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大學?大學到底是學校還是職訓場?畸形的大學教育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有想過嗎?你是為什麼而念大學呢?是父母的期望?還是希望考試有個終點?是自己的意願,還是想要有個好發展呢?


這個時代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選擇讀大學的原因,可能都是為了那張文憑,雖然文憑不一定有用,但沒有文憑一定很難找到工作。今天我們就來聊,大學到底應該是為了職業養成?還是應該以研究學術、提升文化為出發?而我們對於大學教育,又該有什麼樣的想像呢?

大學設立的初衷

讓我們先來講一下,大學設立的初衷,我大中華民國的大學法裡面寫到:「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開宗名義的就說明了,大學的設立跟職業的養成,其實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又不得不提到,我們大中華民國,當初教育體系設立的時候,很大一部分是借鏡德國,而德國高等教育所強調的是:「大學教育旨在研究高深學術並創造知識。」不過這種思維,常常讓大學被民間批評,是不食人間煙火,過度理想化的象牙塔。


過去臺灣的高等教育,主要分為大學跟專科兩種類型,大學主要注重菁英教育,專科則專注技職教育。當時就業市場的需求,還有供給是相對平衡的,所以大學畢業了以後,可以輕鬆地找到工作。所以就業市場就不會太緊張。


但是隨著學校的急遽擴張,還有少子化的影響,造成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教學品質相對也受到影響。經濟不景氣也導致了就業不穩定,讓很多家長希望子女,可以在大學就學期間,獲得實用的專業技能,可以畢業即就業,提早在就業市場卡好位,避免被業界淘汰。


教育部在輿論的壓力之下,開始要求大學,要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甚至希望把畢業生的就業率,列入大學的評鑑項目裡面。所以大學就開始越來越注重「技職化」,但卻跟大學法的初衷背道而馳。


為了解決低就業率的問題,各大學紛紛推出各種配套措施。例如鼓勵雙主修、設立就業學程等措施,對非應用科系的學生有所幫助。學校也積極輔導學生考證照、英檢,設立產學合作的課程等等,這些都對畢業生的就業有幫助。幾乎每所學校都有設專門的就業輔導室,由專人負責來輔導就業,幫助學生媒合實習或是工作機會之類的。


但對於一些就業率比較低的科系,比如說文史哲等科系來說,通常會面臨停招、轉型或是整併的處境,這也導致大學發展方向,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失衡。為了因應這個情況,教育部開放各校辦理學士後專業學程,幫助就業弱勢的大學畢業生,修讀比較具有工作機會的課程。


甚至為了應對就業的問題,一些以往在大學裡面,沒出現過的學程,像是會展人才、土地開發、證券分析、美妝美容等等也紛紛出現。這些學程的設立,主要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大學變成社會最低門檻?

以前的大學,一直被視為一座高聳的城堡,是爸媽希望兒女成就大事的地方,他們甚至願意借錢,也要讓孩子考進去。但這十幾年來,臺灣的大學變得非常多,讓大學入學門檻變得非常低,滿足了家長們,讓子女進入大學的願望。但是隨著大學生,還有研究生人數的快速增加,大家開始思考,讀大學有得到了什麼好處嗎?


在這個時代,大學文憑好像已經變得不怎麼值錢了,這讓年輕人對上大學的意義,就變得比以前更迷惘了!以前大家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想都不想就進了某個科系,希望畢業以後,還能靠著文憑找到不錯的工作。又或者是隨波逐流,選科系只因為「考試分數剛好夠」,迷迷糊糊就進了校園,最後卻發現,哎?我好像畢業就失業了,只能幫QQ了。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但今天學生在升學的路上,找不到人生目標,再加上高等教育便宜,往上念就成了逃避出社會的最佳選擇。臺灣現在的大學太多,結果就是很多人,就算對讀書沒興趣,或是不適合也硬是要去讀大學。這搞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背著沉重的學貸出社會,但因為學歷不值錢,就找不到好工作,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年輕人得多打幾份工,只是為了還學貸,沒有多餘的精力專心學習。而且這樣的大學學歷,對他們未來幫助也不大,感覺也挺悲劇的。


