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轉眼一個月間,沒有發表任何的讀書心得。是人生中發生了一些難以一語道盡的事,但這書看完幾天也咀嚼了幾天,還是覺得果然自己在各方面都還算是幸運兒,那些沒有抵達的事,儘管有些雷同,終究是達到了奔四的年紀(好支語)。

這本書在讀的時候總在腦海中響起17歲女生的溫柔,但那只是首透漏年紀的老歌,少女沒有抵達的是,那些安排好的康莊大道,迎接他們的勝利人生,以及中間不被那些簇擁者理解的芝麻綠豆、雞毛蒜皮。有時會想,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就不是機率問題,是100%的事實,而在人群中,那就是機率,有時是千載難逢,有時是被雷劈中,不可同日而語。

青春少女,有的是時間,有的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沒有的。互相拉扯之中,金錢、資源支配著,能夠有的選擇,看似許多,但該抵達的目的地,不該有絲毫偏離。傳統的家庭,加上各種情緒勒索,渴望的認同不被滿足,像癌一樣的侵蝕著其他可能得到的滋養。主體不被重視,沒有吸收,都是浪費、徒勞,但總是用自己以為的方式對別人好,那是己所欲施於人,費盡心思,卻恐怕白費力氣。

讀到書中談論那些光鮮亮麗的人選擇了絕路,那是字字扎心,但很難接受理解。說的是沒有相應經驗的人,看了不一定懂,就算有類似經驗的人,也不見得穿得進那雙小鞋,邁得出任何一步。想死必然是走投無路,而真的找死,就是除了死以外,再也承受不起其他傷害。喝啤酒時,舍弟說過再苦都沒有人生苦,所以也愛上喝啤酒這個活動。但到底死有什麼比活著更吸引人,還幸運的沒有接近過。

在那個青春期的時間,沒有聰明到可以如何違抗體制,只是小小的做了選擇,在不怎麼了解讀書考試是為了什麼,幸福人生到底怎麼抵達的時候,為自己選了教育學,然後幸運的遇上了幾位對自己很不錯的師長。家裡覺得自己沒有那麼有唸書的才華,但也是給足了經濟資助,無憂無慮的當了全職學生到了碩班畢業。

拆開那些沒有抵達安排好、設定好的環節,很多時候並不能得到答案。想死,沒死成、死不了,卻在這沒死之後又經歷了許多,再次直面那些當年沒解決的人生難題。如何不成為那種自己討厭的大人,但年輕時並沒有那麼理解社會、世界中沒能說的清楚講得明白的潛規則,變了嗎?也許吧!但期待自己還是個溫柔的人,願意善待每一個人,只是人都不完美,幸運的沒有太多的機會把自己推上那些小說中不堪的情境,還是執念很深的希望把許多能改變能做的努力嘗試看看,但終於知道,一輩子要到達的地方真的無法那麼多,有所取捨,讓自己安適自在,才是長大之後可以有的少數選擇。

推薦給青春曾經迷惘的朋友,也推薦給工作生活要和青春期小生命相處的朋友,或許,這本書會告訴你,他們能否抵達,你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做自己,善良些,足矣。

