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前面兩篇文章的可以先看這裡寫給師長:運用薩提爾模式協助青少年的基礎(一)、寫給師長:運用薩提爾模式協助青少年的基礎(二)
談到「搭起溝通的橋樑」、「開啟對話空間」和「保持彼此的連結」時,有一些師長會接著追問:「做到這幾件事情後,要如何確認學生的狀態是否安好?可以問哪些問題來幫助我們確認?」以下,我將提供幾個確認(評估)學生狀態的原則和問句:
原則一:聚焦在明顯的變化
可使用問句:
(1) 有沒有好好吃飯?
華人文化中表達關心最熟悉的方式,沒有威脅性。
讓我們有機會得知學生的近期變化。
(2) 都睡幾個小時?
瞭解學生的平均睡眠時數,作為評估的基準。
讓我們有機會得知學生的近期變化。
(3) 你們現在年輕人的興趣都是什麼?
表達想瞭解學生的意願、願意向學生學習的態度,學生會比較願意談自己的事情。
對原本有興趣的人事物失去興趣也是重要指標。
(4) 你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
表達有發現學生的變化,學生會覺得自己被老師放在心上。
原則二:確認是否有相關事件
特別是重大壓力事件。例如:分手、親人過世、和人起衝突…
部分情緒起伏是有脈絡可循的,像是分手可能有難過、傷心、生氣等情緒,這些情緒的調適本來就需要一些時間,短期內有這樣的情緒不代表有任何的心理疾病。長期(一般而言是一個月以上)都沒有改變可以鼓勵學生到諮商中心談一談。
可使用問句:
(1) 最近有沒有遇到什麼事情?
開放式問句,不預設立場,讓學生可以自由聯想,能夠廣泛地瞭解學生近期的狀態。
(2) 什麼事情影響你的心情?
如前述,將情緒和事件連結起來,有助於理解學生的狀況。
原則三:注意特定的情緒
無力、無助、絕望、罪惡、羞愧、低自我價值的感覺較需要注意。
學生的表現方式為:自己沒辦法改變、未來沒辦法改變、都是自己的問題、都是自己的錯誤、都是自己不好、自己不重要、自己沒價值。有很多的自我批判。即使直接指出學生有正向的部分,他 / 她也不相信。
可使用問句:
(1) 你是不是覺得……(上述的表現方式)?
封閉式問句,在感覺到學生可能有特定情緒的時候,直接確認其狀態。
也是協助學生更清楚自身內在狀態的方式。後面可搭配開放式問句,請學生多說明一些。
(2) 你都如何因應這樣的感覺?
例如:睡覺、看電影、聽音樂、找朋友聊天…
陪伴學生一起探索其自身的資源。即使學生說自己是受到他人的幫助,仍然可以反映學生願意接受幫助的資源。學生在痛苦的狀態下一定也有做一些事情,可以反映出個案內在本來就擁有的力量。即使是掙扎,也都是有力量的。有時候看起來沒有做什麼事情,個案也很努力的在面對心裡的困難。
以上,提供給各位師長參考,也歡迎大家提供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