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學習歸零,成了內心凋零》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各位一定聽過類似話語:「學著像一張白紙,學習才能如海綿般一樣吸收」、「面對新事物,要懂得歸零」、「切勿驕縱自滿,須讓自己成為什麼都不懂的狀態,才能有辦法懂,並掌握精髓」、「謙受益,滿招損」……等。

 

至少,在我那個年代是這樣學過來的,對不懂的事物須有敬畏之心,才能夠真正學到。過於自負及自滿,很可能被譏笑為半瓶水響叮噹;或太愛慕虛榮,成了打腫臉充胖子。

 

接下來這個故事,很可能是約莫我十年多前的記憶。我搭著東部線火車,準備回台東老家過節。那時,智慧型手機並不是那麼普及,為了裝個認真書生的樣子,我帶了兩三本書在火車上閱讀。即便,我知道這一定讀不完,或讀不進去多少,但知道那樣會比較有「氣質」。現在回想起來,那比較像是自欺欺人,自以為是的氣質。

 

車廂內大聲說話的聲音驚動了我,我望向前方……

 

一名青年,很大聲且熱切地向最前排的旅客歡喜說道:「哎呀!我真的太開心了!」試圖從自己的包裏翻找出一些東西。

 

而後,他拿出一面錦旗,錦旗上面是他成立不久公司的名字。他說:「大哥!我今天真的很開心,和台北的大廠商談成了一筆大生意呀!唉唷,你知道台北的生態怎麼樣嗎…?」他很想和前排旅客分享商場上的得意,與對異鄉經驗的欣喜。

 

前面旅客平靜地說道:「我知道台北。嗯…我兒子在中研院上班,我知道。」顯然地,他不想繼續話題,想於長達四、五個小時旅程的火車上,能有一絲平靜的空間。

 

那位青年:「哦…中研院呀!貴…呃…令郎…令郎一定天縱才子,厲害!一定…很厲害!」那原先如此有能量、且有力度的聲音漸漸萎了下去…他默默地把錦旗收了回去,向前排乘客道歉,轉過身過後表情落寞,覺得自己做的事情真沒什麼好說嘴的。

 

我把目光,放回那一定看不了多少字的書上。把剛看見的場面當作一場鬧劇;一場,自以為是,自甘打臉的一場鬧劇。

 

關於這個故事。現今的我,會有不一樣的心境。會試著去思考,為何那青年分享談了一場大生意,卻萎了;而那名稍具年長的乘客,卻極具自信地句點了。

 

現在的我,可以以客觀地跳脫出來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名為現階段拚搏的人,得到了階段性目標的鼓舞;和一名過來人,說我孩子很厲害,那個並沒有什麼。

  

【另一則受挫的故事】

 

我再接續說另一個故事。那是來我診間的他(化名阿強),是我們第一次見面。他僅坐沙發椅前1/3的部分,僵直地將身軀往前傾45度。我觀察到後,故意地在沙發上全躺,翹著二郎腿;試圖營造放鬆的氣氛,及製造不和諧狀態。

 

他是一名職場熱血青年,過去憑藉自身專業積累了不少財富,不憂錢財。現階段為人生夢想,轉行、轉業,到了新公司;其實,他在新領域亦具三年以上的相關經驗。現在的他,換了新公司後,待了半年左右的時間。

 

我詢問道:「你在轉換公司前,其實有多年的相關經歷。怎麼到了新公司,讓你如此有壓力呢?」

 

阿強顫抖地吐出聲音:「可能是主管情緒比較暴躁一點,說話很……」他欲言又止,把想說的話,再吞了回去。

 

我心想:"這人並不是職場小白啊!過去曾經成功過,而後,對新領域也具一定的專業度。為何不能為自己找新的伯樂呢?"

 

我接著詢問:「是這主管在這領域有過人的專業,讓你不想離開嗎?」

 

阿強的話匣子打開了一點,說道:「哦不,是這主管在業界出名了難搞;當然,他是此業界是公認上的前幾名。但,我覺得學習要歸零,面對現階段的困難不突破,到其他的地方也會產生同樣的問題。」

 

【學習要歸零,其實要找對智者歸零】

 

回到前兩個例子,他們故事主軸所面對的都是所謂的「過來人」,也就是所謂的前輩。前輩積攢著許多職場經驗,及匠人精神。可能出現一個場景:“要頂尖就是要這麼刻苦,要把所學發揮到極致。你想學我可不言傳,你就只能在旁邊看!"

