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鍵盤柯南」嗎?每次發生社會事件,你是否總是忿忿不平,不理解為什麼輿論一面倒,判決還是出乎意料?有一個節目,正是為了鄉民法官而生……
今天想向大家介紹法律白話文運動與公共電視推出的「What the 法」Youtube節目,由眼球中央電視台的視網膜擔任主持人,針對16個真實案件,經過去識別化與微幅修改後,以動畫的方式呈現「不平衡報導」。
《What the法》節目講述的案件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舉凡購物、求學、親密關係都是他們擇選的主題,他們暫且不談大企業逃稅,或是環境汙染的違法事由,而是提煉出日常都用得上的議題來教導大眾,尤其是與青少年族群緊密相關的議題。但這不代表這些問題膚淺,其實節目中也關懷到了廢除死刑的觀點、呼應電影《九槍》的移工相關案件,或者疫情期間假新聞滿天飛的現象,看似是單一案件,背後可能代表了更大的價值觀。這其實也呼應皮皮的主題選擇,想要對日常生活真實的發揮影響,從不同面向談多元的公民素養。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主題之中,有很多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案件,像是學生告學校、罪犯對上執法過當的警察,賣家與消費者的利益衝突等等。這暗藏了一個觀點:法律對於較有優勢者多有規範與權力限縮,無論是資本家、教育權威或是執法者,這些握有權力的人,就算行為正確,也必須注意是否符合比例原則,不可過當。
劇本風格反嚴肅,卻不失嚴謹。
視網膜在每一集都會以反諷的方式,呈現網路上的「風向」。他展現出明顯的立場,完完全全沒有在管媒體自律所講求的中立客觀,然而正是因為他反串到底的態度,反而開始讓人反思「絕對」這樣的單一價值觀,是有問題的。
每一集中,我最喜歡的台詞是「讓我們自己來當法官。」在呈現法官判決的理由之前,視網膜會向觀眾提問,提供觀眾選項,讓觀眾先自己判斷與思考。
社會上,「恐龍法官」等等的說法耳熟能詳,鄉民常常批評判決不公,也因此社會新聞底下總是充斥著武斷的留言。然而我認為「自己當法官」這句話不只是嘲諷,同時也強調了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就算法官判決公正,我們也不能一昧相信權威,還是要參考所有的證據,並且去思考決策的過程,這是公民參與最重要的部分。
儘管《What the 法》有時像鬧劇,主持人一定會堅持將當事者兩造的說法忠實呈現給觀眾,包含雙方說法有出入的部分。這是民主與法治的基礎,就像保障言論自由的鐵則:「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然而除了這些口供以外,決定案件判決方向的往往是客觀證據,打臉了許多網友「未看先猜」的說法。這正是法律的重要性,「獨立思考」的真正內涵是奠基在證據與原則的厚實基礎之上的。
第一集中,主持人曾說到耐人尋味的一個關鍵:「你們可能會覺得,我也太主觀了吧!但其實我所說的,就是主流意見。」也許,過去曾經認為「多數決」、「共識」就是某程度的客觀,然而當一件失去多元性,有人的意見被主流聲浪消音,那就很有可能會流於偏見,與不理性的主觀。
最後,雖然What the 法系列每集都是對於單一個案深入探討,細緻的考量事件的細節,使得觀眾可能在看完之後,會感覺學到的內容似乎呈點狀分布,沒有完整的系統。但其實製作團隊將人名、事件細節等稍作改編的作法,賦予了這些劇集更寬廣的意義:該事件有機會變成一個通則、判例,讓人們在面對類似的事件時,可以依循這些經驗,去辨別有哪些面向值得多注意,或者抱持懷疑。
《What the法》劇集的基調是戲謔、反串,你認為這樣做有什麼用意?有沒有什麼是這些劇集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而除了第一、二季的十六個主題,還有沒有什麼案件是你認為適合做成教育影片的?為什麼?
(可以思考受眾是誰,以及情節是否足夠普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