義窺看文本,就會有不一樣的思維邏輯與結論,這是一堂沒有考試的國文課,沒有標準答案,卻能讓學生自我探索、尋覓,更加貼近、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成就一位健全的現代公民。高三國文課則給予有升學需求的學生,結合高一二所學,習得學術寫作的技巧,為大學預作準備。台灣在這點上,教科書清一色幾乎都是文學類選文如鄭愁予〈錯誤〉、琦君〈髻〉等,且多半是上流、貴族文學,如蘇東坡〈赤壁賦〉、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等,選材視角有所侷限,教學上也不太去批判、質疑書中的內容與觀點。難度的編排與內容的安排,亦以15篇古文為經,經典白話文為緯,看不出明顯的區分與差異性。
4.比較特別的是,瑞典將語言學作為科普閱讀的素材。一方面語言學介於文學與科學間,二來又是語文教師所能理解掌握,卻又不偏離學科本質,諸如運用語言學分析的方法,分析文學。三來瑞典每一位教師都肩負起閱讀教學的任務,是以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或是歷史地理等社會科學的老師,都會帶領學生進行該領域的閱讀。回頭看看台灣,凡是跟閱讀相關,一律丟給語文科教師處理。升學考試上,科普類題組、圖表題等題數越多,社會大眾越是讚賞、稱慶,謂之有素養。一場考試下來學生都不知道是在寫國文還是科學,國文老師也被迫教導自己不理解的東西。
綜上所述,閱讀本書給了我諸多啟發,打破對於國文教學的理解與限制,尋繹國文這門學科的價值與意義,看到更廣闊的康莊與大道。
現在,想要借鑑瑞典語文教育,深化台灣國語文教學的有志者們,不論是以當老師為目標的師培生,教學多年,苦無突破,無法找到國文科定位的在職教師,抑或參與教育改革的大官、專家學者,乃至關心國語文教育的社會人士。趕緊打開吳媛媛《上一堂思辨國文課》吧!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