這也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用落差」,學生擔心出了社會,我能不能學以致用?產業會擔心,我是不是可以找到合適的人才?學校或教育單位擔心,學校教的是不是能銜接職場?雖然已經有「產學合作」、「職場實習」這類的計畫,但就數據跟實際狀況看來,學用落差的問題,似乎還有待努力才是。


《遠見雜誌》在2017年,跟yes123求職網合作,進行「上班族對大學觀感大調查」,有高達55.4%的上班族認為,第一份工作無法學以致用,如果只看現在的職位,也有54.8%的人從事,和大學讀的沒有相關的行業。調查結果也顯示,上班族並不會因為多工作了幾年,就能慢慢找到學以致用的工作。


就結果來看,好像就算上了大學,也沒辦法學以致用。那當初大家又是為了什麼上大學的呢?

學用落差是正常現象嗎?

很多中小企業抱怨,學校訓練出的畢業生不好用,但問題真的是出在學校嗎?當企業找不到適合人才,很容易會怪罪學生踏入職場前的最後一站,也就是大學。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幾年國內很多大學,一窩蜂開設相關課程跟學程。其中就有幾所名校,在政府鼓勵之下開設各種學院、學程,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乍看之下,大學順應業界開設課程,這是一件好事,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用落差,但是以目前的發展狀況來推估未來,其實放長遠來看,大家多半不看好。


當人才的培育,過度往熱門產業傾斜,產業的量能過度集中某個領域,長期而言,對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和諧都有不利的影響。學校本來就是個學術單位,各科系都擁有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教授則扮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用四年的時間,逐漸幫學生搭起理論框架。


比起大學生求學四年,那些沒讀大學的人,有四年的時間培養一技之長,業界如果真的想要找到即戰力,相較於大學畢業生,不如找那些已經有專業技能的人,這才是根本之道。其實有時候,我們會嘲笑淪陷區的就業率問題,比如說只要有做兼差的職業,就可以算進就業人口裡面,又或是大學端,不斷的在延長學生畢業的日期,好讓就業率跟失業率的數字,能夠好看一點。


但拉回我們臺灣,其實也是有類似的地方,比如五學年學碩士學位,來延長學生的畢業年限,但這也是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如果從這點上來看,我們對於對岸的政策,可能也就笑不太出來了。


很多父母做了一輩子,他們不喜歡的工作,只希望子女不要步上他們的後塵,學生汲汲營營拚上了一所大學,現在卻為了配合業界,忽略學生單方面的發展,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輪到,學生們為自己的人生做主的那一天?


很多時候,不是教育沒辦法跟業界接軌,而是學生對大學所學的東西沒興趣,所以畢業以後就改行了。你想想看,一個美術畢業的跑去做金融,學機械的跑去做法律,又或是博士生跑去炸雞排,這之類的新聞其實都不少見,然後被業界的批評說,啊你沒有學以致用啦!但是如果因為學了這個就要做這行,為了配合而配合的話,那這一切合理嗎?


沒有產業能永遠長紅

產業變化的速度很快,大學畢業至少要讀四年書,學界跟業界硬是要做連結,那可能需要一個預言家,永遠先預先,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才是。


沒有一個產業能夠永遠長紅,所有的產業都是如此。產業會循環,總是會起起落落。大學現階段努力培養人才,用來符合特定產業的需求,未來可能會有人力過剩的問題。之類的問題,臺灣已經發生過無數次了。相信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先是大量的人才投入光電研發,但又因為硬體技術難以突破,導致產業發展緩慢,再來是生技產業,也有很多人一窩蜂投入,但因為政治因素,最後一蹶不振。


最近就是在推半導體產業了,但也沒有人能保證,這個產業能紅多久,更何況大學培養一個人才,至少需要四年以上。當學士班一窩蜂跟著趨勢引進課程,等到未來產業的熱度降低了,現在培育的特定領域人才,卻可能也已經無處可去了。