 

然而,這兩名青年所面對的對象。一位是「陌生年長的過來人」,另一位則是「堅持留下於此領域的過來人」為尋求先師解惑,並沒有錯,只是挑錯了對象。

 

我見過不少被職場前輩數落的例子。其前輩習以「心法」來教導後輩,很可能是對某些態度的堅持,告訴你如果想學到某些技術或高度,就是要像自己有所謂的「獨特」、「超乎常人」、「病態」的信念,才能達到成功。

 

這種前輩獨樹一格,專業性的確很強,但,就是人非常難搞。也就是這種狀態,在「專業」與「人格特質」的加乘下,一定會先收獲不少目光,很可能是被外界,及某些剛起步的人視認為此領域的代表、領先人物,並視為偶像。

 

具這種特質的人,最率先吸引到的會是那些「自覺不夠」、為求上進;並自將過去化為白紙的那些人。為演出最頂級的標竿,他們將自身陷入那不合理完美的無底洞,面對不適切的環境,僅將所有負向結果歸因了自己。面對無止盡的床邊安眠藥物,只能再告訴自己不夠努力……

 

【求上進值得嘉許,但別讓自己率先凋零】

 

回到第一個例子,真正面臨第一線戰場並取得成功的人是誰?是那名青年。而另一名青年呢?實則是具多元領域專業的人才,並在新領域持續地希望能有一片天。

 

我們為何會對那些似不合理的回應,如此上心呢?

 

回到一個「太想完美成功」心態,與「過於努力」的行動。我要追的話,一定追的是最好的!或是,覺得任何事就是須付出120%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才能被其他人認可。

這可追溯於被原生家庭所賦予的重大任務:"要成功呀!"卻很常被提醒的是「要做就要一定做最好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去看他,學著點!」……但在那追尋下,終沒有止盡的一天,換來的絕不是稱讚,而是再提醒你別自滿,都會有更好的。

 

向前走的副歌:「再會吧,啥物攏不驚;再會吧,向前走!」

 

想說的是,如果你是阿強,想向前走,那須提醒自己,在旅程上會面對到許多的評論與評價;要不斷地提醒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若你是那位旅人,也請對不是和你有最終目的地的旅人說:「再會吧!」

 

在快速變遷、瞬息萬動的世代。很可能你擁有且接觸到的,是為新世代所帶來的新寶藏;過來人所遇見的,與你所遇見的並不一樣。屆時,你是目的地的新領航員,你的歸零,將是帶領他人去到新寶地的驅動力。

 

不要因過份的歸零,而讓自己凋零。你過去所積累的,會生出的是,獨一無二的新視界!

 

