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行為心理學家J. P. Piaget曾經觀察小孩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周遭人直接指稱東西,同時說出東西的名稱,小孩眼睛看到東西、耳朵聽到東西,小孩將東西名稱跟自己看到聽到的事物連結在一起。
從上述學習歷程的內化順勢帶出「心理語言學(Psycholinguistics)」的理論概念,強調輸入和輸出之間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學習方法。
我們在學習母語(第一語言)時,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情境」、「環境」讓我們反覆強化、鞏固學習的語言。但是在學習外語(第二語言、第三語言……)時,通常只侷限於課堂上,走出教室,很少、很難有生活「情境」、外在「環境」使我們不斷使用、學習,學用落差便由此而生。
因此,帶出語言學習內化過程中另一個「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 和「文化語言學(Cultural Linguistics)」 的理論概念,萬事萬物對於我們人類產生的意義並不僅只是大腦構造(生理)、個人認知(心理)層次,還需要有社會情境、文化內涵的搭配。
歸結,語言內化學習歷程需要2個元素過程:「內在心智認知」+「外在社會文化」的結合與建構,是自己與自我、他人、外界互動的隨機動靜態的過程。
這對語言學習的重要啟發是:自己練習聽有聲書、看圖文書(輸入),學習成效有用但卻受限(因為單向、被動),還要進一步用口表達、用手書寫(輸出),主動、雙向或多向使用語言互動。
將所學拿到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進而達成想要完成或實現的語言學習目標或行為,更能把語言內化。
增進語言學習的內化的成效,還有2個技巧:模仿和除錯。
語言學習,要生物本能加上社會認知,才能發生,然後轉換,最後內化。語言學習要達到內化且運用自如,須經過3個學習過程階段模式(只要在任一階段模式正確使用語言1次,就是1次深刻學習,隨著次數增加,要忘記還真不容易):
在學習語言時,會把自己的行為跟周遭的語言或者將自己的語言跟周遭的行為連結起來。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字卡、物件等具體實際的人事物來完成。
舉例說明,認識數字的教學中,老師在教學1到10的英文數字時,比如「7」,拿出表示7個實物諸如水果等的「行為動作」,同時講出英語單字「seven」的「語言聲音」,學生在學習的一瞬間理解英語單字「seven」等於阿拉伯數字「7」,因而產生認知,有助記憶。如果沒有同步展現「行為動作」與表達「語言聲音」,學生不易理解、缺乏認知、很快忘記了。
在學習語言時,透過外在情境或環境來強化實物的調節/規範的語言認知。
跟學習母語(第一語言)大不同,學習外語(第一語言)的困難之處是,下了課出了教室缺乏或沒有語言學習的情境和環境,就拿英語來說,這是大多數台灣人無法完成語言內化的一個點。
舉例說明,認識數字的教學中,老師在教學1到10的英文數字時,台灣學生一般很容易知道並記得「seven」和「eleven」。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情境和社會環境中小七便利商店「7-ELEVEN」到處隨時可見,自然而然不斷反覆將生活經驗與課堂學習連結起來。
自身把原本不會、不熟的語言知識學成達到內化精熟,變成自己可以運用的素養和能力。
舉例說明,認識數字的教學中,老師在教學1到10的英文數字時,比如「7」,拿出表示7個實物如7顆蘋果,而理解「seven」等於「7」。當看到「seven」便瞭然於心是「7」,而不再需要依靠外在具體的實物來學習認識,此時完成語言的內化,成為內在的認知、抽象的思維。這也就養成了一種語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