現代大環境變動的非常劇烈,產業的景氣循環,可能每3年就變動一次,如果學校把自己當作職業訓練所,可能等培養4年以後,產業的需求又改變了。企業也不應該把培育人才的責任,全都推給大學,而是要提供完善的在職訓練,以及職涯規劃來提升競爭力。


但很多企業的節流,都習慣先砍教育訓練,有的企業甚至沒有編教育訓練的預算,員工想要進修還要簽賣身契,或者KPI必須達標才有資格,但企業之所以會這樣想,基本還是利益的權衡,畢竟誰也都擔心,自己投資培養的人才就這樣走了。


任何的工作,一定不會有所謂100%,完美符合工作需求的人才,而是應該是透過培訓,讓他們的工作能力與時俱進、適合公司的需要才是。

所以念大學是幹嘛用的?

在臺灣,高等教育普遍獲得政府大量資助,讓臺灣的高等教育,相對來說費用很便宜。但這其實不是我們的學費很便宜,而是有大量從其他機構,或是政府提供的資助。這樣的制度讓在升學的過程中,每提高一點成績,所帶來的報酬率相對較高。學生成績越好,學費就相對降低,同時學校的資源,也會因教育部的補助而變得更加充足。


這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從小就想進臺大,因為進去真的是賺到了!這裡的教育不但便宜,還提供了更多學習的機會。這樣的觀念代代口耳相傳,導致大多數被升學熱潮所影響的人,就算不知道他的發展背景,也會根據這些訊息,認為「拿高分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這也是我們的教育改革,一直無法成功推動的原因之一。


其實我們的教育,並不是在培養學生的知識,而是希望他們拿到好成績。這樣的教育方式,學生所學到的東西,對他們未來的人生,到底有什麼價值嗎?這是比較少人會去思考的問題。


現代的社會就像一棟百貨公司,每一個樓層都有不同的功用。而大學教育就像是一座電梯,你可以選擇搭乘,憑自己的努力到達某一個樓層,終其一身在那裡深入、耕耘;搭電梯需要等電梯,等電梯就需要時間嘛!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走樓梯,看是要上二樓,或者就在一樓努力生活。有些人一出生就在五樓、十樓,相對拿到的資源就比較多嘛!但是我們也不需要去羨慕他們,或是覺得覺得很衰。當然也不是說,你選擇往上了,你就一定要停在這裡。



也不是說你先選擇就業了,就再也沒有機會進入大學了,但你要付出的成本,就遠比你是學生的時候付出的更多。所以當你做出這個會影響你一輩子的決定時,可以好好的想一想,這個決定到底是你想要的,還是只是為了,滿足其他的人需求而去做的決定。



假如他真的很想成為,歷史專業的學生,但卻因為父母想要他當個工程師,那就算他完成了所有的學業,也不可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所以強迫去選擇某一個專業,他或許也很難做到專精,這對未來發展來說的話,也不是什麼好選擇才是。


懶得看文字的話,歡迎來看YT影片,我們用說的給你聽!