93會員
484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買了很久,遲遲沒有打開來看是知道內容衣錠不是什麼愉快的資訊。而且身邊還有懷疑論者說著又沒親眼見過,怎知有在教育營這種類似集中營的不人道行為之類的惡言。不懂事泯滅人性,抑或者對支那有著不知道哪裡來的信任,讓這書裡的內容更顯尖銳。作者說著在一個世紀後依舊上演的集中營、種族滅絕惡行,但仍有不信者、事不關
真的看了很多類似的書,雖然不是醫學專業,但老病死真的是人生必然,家人逐漸老化,各種退化、疾病上身,自己的體力也和年輕時顯然有所落差。醫生當然是更有執業經驗,不見得看見整個老的過程,但病死幾乎是日常。這位年輕的香港醫師,也留下了他執業前期,對於生命、人性和專業的紀錄。 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的臺
身為半個臺中人,似乎沒有真的了解臺中,在臺中的日子,埋在學校中、補習班和往返的車上。對這個建構在臺中的故事,跨了幾個世代,劇情從生活到百轉千迴,住在一起,不見得了解彼此,那些拗著的脾氣,都在故事的情節中超展開,是本好看、以女性為主角的小說。 小時也住在老屋中,對於木框窗戶,以及和式的拉門並不陌生。
臺北的地標中,其實沒有特別高,但真心醒目的圓山飯店絕對是其中之一。圓山後山的劍潭山步道上各處的碉堡,顯見這座飯店的非比尋常。見證了臺灣進現代歷史的進程,走過兩蔣和民主化後的歲月,今年的月餅禮盒別出心裁,更是令人對這家老字號飯店驚豔。除了雕梁畫棟堪比故宮、中正廟、忠烈祠等地之外,疫情期間點亮了ZERO
本以為會看到很多家事法的程序問題,但實際上這本書更像是家庭關係生變手冊,敘述典型家庭關係變化中,夫妻子女的互動與相互影響,以及其他親屬可能的角色。並且帶出情緒在關係上的重要性,釐清夫妻失和後,尚未成年的子女可以用什麼策略降低關係撕裂遭受的波及,或者其實已經受傷如何溝通修補。 若未婚生子和離婚在過去
一本看似平淡卻意味深長的小說,建議可以先看張亦絢在聯合副刊的文章,讀小說前看或讀後看都可以,會有不一樣的效果。畢竟這是個遠在非洲的故事背景,雖然也是轉型正義相關的議題,不了解相關脈絡不影響閱讀,只是少了一些知道脈絡的趣味。若是讀完小說再回來看這篇,也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挺不錯的。 殖民的人類大歷史
書買了很久,遲遲沒有打開來看是知道內容衣錠不是什麼愉快的資訊。而且身邊還有懷疑論者說著又沒親眼見過,怎知有在教育營這種類似集中營的不人道行為之類的惡言。不懂事泯滅人性,抑或者對支那有著不知道哪裡來的信任,讓這書裡的內容更顯尖銳。作者說著在一個世紀後依舊上演的集中營、種族滅絕惡行,但仍有不信者、事不關
真的看了很多類似的書,雖然不是醫學專業,但老病死真的是人生必然,家人逐漸老化,各種退化、疾病上身,自己的體力也和年輕時顯然有所落差。醫生當然是更有執業經驗,不見得看見整個老的過程,但病死幾乎是日常。這位年輕的香港醫師,也留下了他執業前期,對於生命、人性和專業的紀錄。 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的臺
身為半個臺中人,似乎沒有真的了解臺中,在臺中的日子,埋在學校中、補習班和往返的車上。對這個建構在臺中的故事,跨了幾個世代,劇情從生活到百轉千迴,住在一起,不見得了解彼此,那些拗著的脾氣,都在故事的情節中超展開,是本好看、以女性為主角的小說。 小時也住在老屋中,對於木框窗戶,以及和式的拉門並不陌生。
臺北的地標中,其實沒有特別高,但真心醒目的圓山飯店絕對是其中之一。圓山後山的劍潭山步道上各處的碉堡,顯見這座飯店的非比尋常。見證了臺灣進現代歷史的進程,走過兩蔣和民主化後的歲月,今年的月餅禮盒別出心裁,更是令人對這家老字號飯店驚豔。除了雕梁畫棟堪比故宮、中正廟、忠烈祠等地之外,疫情期間點亮了ZERO
本以為會看到很多家事法的程序問題,但實際上這本書更像是家庭關係生變手冊,敘述典型家庭關係變化中,夫妻子女的互動與相互影響,以及其他親屬可能的角色。並且帶出情緒在關係上的重要性,釐清夫妻失和後,尚未成年的子女可以用什麼策略降低關係撕裂遭受的波及,或者其實已經受傷如何溝通修補。 若未婚生子和離婚在過去
一本看似平淡卻意味深長的小說,建議可以先看張亦絢在聯合副刊的文章,讀小說前看或讀後看都可以,會有不一樣的效果。畢竟這是個遠在非洲的故事背景,雖然也是轉型正義相關的議題,不了解相關脈絡不影響閱讀,只是少了一些知道脈絡的趣味。若是讀完小說再回來看這篇,也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挺不錯的。 殖民的人類大歷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那些少女   沒有抵達】 吳曉樂著 2023 鏡文學 ❍ ❍ ❍ ❍ ❍❍ ❍ ❍ ❍ ❍❍ ❍ 1 吳依光是這樣理解的:即使這隻狼沒有惡意,也會辨識出她本質的懦弱,而決定傷害她。 至於母親,她是前者,她的願望多半都能實現,她的狼聽她的話。 3 青少年分辨得出這樣的感情,他
Thumbnail
曉樂的文字彷彿是我的樹洞,將我未能表達或表達不盡人意的部分說的好仔細、好動聽,在床沿看著那些遠在他方,卻能與我同行的力量熱淚盈眶,然後滿足睡下。曉樂成為我書架上唯一一位,將作品全部集齊的作者,把這本《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放到書架上時,便覺得能與曉樂身在同一個時代感到好榮幸。
Thumbnail
