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敢說進大公司晃了一圈出來有什麼成長看了什麼風雨,但感覺或許有比彼時的我容易看出「為什麼事情會這麼瞎」的日本企業版本。大部分時候我也想相信對面窗口是因為從前受過太多傷而全副武裝,但我只想說這一切都很沒必要,畢竟我只是個不知秦漢遑論魏晉的物理上不知世事外國人。
日文有句慣用語叫做釘を刺す,中文意思是指在事情還沒發生前先教育教育對方;我覺得「立規矩」是比較貼近的對譯,但不太符合時情。按照前後文有時大概可以譯成「醜話先說」,但基本上有上對下嚴格叮囑(避免事後煩到自己)的意思,所以不完全通同。在商業往來上先把話說清楚有時是很必要的,然而這個必要很需要拿捏分寸。
如果這個「先說清楚」的內容對方其實本就一丁點也沒有這個念頭,情況反而會像在侮辱對方的人格或智商。比如在對方去洗手間前先嚴格叮囑:「上完洗手間要洗手!」如果對方是稚齡幼兒那可能有點道理;但如果對方是神智正常的成年人,就只能解讀成意有所指——這裡如果有請勿隨意便溺的告示牌,代表了什麼自然不用再說;就是這個意思。
當我告知窗口因安排事宜需要請事前寄送鑰匙寄送地址確認後聯繫,窗口說:1. 他們也有其它事情安排他們要先用,2. 用完會直接寄給我,3. 避免兩方需用時重疊以後這種事情要提早說。一時之間我怒火閃燃;我沒指定什麼時候要用寄到哪裡莫非不是為了確認留有調整餘地嗎?而且為什麼都還不知道我這邊的時程窗口就先認為他們自己也還沒訂好的事會先發生?意思是說他們的事比較優先?到底誰是甲方。就算撇除誰來付錢,這段對話裡面的傲慢濃度高到讓我難以忍受。
當然,這是閃燃,實際上在這些鳥事之前已經有許許多多的鳥事堆積如山。有時我很訝異,有一種主管擅長遺忘自己還負責裁核(很神奇的,在實務上這種主管並不少,)當我向他們詢問某些事情,話還未說完,他們就翻白眼流露出「這種事情你也問,該不會你吃飯時我還要餵你吧?」的表情,粗魯而不耐煩地把話拿過去說。但,有沒有還有一種可能,我是來請示你的權限(而非你的意見。)如果這些我都可以自己決定,那請問您是在這裡負責呼吸的?
有客戶按照往年慣例送來一箱水梨。同事十分歡欣,因為按照往年慣例的話,那水梨十分多汁甘美,不可多得。而且由於人口稀少,按照同事的經驗幾乎可以分到三分之一盒。而或許去年的水梨太過美味而讓人印象深刻,主管也十分中意,所以分配時除了我和同事一人一顆剩下他都要拿走(分給他的親朋好友。)
老實說我對在辦公室拿到什麼吃的實在是一點意見也沒有。比喻來說,就像剛好坐在窗邊有涼風一樣,如果換了位子就只是打開電風扇的事而已。只是聽聞主管異於平時的分配,另一位主管不禁開口說他們(同事和我)的份呢?但以主管的思考邏輯來說,當然不能理解這是什麼問題:「他們已經有拿了啊。」另一位主管見想要溝通的事不得其門而入便也住了嘴。
待到兩位主管都出門之後,同事突然開口問我那水梨已經吃了嗎?「嗯嗯吃了。」「你覺得怎麼樣?」「什麼意思?還不錯呀。」「那水梨不怎麼樣。很沙,不甜。」
人生到了這年頭才終於除了他人的情緒以外,有點能體會他人說話的意圖。這難道是在默然白眼反駁:『你不給,我還不想要咧』嗎。但⋯⋯確切說來客戶是寄給主管,所以我對於他怎麼分配,也仍然沒有感想;但無一例外對意在言外感到不耐。
廠商打電話來。説報價之後確認工程還需要委託電工,要請我另外下單。
「但之前報價的金額已經都涵蓋了是嗎?」
「嗯嗯,敝公司的部分已經全部都涵蓋了。」
「我確認一下,誰來下單是無妨,但這個意思是金額會增加嗎?」
「呃,那個,這個嘛,另外委託電工,所以這部分恐怕是的。」
「但你之前不是去看過現場才報的價嗎?我們是發包給貴公司,難道不是應該貴公司去下單給電工嗎?」
「呃,但是,後來才發現這部分敝公司沒辦法施作⋯⋯」
奇怪,這個時候會火冒三丈覺得被愚弄的只有我嗎?誠實很難是嗎?我開了三個開頭讓他有機會體面解釋,但到第三次已經直話直說了廠商還可以毫無品格地說「我會賣這個蛋糕給你但我沒辦法烤出蛋糕體」。那你怎麼報價的?用想像報價然後再說無法達成的部分請客戶自行另外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