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不!是!交友指南XD
他不會告訴你「怎麼」和人建立友誼,而是試圖探討「為什麼」我們會建立友誼。換句話說,這本書大概不會為實際生活帶來幫助,只會滿足你的好奇心🤣
人似乎總是很難解釋友誼建立的原因。我們當然可以說,我們和一個人是朋友,是因為她的聰明與幽默......總總美好而讓人憧憬的特質。但當我們這樣說時,又常會覺得一切好像......怪怪的?
當我們遇到其他具備這樣特質的人,難道我們都會和對方成為朋友嗎?當我們的朋友失去了這些特質,難道我們的友誼必然會就此結束嗎?最後,我們對對方的愛真的能夠就此概括嗎?我們愛她,只是因為她的聰明和幽默嗎?
想要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分辨工具/利益性關係,以及「將朋友本身是為目的」的友誼之間的差異。在前者中,我可以輕易地列出所需的條件,而任何符合條件的人,都可以輕易取代你在我生命中的位置。
例如,我們可以和隔壁部門的「同事」有著良好而快樂的合作關係。但今天當有另外一位同事接手了對方的工作,並且表現甚至更為優秀、溝通更為順暢 —— 那我們大概也不會太介意。
不過,如果將對象代換成「朋友」,那就情況不一樣了。即便新來的人擁有一切我們羅列出的特質,我們或許總還是會覺得少了些甚麼,而且難以說出到底是甚麼。
而作者提出,這缺失的碎片,或許正是我們自己也無法明言的「可能性」:
p.122, p.142 - p.143, p.145
如果我們的關係中包含愛,那麼我其實不知道我想從你身上獲得什麼。
我們不只需要欣賞朋友已知的樣子,友誼也做出對未來的情感承諾。
這表示我認為我們在彼此生命中佔有一席之地......友誼不只反映出我們已知的對方吸引人之處,也反映出我們未知的部分,甚至是因為這段友誼才會產生的部分:「愛不是終點,而是我們試著了解另一個人的過程。」
「為了朋友本身」而愛他們,表示我們也愛他們將來可能成為的樣子。表示我們也想要愛自己因為這段關係而變成的樣子。但是,我們的未來可能是甚麼樣子,現在完全不得而知。我們不可能清楚描述我們對依然未知的未來所做出的情感承諾;這也就是我們每次試著解釋為什麼愛某個人時,必然遺漏的部分。
與亞里斯多德的定義有所矛盾的是,當代所理解的友誼,不總是合乎道德而充滿美德的。換句話說,雖然令人不安,但一段良好的友誼,是可以建立在不道德之上的。
臥底的革命軍首領,與警衛隊隊長成為了朋友。當暴虐的政府終於被推翻,曾為政府走狗、認為自己當時是在做「正確的事情」的隊長,淪為了即將被槍決的死刑犯。執刑前夕,兩人的友誼最終讓首領違背了自己所有的信念,偷偷放走了這個曾經的友人。
......以上故事純屬個人瞎掰,但情節很熟悉、很可以想像吧XDDD
我們怎樣都無法確定友誼能夠把我們帶去我們想去的地方,是否能讓我們成為想像中、社會定義中那個「更好的人」。但這些卻無法否定我們的友誼。
然而,一切美好隨時都可能崩解,尤其是因為這段關係一開始便包含了無法預測的未來。
朋友的行為合乎個性時,能為人帶來驚喜;但如果他們的行為與我們所理解的個性大相徑庭時,這段關係可能會一夕之間搖搖欲墜。
p.148
......更糟的是,我們自己曾經在這裡發現過嶄新世界,但現在卻可能只看見斷垣殘壁。......不論信心多堅定,我們之後卻可能發現這個信念毫無根據,因信念而生的希望也往往隨之幻滅。
此外,基於一段關係中總是相互影響的特性,友情的存續,也常常與我們對自我的定義息息相關。
p.201
喜新厭舊的交友更常發生在小孩身上。小孩老是在試著確定自己是誰:他們不停否定自己過去的樣子,試著變成新的樣子。每次他們向新方向發展時,他們會拋棄至少一部份的舊友誼,這些舊友誼只能根據他們過去的樣子,提供他們改變的可能性;他們會找到新朋友,他們覺得這些新朋友更適合他們目前想成為的樣子。
作者的文字幽默而淺白,書中也援引了西方古往今來的各式論述/作品,進行了很多精彩的討論。包含亞里斯多德的 philia、康德的美學、文學的活隱喻、《藝術》一劇的友誼崩裂的以及藝術和友誼的相似性,以及末路狂花的主角友誼與道德的關係......等等。
很推薦、很值得一看。
1. 舊書重讀。因為被渺小一生傷太重,所以回來看這本試圖療傷.....但怎麼好像更痛了 QAQ
2. 這裡對友誼的描述深刻到,看一看發現自己需要先大退一萬步去確認一下友情和愛情有甚麼差別XDDDD
3. 覺得朋友有時候就單純是對的時間碰上對的人。友誼的開端,不常常就是驀然回首,有人剛好在燈火闌珊處ㄇ!(...我更分不清楚友情和愛情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