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學長一直灌輸我們【人就是要認識多一些,以後才有更多人脈】~
慢慢自己在社會打滾多年之後,似乎這句話也算對,也算錯!
(有些觀念是對的,有些說法是錯的)
你一定遇過這樣的朋友,平時不聯絡,一聯絡就問:「在嗎?在嗎?」也不說是什麼事,但最後一句總是落在「能幫我個忙嗎?」有時候是向你借錢,有時候是想拜託你介紹工作,有時候只是想要你在網路上給他小孩的照片按個讚。
這類朋友往往和你沒什麼深交,有的是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的,有的連長什麼樣都忘了,但是每次碰到什麼話題說起你的時候,他總能裝得好像已經跟你熟得不行的樣子,並且在需要你的時候厚著臉皮找到你!
很多人把【人脈】,【人氣】,【人緣】,【人數】搞不清楚?
首先要搞清楚雙方的關係,如果只是一個研討會,一個宴會上的萍水相逢,這樣只能先列入【人數】,或是勉強算是【人緣】的一種。
有時候在研討會【人緣】好,會換到一堆數不清的名片。
另外大家可以想看看,自己最怕遇到什麼狀況呢?
是不是讓人最不想要遇到的一種就是裝熟和裝逼?
明明只是見過一次,甚至幾乎忘記如何認識的?但是對方居然好像跟自己很熟,並且說了很奇怪的笑話?
自己之前曾經在研討會和這位仁兄換過名片,但是因為專業差異很大,所也就忘記這件事情。
但是沒有想到幾年之後接到這位仁兄的電話(因為有名片,打公司電話)。
一開頭就講說之前跟自己很熟,講了半天,我居然沒有想起來如何認識? 當我還在回想自己是如何認識的時候。
突然聽到介紹我們公司某某IC關鍵技術和PM給對方。
這時候突然覺得很莫名其妙,因為我跟你不熟,另外公司的一些關鍵人物也不是可以隨便介紹,雖然自己有認識,可以幫忙跟對方打聲招呼。
但是為什麼我要幫忙你介紹? 僅僅換過一次名片,中間沒有聯絡過,似乎沒有什麼關聯?想一想疑問為什麼自己要花時間幫忙介紹呢?
說明白,這種就是【人數】而已。
同樣的場景,一位交大校友會的學弟先發Mail 過來,詳細說明前後原因。這位學弟也遇過好幾次,也吃過飯。大家又都是交大校友。
這樣的狀況,自己也轉成【人脈】,也就幫忙他引薦相關窗口。
【人脈】是需要經營的,平常至少聯絡一下,或是參加一些聚會。不然就是參加一些群組大家可以聊一下或是分享資訊。不然就是在社交軟體大家可以互相分享或是按讚一下。
【特殊例子】
之前一位朋友很不喜歡社交,很少參加各種聚會,也很少玩社交軟體。
但是當他需要幫忙的時候,居然好多人幫忙。這讓我很奇怪?
後來發現他雖然不喜歡社交,但是一旦別人需要幫忙他也義不容辭幫助。
重點是他會記住認識的人生日,一年就一次的祝福,而且是實體的祝福《一張小小卡片加上一個小小禮物》,讓人總是默默記住。這也是很特別的經營人脈實際的特殊例子。
【反思例子】
你身旁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吧?
有個朋友跟我說,他收集到500張名片,相當自豪,覺得人脈累積超多。
那我問他,
如果你打電話給【對方借1000元】,請問有幾個會借?
如果請對方【介紹一個好工作】,有幾個會幫忙呢?
【電話例子】
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中說是我軍中同期受訓的同袍打來。
一開始我以為是詐騙電話,
後來對方說了很多當時軍中狀況,
才確認是同期受訓同袍。
不過已經退伍兩年,都沒有聯絡狀況下,
突然接到他的電話。
後來想起和他算是點頭之交,
當時受訓期間,並沒有太多的交集。
此時電話中話題突然轉向,
說他因為【挪用公司鉅款投資】,
公司三天後要查帳,
目前只剩缺50萬,需要跟我借【錢50萬】。
此時我突然愣住,
因為剛剛上班2年的我,
一方面積蓄不多,
一方面這位同袍平常都沒有再聯絡,
另外跟他似乎不是很熟。
所以我跟他說只能借5萬元。
這時候電話那頭生氣的說,
五萬元就不用借了,
電話那頭一直生氣唸說,不顧同期受訓同袍情義...等
突然電話那頭就掛斷電話。
讓我覺得很無語,
雖然和你軍中一起受訓3個月,
但是似乎跟你不是很熟,點頭之交。
後來大家退伍之後,兩年都沒有再聯絡。
這樣狀況下,已經願意借5萬元,算是情至意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