89會員
131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
最近這幾年 中共的「灰色作戰」還有「認知戰」 他們發展這些 利用心理認知出發的戰術跟宣傳手法 早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時候 就已經存在了 今天讓我們聊聊中共宣傳部門的發家史吧!
臺灣有很多名嘴都會說,只要淪陷區內部發生問題,可能是經濟,也有可能是底下的小夥伴們叛變,那我們的習大大,就很有可能會選擇,打臺灣來解決內部問題。那大家也知道,最近淪陷區的狀況不是太好。 那問題來了,淪陷區會像名嘴說的一樣,選擇跟中華民國開戰嗎?
這幾年好像常常聽到公投,大大小小的議題,都能扯到公投,而且明明是社會議題、全民投票,卻經常成為政治操弄的手段,公投會是把我們劃分成藍、綠,區分我們政治傾向的一種手法嗎?
「白狼」張安樂被高檢署傳喚出庭,因為他年初的時候,在廣播上聲稱要「成立紅色隊伍」、「宣揚和平統一」、號召民眾「陣前起義」,於是民眾越想越不對勁就被告發了他,依照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以及《內亂法》傳喚。 原來台灣也有《國安法》嗎?我們還有可能被「告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台灣的《國安法》吧!
這次我們要來聊一聊國家法案的新鮮人,2020年1月誕生的《反滲透法》!
回顧臺灣的教育改革歷程,從1987年的教育變革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大遊行,再到之後不斷的改革措施,教改歷經多次挫折。現今的臺灣教育,仍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 值得讓人重新思考的是,社會風氣是否需要跟著改變,保守的觀念是否限制了教育的發展。
最近這幾年 中共的「灰色作戰」還有「認知戰」 他們發展這些 利用心理認知出發的戰術跟宣傳手法 早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時候 就已經存在了 今天讓我們聊聊中共宣傳部門的發家史吧!
臺灣有很多名嘴都會說,只要淪陷區內部發生問題,可能是經濟,也有可能是底下的小夥伴們叛變,那我們的習大大,就很有可能會選擇,打臺灣來解決內部問題。那大家也知道,最近淪陷區的狀況不是太好。 那問題來了,淪陷區會像名嘴說的一樣,選擇跟中華民國開戰嗎?
這幾年好像常常聽到公投,大大小小的議題,都能扯到公投,而且明明是社會議題、全民投票,卻經常成為政治操弄的手段,公投會是把我們劃分成藍、綠,區分我們政治傾向的一種手法嗎?
「白狼」張安樂被高檢署傳喚出庭,因為他年初的時候,在廣播上聲稱要「成立紅色隊伍」、「宣揚和平統一」、號召民眾「陣前起義」,於是民眾越想越不對勁就被告發了他,依照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以及《內亂法》傳喚。 原來台灣也有《國安法》嗎?我們還有可能被「告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台灣的《國安法》吧!
這次我們要來聊一聊國家法案的新鮮人,2020年1月誕生的《反滲透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着說: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4)
Thumbnail
  大學必修學分:學業、愛情、社團,似乎已在大一新生的心中達成一個共識,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成為這些學分的奴隸,但為什麼我們要進入大學呢?是為了這些嗎?還是為了有個好學歷,再找份好工作?   跟一般人不同的是,高三畢業那年,因為家庭環境、經濟等因素,我的未來選擇道路,比別人多了一樣是休學賺錢,雖然不至
Thumbnail
曾經到新竹女中周會演講,結束後有幾位學生留下來希望我幫忙在書上簽名,有位高二學生很興奮地分享她的閱讀經驗。說她非常喜歡看小說,也喜歡參加社團活動,覺得課本既枯燥乏味,以後也根本用不到,原本打算放棄學校課業,但是看了我書上寫的一段我與讀中學的女兒討論的讀書的目的,被我說服了,所以現在又乖乖耐下心來面
Thumbnail
人世間沒有什麼是你的全部,只有你自己是自己的全部。雖然讀書的確不是人生唯一的一條路。但是你能不能告訴自己,如果不讀書,你想幹什麼?  是人一定要去做那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才不會忘了生活不是只有工作而已, 如果當你有開始在想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的時候,恭喜你,這代表你不再是把人生的意義設定成生存而已
Thumbnail
「上大學該做些什麼?」、「你覺得該不該上大學?上大學有沒有用?」 這些問題只要上Google搜尋,甚至問周遭的親友,都可以告訴你其中的利與弊,只是對社會還很陌生的高中生而言,從社會人士的角度去看大學用處不大。 因此同樣身為過來人,這邊我只說幾點關於自已的一點意見,一個大學畢業生給高中生的一點淺見。
Thumbnail