文:吳景濱 心理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奇葩說》中,有個辯題談到所謂的"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有位辯手提到了,來自華人的"善意的謊言"這件事,父母百般用很多的違心之論,讓小孩順服,企圖為小孩塑造完美世界來去證實世界的對、或不對!?而家裡有不有錢,並不是主要問題,而是"誠實一致"這件事。   父母表面上打壓你,私底下卻資助你
他們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信念,並患有「時間焦慮」及「金錢焦慮」。以下是可能的議題,與解決策略參考......
這幾天真的被白飯之亂的新聞洗版許久,也引起我的好奇,到底是什麼可以爭論不休?我想就個人淺見,分享我的觀點。
承接之前寫到此類型的人的特徵,他們是家族榮辱與共的天命之子、振興家族的希望之星。核心於常自覺不夠好,很難給予自身肯定,無法相信外在正向評價。   含三種型態:低下的自尊成為上位者的把柄、無法接納自身的「不完美」、不夠好的核心信念與家族的連結
承襲我之前寫的一篇《無援的悲歌,高功能者的憂鬱》談及到了高功能憂鬱者可能遭遇的困境,我透過自身實務經驗、及所汲取的相關心理知識歸納了五種類型......  
進來我治療室的他,身材高大、壯碩,卻一臉愁容。我的身型明顯小他一號,他卻龜縮在離我遠處的沙發角落,形成一種不般配的畫面。   他(化名阿信)顫抖著發問:「吳心理師,你覺得愛是什麼?」我聽到這句話時,當下真的矇了。因為,他年紀大了我至少20歲......
在《奇葩說》中,有個辯題談到所謂的"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有位辯手提到了,來自華人的"善意的謊言"這件事,父母百般用很多的違心之論,讓小孩順服,企圖為小孩塑造完美世界來去證實世界的對、或不對!?而家裡有不有錢,並不是主要問題,而是"誠實一致"這件事。   父母表面上打壓你,私底下卻資助你
他們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信念,並患有「時間焦慮」及「金錢焦慮」。以下是可能的議題,與解決策略參考......
這幾天真的被白飯之亂的新聞洗版許久,也引起我的好奇,到底是什麼可以爭論不休?我想就個人淺見,分享我的觀點。
承接之前寫到此類型的人的特徵,他們是家族榮辱與共的天命之子、振興家族的希望之星。核心於常自覺不夠好,很難給予自身肯定,無法相信外在正向評價。   含三種型態:低下的自尊成為上位者的把柄、無法接納自身的「不完美」、不夠好的核心信念與家族的連結
承襲我之前寫的一篇《無援的悲歌,高功能者的憂鬱》談及到了高功能憂鬱者可能遭遇的困境,我透過自身實務經驗、及所汲取的相關心理知識歸納了五種類型......  
進來我治療室的他,身材高大、壯碩,卻一臉愁容。我的身型明顯小他一號,他卻龜縮在離我遠處的沙發角落,形成一種不般配的畫面。   他(化名阿信)顫抖著發問:「吳心理師,你覺得愛是什麼?」我聽到這句話時,當下真的矇了。因為,他年紀大了我至少20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當你開始愛上了放下自己緊抓著的所有心理結構時,那未知,也就是我們的真實本性,便有了喚醒自己的能力。~~阿迪亞香提💡
Thumbnail
《別讓我走》作者石黑一雄,一位日裔英國籍的小說家,201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以文體細膩優美著稱,幾乎每部小說都被提名或得獎。石黑一雄非常年輕即享譽世界文壇,與魯西迪、奈波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石黑一雄是亞裔作家中,少數在創作上不以移民背景或文化差異的題材為主,而著重在更具普遍細膩的人性刻
有時候總想要花精神,把一些重要的待辦事項給完成,但往往效果不佳? 有沒有想過其實是你用錯了大腦的使用方式,才造成這樣的狀況發生? 作者樺澤紫苑,是一名精神科醫師,他運用了他的腦科學時間術。讓他在同一樣的24小時之內完成更高、更多有品質的工作。閱讀《最強 腦科學時間術》過後,把閱讀心得分成三部分做分享
Thumbnail
4. 當部屬問你問題,你回答:「讓我想想,之後再回覆你」時,猴子跳到你的背上,後續變成部屬追著你跑,你變成部屬的部屬(頁 32~37)。正確的對應方法如,請部屬做更多的資訊蒐集、數據分析或者行動方案,持續讓猴子在他的背上,你也持續擔綱管理者的角度,由你來追他的進度(頁 56)。 5. 當你鼓勵部屬丟
Thumbnail
我們時常沒有想清楚,為了維護這個得到的東西,我們會付出甚麼樣的代價。
Thumbnail
你需要經常地透過各種訊息影響其他人的想法與行為嗎?假如能夠使你要傳達的訊息既好記,又能被清楚理解,甚至還引發人口耳相傳,這樣的能力你覺得重要嗎?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當然!」,那麼《黏力》是你必須閱讀的好書。 黏性=訊息可被理解、好記、有產生改變思考或行為的能力,讓本書告訴你如何讓你的訊息具備「黏性」
Thumbnail
<p>要能夠真正影響生命、改變行為,最有效的方式大概就是被感動後所產生的力量。因此專注地看適當的電影,當孩子跟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影就可以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教學」。</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當你開始愛上了放下自己緊抓著的所有心理結構時,那未知,也就是我們的真實本性,便有了喚醒自己的能力。~~阿迪亞香提💡
Thumbnail
《別讓我走》作者石黑一雄,一位日裔英國籍的小說家,201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以文體細膩優美著稱,幾乎每部小說都被提名或得獎。石黑一雄非常年輕即享譽世界文壇,與魯西迪、奈波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石黑一雄是亞裔作家中,少數在創作上不以移民背景或文化差異的題材為主,而著重在更具普遍細膩的人性刻
有時候總想要花精神,把一些重要的待辦事項給完成,但往往效果不佳? 有沒有想過其實是你用錯了大腦的使用方式,才造成這樣的狀況發生? 作者樺澤紫苑,是一名精神科醫師,他運用了他的腦科學時間術。讓他在同一樣的24小時之內完成更高、更多有品質的工作。閱讀《最強 腦科學時間術》過後,把閱讀心得分成三部分做分享
Thumbnail
4. 當部屬問你問題,你回答:「讓我想想,之後再回覆你」時,猴子跳到你的背上,後續變成部屬追著你跑,你變成部屬的部屬(頁 32~37)。正確的對應方法如,請部屬做更多的資訊蒐集、數據分析或者行動方案,持續讓猴子在他的背上,你也持續擔綱管理者的角度,由你來追他的進度(頁 56)。 5. 當你鼓勵部屬丟
Thumbnail
我們時常沒有想清楚,為了維護這個得到的東西,我們會付出甚麼樣的代價。
Thumbnail
你需要經常地透過各種訊息影響其他人的想法與行為嗎?假如能夠使你要傳達的訊息既好記,又能被清楚理解,甚至還引發人口耳相傳,這樣的能力你覺得重要嗎?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當然!」,那麼《黏力》是你必須閱讀的好書。 黏性=訊息可被理解、好記、有產生改變思考或行為的能力,讓本書告訴你如何讓你的訊息具備「黏性」
Thumbnail
<p>要能夠真正影響生命、改變行為,最有效的方式大概就是被感動後所產生的力量。因此專注地看適當的電影,當孩子跟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影就可以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教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