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這是宋代. 劉過《書院》一詩之勸學金言。 劉過(1154-1206),字改之,自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和縣)人。劉過在南宋詞壇很有名氣。 以布衣之身,流落江湖之間;為人很重義氣,好論軍事,力主朝廷應力圖恢復北方故土,與岳珂、辛棄疾意氣相投。文學史論及劉過、劉克莊、劉辰翁,有「辛派 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並稱「廬陵二布衣」。晚年隱居在昆山,著有《龍洲集》、《龍洲詞》、《龍洲道人詩集》傳世。
劉過論及讀書,認為就像農耕一般,是勤是惰只有自己知悉。書籍種類雖然繁多,努力鑽研,終將可以熟知理解,正如農家歲未之豐收。劉過畢竟是個傳統文人,所讀的書不外儒家經典,詩詞歌賦,利於仕進的著作。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他的勸學金言仍然是有意義的,「勤奮」仍然是求知過程極必要的態度。「勤奮」,意味著更有一定的「行動力」;行動力如果超越常人,成功的機率即已過半。
現在的學習環境比從前好,方便的網路搜尋機制,任何不明白的事物,衹要向Google求助,立馬就有答案;至於這個答案是怎麼來的,大都茫不知悉,多數認為知道答案就好,何必主動追溯源頭、理解過程?那知,這才是求知的重點。勤奮求知,通觀源委,應該也是知識分子應備的素質,您説是嗎?