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大約在二十八歲的青春時代,突然一個因緣巧合,#冥冥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叫老安去學茶藝。
(老安不會說:因為學茶藝的氣質小姐姐很多,感嘆找不到美麗又有氣質小姐姐的好男人們,快來參加茶藝社!)
這個掌控人生的神秘力量,甚至讓老安因為學了茶藝,斷斷續續的有了四年的茶葉店店員經歷!還考到了高級評茶員證照。
平常老安都在插科打諢賣萌今天來點專業的:
略述茶葉評鑑的原則及流程。
茶葉品評是倚賴評茶人員對茶葉的專業認識,利用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來審評茶葉。
(老師寫在白板上的茶葉評審流程)
茶葉評鑑的理想場地:
要進行茶葉的評鑑或比賽,外在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理想場地的選擇,是以儘可能排除外界因素影響並降低對評茶師情緒的干擾為目標。
評茶場域要求整潔、光線充足、無蕪雜味影響、良好隔音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牆壁及桌面要純白色為宜)
茶葉品評器具:
茶葉的品評,歷經了茶業界數百年的經驗,在國際上早已形成了一套很完整的標準,使用的器具和沖泡流程也標準化了,但在每個國家或區域中,也偶爾會應當地狀況,而做些微調。(如中國福建廣東一帶,就有使用白色蓋碗評鑒烏龍茶的特例。)
茶葉評審茶具原則上要有:評鑑杯(含蓋)、評鑑碗、湯匙、燒水壺、計時器(可用手機代替)。
更專業一些,還要準備:取樣盤、葉底盤。
以上都要純白色。
茶葉評審流程:
1、取茶樣:將茶葉由貯藏器具中取出,置入取樣盤。
2、外型評審:查看未沖泡前茶葉的外型是否完整、及乾燥程度。
3、聞(湯前)香:在沖熱水之前,嗅聞茶乾的香氣。
4、秤重:一般的標準,是稱3公克的茶葉,放入評鑑杯。
5、沖泡滾水:標準量,150 CC的水量,100度C的滾水,3公克的茶葉。
沖入100度c的滾燙熱水後,茶葉浸泡的時間,一般會看茶乾的外形而有所不同。
茶乾外形為半球形或球形 (如高山烏龍茶、凍頂烏龍茶…),一般浸泡時間為6分鐘;
茶乾外形如為條索形 (如大陸綠茶、魚池紅茶、文山包種…),浸泡時間則以5分鐘即可。
6、出湯:時間一到,迅速的將評鑑杯中茶湯完全倒入評鑑碗內。
7、湯色審查:觀看茶湯的顔色、清澈度、碎末多寡。
8、香氣審查:將茶湯中的湯匙取出,用鼻子嗅聞茶湯的香氣。
9、滋味審查:用湯匙取少許茶湯,送入口腔,感受茶湯的味道。
10、葉底審查:查看泡剩下的茶葉葉底(茶渣),可觀察出茶葉原料的老嫩、焙火乾燥過程是否適當、有無參雜其他樹葉……等等。
11、結束清潔:做為一個茶人,有始有終很重要,要留給下一個使用者良好的環境。
茶葉評審的配分標準:
由於茶葉的茶菁品質、生產環境、製作手法都可以影響茶葉的品質。
評分的重點,在於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五項,簡稱「五項因子」,這五項佔評分標準的比重,可視主辦單位的要求而變動,但香氣、滋味二項,通常都佔評分標準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畢竟茶做為飲品,外形再好看,最重要的還是要好喝才行。
其他活動記錄:一日採茶工體驗,在新北三峽有機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