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
兩週前某天在某情境下淚崩,原來有些情緒一直憋著沒有處理,以為自己吸收過不少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知識,自我內在剖析過應該算消化好了,噴淚當下才明白只是通通掃進某個抽屜裡暫時鎖起來。
然後我逃往書店,從溫柔的字裡行間,緩緩汲取新能量:
❝人們生命中的問題、困惑、挑戰、掙扎,常常都集中於兩個核心問題:
(1) 我所想的和我體驗到的不同;
例:以為事情會成功,但我體驗到失敗和丟臉。以為別人會如何回應,但我體驗到另一種反應。
(2) 我想成為那個人,但我真正體驗到的是,自己並不是那個人;
例:我想成為一個專注投入的人,卻總是拖延和分心。我想成為 ___ 專業,卻體驗到自己哪方面的專業不足。
我們常常以為消除生命裡那些「壞的」東西,剩下的就會是「好的」——以為去掉了擔心、無力、恐懼、煩躁,剩下的就是勇氣、力量、平靜、信心、熱情。
而這種試著「解決問題」的努力,變成了問題本身...往往讓我們陷入了改變的陷阱,對自己發起一場內在的戰爭。❞ [*]
❝羅伯特的父親說:「這是我唯一的,屬於自己的時間。」
頃刻間,他被父親煙癮背後的正向意圖深深觸動,他也完全理解了為什麼父親即使身患肺癌,依然無法放棄吸菸。
熬夜,是我們在為自己創造寧靜時刻。
焦慮,提醒我們多做準備,面對未知。
失眠,是內在一部分想要醒著,得到一些資訊才安心、放下。
表面看來負面、有損我們身心健康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滿足著潛意識的需求。但有著正面動機的負面行為模式,沒有真正在意識的現實世界為我們帶來正向的好處...
榮格說,潛意識總是試著找到平衡,而為了能夠轉化負面模式,我們要去聆聽潛意識的需求。我們必須在正向的情境之下抱持兩者——例:抽菸的好處 vs. 戒菸的好處——矛盾的兩者需要在一個正向的空間中被聆聽、被了解,同時,我們會看到兩者都是有價值的,都擁有獨特的意義和道理。❞ [*]
❝膚淺的真相裡,真實的對立面是虛假;在深刻的真相裡,
#真實的對立面也是真實。所以,我們要創造一個空間,讓看似對立的兩面同盟,彼此貢獻,並將其整合到一個更深層的整體之中,創造一種和諧、高品質的狀態。
當互補的兩面同時在一個正向情境中被啟動,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在沒有二元對立的地方,一個更大的、整體的創造性潛意識海洋裡,解除意識框架的限制,探索更多放鬆的可能性...
完整自我的認知:我是OO,也是OO,我是兩者,同時,我還有其他的,很多很多...
比如:我是自信的,也是自卑的... 我是勇敢的,也是懦弱的... 我是付出的,也是自私的...我是兩者,還有其他的,很多很多...
讓自己在矛盾、衝突和混亂中待一會兒,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轉化的可能在問題與目標之間的場域裡。願我們一起體驗這種更深刻的真相。❞ [*]
❝
#我們不可能避免受傷,但是可以選擇把人性帶到傷痛之中,體驗到:傷痛最深的地方不是傷痛,悲傷最深的地方也不是悲傷,那是靈性發芽的地方。❞ [*]
讀到這兒,若你心底冒出困惑:「
#靈性 到底是什麼意思?」以下兩種詮釋或許可參考。
《
#象與騎象人》作者暨心理學家 Jonathan Haidt 於該書〈靈性的覺醒〉章節裡提到:
❝我其實是在研究人類的道德情操時得出以下的結論:不管上帝存不存在,人心很自然便會感受到神性及神聖...這不是社會階級的「上升」,而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提升」之感。
人一但喪失神性,讓自己的世界窄化成二維關係(以親密或喜愛組建的
#水平維度;以階級或社會地位構成的
#垂直維度),就會變得非常貧乏。如果一心想建立一個完美的
#三維世界,並把這個想法強加在所有人身上,就會變成狂熱的基本教義派,一心想活在一個所有法律與宗教經典協調一致的國度中。❞
《
#脆弱的力量》作者暨社工學者 Brene Brown 對靈性的定義為:
❝承認與慶祝我們在一股超越所有人的力量之下,密不可分地連結在一起;而與那股力量的連結,以及彼此之間的連結,源自於愛與惻隱之心❞
我猜不同宗教或知識背景的人們,對於靈性應該也會有各自的解讀,而這樣的豐富多樣,或許正呼應了「創造性」於內在療癒旅程中的重要意涵。
隨著情緒釋放蜿蜒流轉至此,原本僅是想分享黃仕明著作這本《
#停止你的內在戰爭》。讓汲汲營營於知識生產、為下個社會位置和泥砌磚而時感挫折疲憊的自己,頓悟出另一種與他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全新感知向度。關係裡權力互動間的荒謬及動態平衡的巧妙變換,便不那麼令人憤慨,反倒莞爾了。
This is a note of my journey from grief to an epiphany.
---
小提醒:各家心理治療或心理療癒背後的理論眾多,方法亦有不同,請斟酌參考;如有需要請向具合法執證照之專業工作者進行諮詢或諮商。
---
小提醒:各家心理治療或心理療癒背後的理論眾多,方法亦有不同,請斟酌參考;如有需要請向具合法執證照之專業工作者進行諮詢或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