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下回台灣三週後的感觸:這裡真的是個會給人帶來外貌焦慮的一個地方。
走到哪裡,每個人都可以對你的外表和身材有評論和意見,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從家人到親戚、從鄰居到買衣服的小姐、再到按摩店的阿姨,大家都好重視你長得好不好看,皮膚白不白,瘦不瘦,好像美麗只有一種標準,好像明明到了這個世代,我們仍用著裹小腳式的心態來看待自己和他人。
吃得健康與否,運動做的是否夠多,平常是不是都不忌口?彷彿一個人的外表就能夠讓我們完全的了解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但當對方發現其實你該做的都有做了,也有很好的習慣,他們就會丟一句:「你的身型就是比較吃虧啦,骨架大就容易顯胖,就是基因問題吧,那也沒辦法」。
記得上週跟媽媽去逛街,買衣服的阿姨很努力的在諂媚我媽,說她長得像我姊姊,一直誇讚她身材很好,下一句就問她說:「啊你怎麼把人家生成這樣拉,她雖然不胖,但肩膀寬跟骨架大,就是吃虧」。
老實說,這些話我在國外根本沒有聽到過,可能我的身材跟他們比算瘦,也可能是因為在我待的地方,因為這是一種對身體的歧視,是body shaming,是政治不正確的,所以大家會盡可能的避開這樣的話題。另一方面,則是真的沒有人在乎你長怎樣,所以某種程度上,確實更能夠呈現真實的自己,也比較不會有不自信的感受跟想法。
但是在台灣,主流的審美觀仍然是白白瘦瘦,連我去試婚紗時的,大多數的禮服也都明顯是做給「標準身材」的人們的衣服,而我穿上去時,真的會感覺自己身材的優點無法被展現的很好,缺點倒是被放大了好多。所以,我們該削足適履,是這樣嗎?那些衣服在我身上不好看,所以我得減肥,我得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纖細,所以才能在拍照時好看,是這樣嗎?那麼,我到底是為了什麼在拍婚紗呢?人生唯一一次想要穿上好看的婚紗,希望自己身體的美好跟優點能夠被好好展現出來,但大部分的衣服好像都只是在提醒我:「你不夠好,你撐不起我,
你穿不了我」。
當我想要嘗試一些不同的風格,覺得自己拍照起來好像還蠻好看的婚紗,卻被身旁的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評論,穿這個看起來太胖,另一個肩膀太寬,下一個看不到腰身。說真的,我沒有很享受試婚紗的過程,沒有太多感動,更多的只是焦慮跟看見自己與主流身材的差別。最後,我好像也只是在找一個別人覺得好看的婚紗,卻不見得是我最喜歡、最想嘗試或最能讓我覺得自己很美的衣服。那麼,這是拍婚紗的意義嗎?花錢來獲得他人的認可,來增加自己的焦慮?還是想要留下一個跟伴侶的美好回憶?
而我們活著,難道就是為了成為他人眼中喜歡跟期待的樣子嗎?
對我來說,這不是我靈魂的意義。經過了千百次的輪迴,我不想再這麼努力的去讓別人認可我,而是無論外在的世界是如何看待我,我都能夠認可自己、喜歡自己跟看見內在最真實的美好。某種程度上,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斷遇到類似的事件,去觸發我的焦慮,讓我去覺察原來我還是對身體有批判,我也仍然在拿他人的標準來審視自己,而我的潛意識裡也還有未被療癒跟和解的部分。
那麼,就把這些看似帶來不安的經驗和事件,當作一個讓靈魂能夠繼續成長的機會跟冒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