你家的孩子愛讀書嗎?為什麼要讀書?如何讓孩子愛讀書? 現在的孩子們,學齡前大多有上了幼兒園,就是傳說中有去讀書了~~究竟是讀了什麼書?喜歡讀書嗎?讀書的動力是什麼?是自願或是強迫呢?
Thumbnail
若問我,讀書到底有什麼好處,我會說透過閱讀能得到他人的經驗與知識精華,讓我能藉此快速成長。 除此之外,讀書到底有什麼好處,本書作者齋藤孝清楚的表達出來,為什麼一定要讀書,讀書能抵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Thumbnail
昨天是大學指考放榜。我跟Y說,我當初是最後一個志願進大學的喔。現在想想,當初選填的「志願」,跟「志願」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我全部都填美術系呀,再來是有加考術科的設計系,這樣選填的原因是如果我單純用學科分數去填,根本不會有學校可以唸;所以這是策略性的選填,只為了有學校可以讀。
Thumbnail
大概從孩子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我們全家每星期總會有幾次一起看電影,在家裏用單槍投影機打在牆壁上很專注地看,到現在她們已上大學,起碼看了一千多部沒問題,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問她們:「至今那幾部電影你們印
Thumbnail
念書絕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增加自身能力的眾多方法之一罷了,也可以說,念書是一種工具。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着說: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4)
Thumbnail
  大學必修學分:學業、愛情、社團,似乎已在大一新生的心中達成一個共識,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成為這些學分的奴隸,但為什麼我們要進入大學呢?是為了這些嗎?還是為了有個好學歷,再找份好工作?   跟一般人不同的是,高三畢業那年,因為家庭環境、經濟等因素,我的未來選擇道路,比別人多了一樣是休學賺錢,雖然不至
Thumbnail
曾經到新竹女中周會演講,結束後有幾位學生留下來希望我幫忙在書上簽名,有位高二學生很興奮地分享她的閱讀經驗。說她非常喜歡看小說,也喜歡參加社團活動,覺得課本既枯燥乏味,以後也根本用不到,原本打算放棄學校課業,但是看了我書上寫的一段我與讀中學的女兒討論的讀書的目的,被我說服了,所以現在又乖乖耐下心來面
Thumbnail
人世間沒有什麼是你的全部,只有你自己是自己的全部。雖然讀書的確不是人生唯一的一條路。但是你能不能告訴自己,如果不讀書,你想幹什麼?  是人一定要去做那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才不會忘了生活不是只有工作而已, 如果當你有開始在想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的時候,恭喜你,這代表你不再是把人生的意義設定成生存而已
Thumbnail
「上大學該做些什麼?」、「你覺得該不該上大學?上大學有沒有用?」 這些問題只要上Google搜尋,甚至問周遭的親友,都可以告訴你其中的利與弊,只是對社會還很陌生的高中生而言,從社會人士的角度去看大學用處不大。 因此同樣身為過來人,這邊我只說幾點關於自已的一點意見,一個大學畢業生給高中生的一點淺見。
Thumbnail
你家的孩子愛讀書嗎?為什麼要讀書?如何讓孩子愛讀書? 現在的孩子們,學齡前大多有上了幼兒園,就是傳說中有去讀書了~~究竟是讀了什麼書?喜歡讀書嗎?讀書的動力是什麼?是自願或是強迫呢?
Thumbnail
若問我,讀書到底有什麼好處,我會說透過閱讀能得到他人的經驗與知識精華,讓我能藉此快速成長。 除此之外,讀書到底有什麼好處,本書作者齋藤孝清楚的表達出來,為什麼一定要讀書,讀書能抵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Thumbnail
昨天是大學指考放榜。我跟Y說,我當初是最後一個志願進大學的喔。現在想想,當初選填的「志願」,跟「志願」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我全部都填美術系呀,再來是有加考術科的設計系,這樣選填的原因是如果我單純用學科分數去填,根本不會有學校可以唸;所以這是策略性的選填,只為了有學校可以讀。
Thumbnail
大概從孩子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我們全家每星期總會有幾次一起看電影,在家裏用單槍投影機打在牆壁上很專注地看,到現在她們已上大學,起碼看了一千多部沒問題,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問她們:「至今那幾部電影你們印
Thumbnail
念書絕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增加自身能力的眾多方法之一罷了,也可以說,念書是一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