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代納在第一所華德福學校開學前的演講提出的第二個教育圖像:[給予全新的愛]
「當今的社會人們用相同的語詞表述著相反的意念,這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變得更加困難,當我們試圖在實務上去解決教育和社會的問題時,我們必須從根本開始,不可能在舊有的教育和科學方法中誕生出新的成果,教育和科學探索本身必須改變。
要把今日的孩童養育成未來的人類,我們必須從「成長著」的孩子天性去知道,孩子作為一個人相要如何發展自身,也就是他們的天性、他們的本質要如何才能長成真正的人!�教養者一起為著更人性化的社會而努力,我們的目標是在頭腦中對人類的認識也要充滿在我們的行動和感受中,真正的科學會注入一股愛在人類之中,使人真正愛著這樣的知識。因著教養者對成長中兒童的認識充滿在教養者的心裡,使得我們在照顧、陪伴和教學之中留意著一股愛。這股愛與溫暖決定了孩子是否能順利學習或者適應不良,決定了孩子得到的教育是好或壞。�當孩子內在探索世界的衝動,感受到教養者在教學過程中給出的愛,為了回報教養者的給予,孩子的生命之中會升起力量、湧出抑制,使他們能夠更容易吸收老師要他們學習的內容!」
在伴隨台灣的華德福教育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這個圖像實踐面臨一個極大困難,就是大人的成長歷程大部份缺乏這樣被對待的經驗,我們潛意識裡的成長記憶是競爭的、是要給出標準答案的、是必須整體一致的、是不要太特例獨行的。
於是在強大的文化制約下,我們在個體化和獨立成為自己的過程,大部份是講自我隱藏在面具或角色之下,是活在被期待、被權威領導、被利益交換(獎勵制度)引動學習或表現,我們的潛意識裡會不自覺的把這些評價帶進教學現場,或是擔心孩子沒有學會老師教學的內容,雖然我們已經走進華德福的大門,卻仍用填鴨標準化思維在對待成長中的兒童。
常常聽到認真教學的老師,語重心長的對家長說,如果這孩子現在沒有學會或做到什麼、什麼……..!後面就來不及了。
然而我們若認真的理解成長中的人類,就會明白史代納在第一屆師訓裡提及的華德福教育精神:「當你們投入工作時,不要忘了今日整體文明建立在人性的自我感(egoism of humanity)之上,即使是最靈性的生活領域亦然。
我們必須意識到教育任務首要之事:首先我們必須造就自己,使得思想關係、內在靈性關係主導師生之間的關係,這樣我們才能給出全新的愛,不是以能力好壞去看待眼前的人類,而是我們要幫助這些成長中的人類,建立他獨特自我的呼吸與靈性界有正確和諧的關係,使他能夠接收並帶回靈性世界的力量,成為處於物質存在之內的真人(true human being)」
基於以上的教育精神,教養者是否預備好自己的身、心狀況,整理好自己的內在小孩,建構好自己的生命能量,能夠成為內外一致的如實自我,先讓自己成為平衡的獨立個體,我們才能給出孩子全新的愛。否則充滿二元性的判斷思維和自我中心的功利紛爭,也會成為充斥在社群和親子之間的感覺心。
這也是可以客觀評估的面向,這個學校的華德福社群,有多少比例的教養者,是在朝向健康心靈的修持中,而同時在妳評估學校的同時,妳的加入是帶來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呢?
所以我會想推薦華德福學校的教養者,先做好平衡自我的整理及透過生命史宏觀找回自己的生命動機。先讓自己成為如己所是的生命,才能給孩子做自己的空間,這就是全新的愛。
世界仍有許多不完美(不仁)的地方,而你願意伸出援手,使這個世界有了溫馨,當你選擇為妳所量定世界的飢餓、壓迫、不公平、受制約的自由意識等等,做任何一些小小利他行動,你就是宇宙之間的聖心人了。
生命不停的呼喚
要我
活出神奇、活出謙遜
讓每一步伐化成
此生旅程奧妙真諦的念珠
只要一息尚存,就讓神秘永活在懷裡
也讓狂狷雲遊在我心靈的幽玄中
事事可無常、不如意能八九
面對那被恐怖所圍戰
被出賣所折磨的真實
即使無力、無助與無奈
會把我全整地吞食
也要吐出我最後一絲的爭扎
撫肯「我」的存在
因為這原本是生命完美的弔詭
也是我自己本身
生命不停的呼喚
要我
活出自我、活出晶瑩
讓每一抉擇皆是
堆砌自己未來雕塑的器石
深知得背負自己雕琢的重擔
為的是能自如地寫下心靈的史詩
譜曲一首不用改變的命運樂章
讓真我的尊嚴,超越凡俗的評價
毅勇地!面對自己的創造和終程
唯一尊奉的圭臬是傾聽
內在真我良識的呼聲
因為會讓生命顫慄的最後審判
仍然是我自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