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覺得人有點貪心
倒不是在講錢,是很反生理構造的「一心二用」。
大概有人想說:少來,你沒有嗎;正因為覺得壞處多了點,現在不太會這樣,不過有點延續電視兒童那年代的問題,就網路真的太方便,直到發覺自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大概又中新型態的文明病了吧。
有一種說法是:人的大腦傾向一直接觸刺激。
所以像早前一直玩遊戲的人並不是真的本身對電腦就情有獨鍾,而是電玩內容的擴充會刺激、吸引人的注意力,現代一點就是各式各樣的 App 或服務端,在資訊上的推陳出新,追求幾秒內要抓住用戶的眼球。
總覺得人變得容易懶散好像不是沒有道理:資訊過載。
...
隨著年紀增長,有開始覺得養成習慣反而不蠢,生活品質會有所提升。
也是到最近才發覺習慣是有它的必要。
可能是因為義務教育期間煩膩了原本的生活型態,雖然常常頂著睡不飽就會過敏的鼻子在求學,不過穩定 11 點睡 6 點醒的作息,想起來有點懷念,因為自從有過輪班經驗之後,也不是常常說睡就能睡著。
想睡的時候睡不了,睡著了就很難醒過來。
有時候覺得現代真的有滿多誘惑可以打破人的定性,偏偏正好逢上我腦波弱又愛叛逆的時期,覺得白天應該要再多睡一點,晚上就晚睡一點沒關係。
但這個「一點」其實很大點,然後作息就亂七八糟。
雖然目前為止僅是懷疑,資訊過載對人體的影響程度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就是說早前如果遊戲可以玩很久,或許是相對於 40 年前,這樣的刺激量就已經能讓當時的人感到滿足;但 PC 遊戲時期發展到現在 20 多年,老舊的遊戲模式其實已經很難符合大眾胃口,所以就不再見到蓬勃發展的現象。
這樣的資訊刺激再升級的手法,大概源於社群網絡。
像現在除非有必要生成長時間的節目,不然一般刺激性不夠充足,人們會寧願同樣一段時間收看 3 個以上的短影片,表面上看起來是擴充知識最合適的辦法,不過一般人可能更傾向尋求刺激量更足的管道打發時間。
你可以說現代的人們看起來更聰明,不過資訊量的通膨還沒有考慮進去呢。
...
餘下的空間你可以透過方格子既有功能,與我的內容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