「你太年輕,又沒有小孩,你不能理解現在小孩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正因為我沒有小孩,我才更明白小孩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整本書的對白都沒有引號,也沒有顯著的戲劇轉折,透過吳依光大量的內心戲和自我對話,給人一種洋洋灑灑、一瀉千里,以及對教養有說不完的質疑和困惑的感覺。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中的女主角吳依光及其他少女們,究竟是沒有抵達死亡?沒有抵達夢想?還是沒有抵達愛? 以及為何抵達總是如此困難? 書中抽絲剝繭地逐一陳述、反覆辯證,真相仍然迷離,但結尾似乎揭示: 無論如何,能抵達真實的自己,應該就能依著光緩緩前行。
Thumbnail
這本是我第一次讀作者的長篇小說。關於作者吳曉樂,自她初試啼聲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後,我就一路關注她的臉書文章到現在。除了性別不同,我自認跟作家有不少相近的質素,例如相似的年紀與教育背景,父母皆是低學歷的勞工,我們都是闖入國立前段大學的第一代大學生,同樣敏感多慮的心思,一樣受環境驅使就讀自
Thumbnail
有些書是這樣的,三公分的厚度卻讓你翻開以後,沒辦法挪動身軀去做其他的事情,吳曉樂的書就是其一。 距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已經十年之久,吳曉樂的新作《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依舊很精準的可以碰觸到心裡最想隱藏的那一塊,讀著她寫出來的詞句,我無數次想像著,這世界上有多少「吳依光」、「蘇明絢」⋯⋯而自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書封設計得很吸引人,白衣黑裙的少女站在階梯的頂端,周圍是高樓與紛飛的蝴蝶,說明了這是個關於少女終結自己生命的故事。這本小說既是一本解謎之書,也是一本回答之書——物質豐饒、自由度大增的年代,為什麼仍然有這麼多青少年自殺?長大成人之後的人,難道真的度過了青少年時期的各種問題?
Thumbnail
談青春期的迷惘、哀傷與「世界太美了可惜不值得」的絕望。 網路社群的興起,讓一個個年輕生命,像走進萬花筒內,舉手投足,折射出更為複雜也更為細碎的稜鏡片段,稜鏡奪目,卻也易碎,承受不起太重或太輕的注目。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那些少女   沒有抵達】 吳曉樂著 2023 鏡文學 ❍ ❍ ❍ ❍ ❍❍ ❍ ❍ ❍ ❍❍ ❍ 1 吳依光是這樣理解的:即使這隻狼沒有惡意,也會辨識出她本質的懦弱,而決定傷害她。 至於母親,她是前者,她的願望多半都能實現,她的狼聽她的話。 3 青少年分辨得出這樣的感情,他
Thumbnail
曉樂的文字彷彿是我的樹洞,將我未能表達或表達不盡人意的部分說的好仔細、好動聽,在床沿看著那些遠在他方,卻能與我同行的力量熱淚盈眶,然後滿足睡下。曉樂成為我書架上唯一一位,將作品全部集齊的作者,把這本《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放到書架上時,便覺得能與曉樂身在同一個時代感到好榮幸。
Thumbnail
「你太年輕,又沒有小孩,你不能理解現在小孩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正因為我沒有小孩,我才更明白小孩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整本書的對白都沒有引號,也沒有顯著的戲劇轉折,透過吳依光大量的內心戲和自我對話,給人一種洋洋灑灑、一瀉千里,以及對教養有說不完的質疑和困惑的感覺。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中的女主角吳依光及其他少女們,究竟是沒有抵達死亡?沒有抵達夢想?還是沒有抵達愛? 以及為何抵達總是如此困難? 書中抽絲剝繭地逐一陳述、反覆辯證,真相仍然迷離,但結尾似乎揭示: 無論如何,能抵達真實的自己,應該就能依著光緩緩前行。
Thumbnail
這本是我第一次讀作者的長篇小說。關於作者吳曉樂,自她初試啼聲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後,我就一路關注她的臉書文章到現在。除了性別不同,我自認跟作家有不少相近的質素,例如相似的年紀與教育背景,父母皆是低學歷的勞工,我們都是闖入國立前段大學的第一代大學生,同樣敏感多慮的心思,一樣受環境驅使就讀自
Thumbnail
有些書是這樣的,三公分的厚度卻讓你翻開以後,沒辦法挪動身軀去做其他的事情,吳曉樂的書就是其一。 距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已經十年之久,吳曉樂的新作《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依舊很精準的可以碰觸到心裡最想隱藏的那一塊,讀著她寫出來的詞句,我無數次想像著,這世界上有多少「吳依光」、「蘇明絢」⋯⋯而自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書封設計得很吸引人,白衣黑裙的少女站在階梯的頂端,周圍是高樓與紛飛的蝴蝶,說明了這是個關於少女終結自己生命的故事。這本小說既是一本解謎之書,也是一本回答之書——物質豐饒、自由度大增的年代,為什麼仍然有這麼多青少年自殺?長大成人之後的人,難道真的度過了青少年時期的各種問題?
Thumbnail
談青春期的迷惘、哀傷與「世界太美了可惜不值得」的絕望。 網路社群的興起,讓一個個年輕生命,像走進萬花筒內,舉手投足,折射出更為複雜也更為細碎的稜鏡片段,稜鏡奪目,卻也易碎,承受不起太重或太輕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